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君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淺述聲樂演唱中的放松
◆陳奕君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放松”這個詞,對于每一個聲樂學習者來說并不陌生。但是,歌唱中的放松是什么狀態?怎么樣才是真正的放松?怎么樣才能達到放松?這些問題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學會正確的放松,對于聲樂演唱者的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聲樂 放松 演唱
歌唱,是人用以抒發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種自然而普遍的形式。而聲樂教學又是全面學習音樂的基礎。普及聲樂教育,可以全面推動音樂事業的發展,提高全民音樂素質。聲樂演唱中的放松問題是聲樂教學中的重要課題之一,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感悟中提高,相信這是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在日常生活中的放松,無疑就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哪里都不用勁,也就是所謂的松垮。也許有的人會把這種狀態和癱瘓相提并論,差別也就是癱瘓的人很少能達到精神的放松,或者可以把這等同于“植物人”的生活。但是,在這樣的狀態下,聲樂學習者該怎樣進行演唱呢?如果全身都沒力氣,從何談起歌唱?在聲樂演唱中,如果我們一再放松身體,真的可以達到聲音的放松嗎?恐怕不是這樣。聲樂演唱中的放松需要合理,即使用的是巧勁,其中必定要有適當的緊張,才能保證歌唱聲音的流暢。聲樂演唱需要身體的放松,只是協調地放松,而不是類似癱瘓、無力的狀態。放松是相對于緊張而言的,聲樂演唱中的放松是積極協調的運動。
在聲樂演唱中,緊張是放松的對立面,也是所有教學者和學習者最頭疼的問題,嚴重干擾了學習者學習音樂的進度以及教學者進行聲樂教學的進程,這可能是由于學生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導致。
作為學習者,從呱呱落地起到學習聲樂之前,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養成的發聲習慣已根深蒂固,并且形成了喉嚨自然發聲的狀態。
而在聲樂演唱中,“自如”的發聲狀態完全打破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發聲狀態。演唱中經常使用較大的音量和較高的音區,不再局限在一定的音域以內,學習者感覺到發聲的力所不能及。繼而,學習者只得改變喉嚨的狀態,讓喉頭緊張來達到所需要的音高,導致演唱緊張,喉頭上提。
歌唱的激起,往往是情之所至,有感而發。
放松需要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放松,這并不是單方面的。僅僅心理上的放松并不能改變聲音和動作的僵硬,僅僅身體上的放松也不能保證學習者在歌唱時表現優秀。因此,只有在身心俱松的狀態下才能達到真正的放松。聲樂演唱中緊張的出現,在人的生理因素存在的前提之下,或多或少的心理因素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即使一個聲樂學習者的歌唱器官狀態十分優秀,自身煩躁、猶豫、生氣等狀態都會影響到聲樂演唱的總體狀態。
例如,一個聲樂學習已達到一定水平的學習者,站在舞臺上,若舞臺的燈光或布局讓他感覺壓抑、臺下的觀眾有一些細微的舉動被他發現,都會引起他心理的躁動,對歌唱狀態受到影響,導致嗓音等方面的問題。
對于任何一個聲樂學習者來說,一個優秀的教學者是至關重要的。教學者的教學經驗以及其采用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者的發展程度。尤其對于聲樂初學者,在聲樂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的前提之下,如果教學者能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習者,易使學習者建立良好的歌唱習慣。否則,錯誤的聲樂演唱狀態和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作為一個教學者還應該注意到,面對一個聲樂初學者,首先要注重基礎技能的學習,不可過分要求學習者一開始就達到“拔高音”等較高難度技能,追求所謂的音響、音色,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喉頭上提等問題的產生。在著手基礎教學時,一定要及時更正學生演唱中的錯誤習慣,不可認為“問題可以慢慢改”,而放任其自由,這樣的不嚴格要求,在無形中將滋長學生演唱的錯誤習慣。
若一個演唱者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不能達到平衡一致時,平時在聲樂學習中的努力就幾乎白費,只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當心理和生理狀態達到一定水平時,聲樂演唱者的演唱就能越來越接近完美。一般來說,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的和諧一致,往往可以使聲樂演唱者創造出美妙的樂音。
所以,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習者要認真聽從教師的教誨,改正錯誤習慣。并且,應該經常參加一些演出、比賽等,鍛煉自己臨場的隨機應變能力,順應歌唱表演的特定情境,平衡和平穩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這樣,在面對一個充分激起神經系統的問題時,對于演唱者本身的干擾就會顯得越來越微乎其微。
另外,做到以合適的歌唱姿勢進行演唱,在演唱歌曲之前做好充分的發聲練習也對聲樂演唱者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的平衡十分必要。
例如,精神飽滿地演唱,在演唱前安靜地、深深地吸上一口氣,讓全身放松,在腦海里做好對音高和力度的認識,在心里做好準備。發聲練習從自然聲區開始,不同原因建立在相對統一的空間狀態上,盡可能讓聲音統一,逐漸使聲音具有連貫性,讓演唱者胸有成竹地開始演唱。
“歌唱是呼吸的藝術?!薄案璩幕A是呼吸?!薄惸醽喢字Z·吉利(男高音歌唱家)。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中摘:“善歌者,必先調其氣。”
歌唱中的呼吸是演唱者賦予音樂作品生命和活力的一個過程。有了它,才談得上聲樂演唱中所謂的快慢、深淺以及強弱變化,才能賦予聲樂演唱應有的意義。
在歌唱時的呼吸是用鼻子安靜的呼吸,這種力量的運用才可以使氣息延伸到小腹,讓氣息比較有深度。這也是比較合理的歌唱呼吸方法。在了解呼吸的方法的前提下,我們還應該注意在歌曲中,什么時候該呼吸,也就是歌唱中的“氣口”在哪里。如歌曲《玫瑰三愿》(高師聲樂曲選集中國作品 4),歌詞為:“玫瑰花,玫瑰花,爛開在碧欄桿下?!弊⒁膺@首歌曲,演唱時的呼吸位置,也就是歌詞的停頓處,這里完全取決于歌曲的內容。在此類曲子的演唱中,演唱者須融入感情才可更好地表現歌曲內涵,達到演唱的放松。
呼吸在聲樂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需要正確的呼吸支持。若正確把握好歌曲演唱過程中的呼吸問題,養成良好的呼吸習慣,相信對聲樂演唱有重要的作用,能使發音達到理想的境界。
聲樂演唱中的放松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孤立且單獨存在的。放松在聲樂演唱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希望教學者能夠在學習和教學以及演唱中,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真正體會到聲樂演唱中的放松,需要我們在平常的實踐中不斷地體會和掌握并提高。
[1]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聲樂教學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
[2]賈利青.歌唱中氣息的巧用.大舞臺,2010,(1).
[3]伍倩梅.歌唱的藝術——淺述歌唱的呼吸.音樂理論與教學研究,2004,(12).
[4]關韶華.論歌唱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交響,2000,(1).
[5]趙宏.論成人聲樂教學中的呼吸訓練.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