劉瀟瀟 楊森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信息工程系太原030031)
進入21世紀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特別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專業的的學生應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并能在已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迅速學習相關行業領域的新技術。為了能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有責任在教學中盡量使學生接觸最前沿的技術。根據這一思想,以及實際教學的現狀,我校對網站設計類課程,尤其是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創新與嘗試。
網頁制作類課程的教學內容要著眼于Web標準,主要強調網頁制作技術本身的特點,也要考慮網頁設計相對于網站開發的關聯性和重要性。下面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安排:
(1)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是網頁制作的基礎,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求掌握HTML的基本標記,能夠編寫較簡單的HTML代碼,讀懂一般的代碼;
(2)DreamweaverMX8.0,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Dreamweaver MX的基本功能和部分高級功能,從站點的建立、頁面的制作、到網頁的發布。尤其要學會用表格布局頁面和框架布局網頁及CSS樣式表在網頁中的應用、表單網頁的實現等。
(1)用Photoshop、Fireworks美化網頁。會制作Logo、banner、按鈕等,學會圖片處理的一般方法;
(2)用Flash制作較簡單的動畫;
(3)網頁中嵌入Javascript腳本。在這里僅限可以將javaseript腳本嵌入到html代碼中,會作簡單的修改;
(4)Frontpage作基本掌握。由于Frontpage與Word界面類似,容易入門,只需用一次課就可以介紹其主要內容,在實際網頁制作中可將Frontpage、Dreamweaver MX二者結合起來使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本質上應是通過“任務”來誘發、加強和維持學習者的成就動機。它強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在任務的驅動下,在探究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自主和協作的環境中,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固中進行學習活動。任務作為學習的橋梁,“驅動”學生完成任務的不是老師也不是“任務”,而是學習者本身,不僅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網頁制作教學中,教師應創建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去學習,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和興趣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于新內容或一些有難度的任務,教師應事先幫學生打好基礎。
多媒體設備不僅減少了教師課堂板書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課堂環境的變化,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使課堂討論或者案例分析便于進行。課程上機部分通過實驗機房的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其動手能力。同時,有利于進一步加深學生與教師問的交流與溝通,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課程教學多媒體教學和上機實習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學時。為了在多媒體這個廣闊的平臺上,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在備課時,為每—個環節親自動手做好實例。在48個學時中,結合每堂課的內容,筆者們共制作了100多個生動活潑的網頁文件。每堂課的網頁個個不重復,真正做到常教常新,生機勃勃。既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興趣,一舉兩得。利用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特點,抓好課堂的節奏。課前對多媒體可見的內容要有充分地了解,不僅僅對出現在屏幕上的內容進行解釋,而是從啟發到誘導的一個過程。通過感受課堂的氣氛、觀察學生的表情,自然地將啟發一解釋一深入的教學過程,一步步地貫穿下來。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網頁設計動手能力。使學生掌握網頁制作技術。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了達到該教學目標.教師要注意選擇教學內容應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導向,突出”學以致用”,注重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實用性、拓展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與案例結合起來。
對于案例教學而言,案例的選編是至關重要的。設計案例時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案例必須典型:教學案例要能涵蓋課程的絕大部分知識點;
(2)案例要具有實踐性:要求設計的教學案例和現實吻合,能夠被學生理解:
(3)案例必須具有針對性: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來選擇或設計教學案例:
(4)案例必須具有系統性: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用到的大部分案例之問應該相互聯系。前后連貫,并要由易到難地編排。
案例作為案例教學的基本材料,其質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至關重要,教師要重視案例選編環節。精心選編。在總結案例教學中提出案例選取時要注意以下四點:案例要精、案例要實、案例要新、案例要深。不同的學科在案例選編時既有共同點也要根據本學科的特點稍有側重。對于程序設計教學而言,根據程序設計本身的特點在案例選取方面要注重精和實;并且案例還要有一定的擴展性和深度。
針對網頁制作這門課程而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我校在課程安排上采取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每周安排兩個學時的上機時間。教師在每節課上都要明確強調上機實踐的基本要求與具體操作內容,加強指導與檢查,及時解決學生在上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
過去的計算機課程考試通常也是采用筆試的方法,考核的重點是理論知識,這與《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面向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的要求就有了明顯的差距。我們將以往的筆試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培養學生能力的考核方式,期末綜合成績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最終成績=平時成績+實驗成績+課程設計成績+課程報告成績
有時僅靠綜合作品并不能完全體現學生在這們課程中的學習情況與學習態度,因此,還可以在平時的實訓中設立獎勵機制。總之,《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本著注重綜合項目完成情況、綜合技能培養情況等實踐操作為中心的考核原則進行評定。
[1]張淑清.網頁制作實用教程(第二版)[M].人民郵電出版社.
[2]鐘麗云.項目教學法在網頁制作課程的應用[J].計算機與網絡.
[3]彭曉明.淺談在網頁制作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J].科技創新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