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霞
(潮州衛生學校,廣東 潮州 521041)
學生家庭報告書之我見
楊瑞霞
(潮州衛生學校,廣東 潮州 521041)
學生;班主任;家庭報告書
學生家庭報告書作為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和表現的總體評價,通常由學習成績、德育成績、考勤情況、獎懲情況和班主任評語等內容構成。學生家庭報告書要面面俱到,才能讓家長全面、真實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現。筆者認為學生家庭報告書應分為3部分:引言、本學期學生在校主要表現通報表、班主任評語。
我校學生家庭報告書第一項內容是引言,格式如下:“_家長:現將貴子女_ 班_ 同學_ 學年度第_ 學期的在校表現向您匯報,請您密切配合我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共同引導學生勤學守紀,完善素質,發奮成才。_ 年_ 月_ 日為新學期入學注冊時間,望督促子女依時回校。歡迎您來人、來電或來函交流有關情況,以促進家校合作。”這樣的引言能夠使學生和家長對學校郵寄這份學生家庭報告書的意義、目的及開學時間一目了然。
我校學生家庭報告書中的第二項內容是“本學期學生在校主要表現通報表”。此表包括學業成績、操行成績、考勤情況、上學期受表彰情況、參加社會工作情況、參加課外活動情況、違紀受處分情況、主要優點、主要缺點、今后努力方向、對家長的建議等內容。結合我校這份通報表,筆者談幾點個人心得體會。
2.1 學業成績要“準”
“準”就是在填寫學生各科成績時要準確無誤,不能有半點差錯。筆者認為,在學業成績一欄中,除寫明學生各科成績外,還要寫明學生總成績及在班級中的排名,讓家長了解學生在班級的學習狀況。
2.2 操行成績要“實”
“實”就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定分數要能真實反映其品德水平處于優、良、中、不及格中哪個層次。
2.3 考勤情況、獎懲情況等內容要“真”
“真”就是要真實、準確,不能有半點虛假。這需要班主任平時多積累學生的相關信息,準確無誤地填寫學生家庭報告書中的每項內容。
班主任評語是對學生一學期表現的終極性評價,是學生家庭報告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好的評語,應能反映學生的個性特點,既能充分肯定、鼓勵學生,又能適當指出其缺點,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班主任評語要言簡意賅,在短短幾句評語中高度概括出學生的個性特點。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寫好班主任評語。
3.1 評語要用“你、我”的溫馨稱呼
傳統評語常用“該生”稱呼學生,但是“該生”一詞語氣冷漠,缺乏親切感。而用“你、我”的溫馨稱呼,可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和尊重。
3.2 評語要能反映出學生的個性特點
每位學生都期待班主任能對自己作出獨到、新穎的評價。傳統評語的通病是空泛而雷同,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如“該生熱愛祖國,尊敬師長,熱愛集體,團結同學,禮貌待人……但上課聽講尚欠專心……希望今后改正缺點,更上一層樓。”針對班里一位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性格內向的學生,筆者寫道:“你整學期全勤,這很難得。在學習上很用功,成績優異,值得表揚。但你性格偏內向,如果平時能跟周圍的同學多交流,相信你的知識面會更加廣闊,這樣更能促使你全面發展!”
3.3 評語要寫出學生的優缺點
評語既要寫出學生優點,又要指出學生的缺點,切忌過早下定論。針對班里一位染發的學生,筆者寫道:“作為一名宿舍長的你,平時能夠關心宿舍里的同學,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大家都很喜歡你,可是你卻崇洋媚外,帶頭染發,我覺得這樣缺乏學生的純樸,不符合你現在的學生身份,希望你發揚優點,改進缺點。”這樣的評語能使學生、家長明白教師用意,從而很好地達到教育目的。
3.4 評語要寄托班主任對學生的殷切期望
班主任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針,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因此在評語中要寫出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如對班里一位不愛學習,曠課節數多的學生,筆者寫道:“你是一個聰明、開朗、活潑的學生,但我希望你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學習上,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認真聽講,相信你的成績一定不會比別人差!”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不少班主任將學生的成績或評語,打印后貼在學生家庭報告書上,影響美觀。一份學生家庭報告書宛如一面鏡子,它能折射出班主任對工作的態度及其工作作風和自身素質。因此學生家庭報告書書寫一定要整潔美觀,切忌潦草馬虎。筆者建議手寫學生家庭報告書全部內容,且要字跡工整。
學生家庭報告書的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學習存在的問題,督促其改進缺點,以取得更大進步。因此,學生家庭報告書不僅是寫給學生看,還是寫給家長看,它不是一份簡單的成績通知單,其寄托了班主任對每位學生的殷切期望。但是有不少學生由于害怕家長看了學生家庭報告書后會打罵自己,所以在學生家庭報告書的郵寄信封上寫本人收。針對這個問題,班主任要在信封上準確填寫每位家長的通信地址、姓名、通訊電話等,同時還應打電話通知家長注意查收學生家庭報告書,并要求家長看完后簽字。
總之,一份好的學生家庭報告書能使學校與家庭良好溝通,及時通報學生的在校表現,使學校、家庭形成全面的教育網絡。因此每個班主任都要認真對待。
G40-058
B
1671-1246(2010)03-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