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玉,孫曉丹,李 馥
(綏化市衛生學校,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征求實習醫院意見 改革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
尹金玉,孫曉丹,李 馥
(綏化市衛生學校,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實習醫院;課程結構;教學內容
根據教育部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結合、頂崗實習”要求,我校在征求10個校外實習醫院意見的基礎上,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進行臨床實用性調查、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后,綜合規劃課程結構,對全校各專業進行了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改革。
我校在執行部頒教學計劃過程中,根據職業需求和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對其及時進行調整,對每個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滾動修改,做到一屆一修改。對設有部頒教學計劃的專業,重新制訂實施性教學計劃,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對其修改與調整。同時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計劃的變更、實習醫院調查結果,制定所有專業的教學大綱。在教學大綱執行過程中若發現問題,便立即修改與調整。
在基礎課教學中,針對生源的不同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并縮減部分課程的學時數。將人際溝通、演講與口才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利用7~8節課教學生識字,以每周一定學時數的漢字學習,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針對學生存在較多心理問題的實際情況,在所有專業開設心理學課程,同時利用7~8節課進行心理咨詢,以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培養其接受新信息、與人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基礎差的班級以英語基礎知識訓練為主;基礎好的班級增加強化內容,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提高綜合素質。語文教學以訓練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為主。以臨床需要為重點,縮減了數理等科目學時數。在人際溝通、職業指導課程中,滲透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教育。
在專業課教學中,增加主干專業課學時,如護理專業的護理學基礎由180學時增至234學時、內科護理學由126學時增至216學時、外科護理學由108學時增至198學時、護理專業技術實訓由90學時增至108學時。影像專業的影像技術由216學時增至252學時、影像診斷學由216學時增至306學時、超聲診斷學由72學時增至108學時。在不同專業、不同課程體系調整與改革中,滲透職業指導內容,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教學重在感染的預防控制,特別增加無菌技術的6項基本操作及隔離技術、藥物療法(包括各種注射法)、靜脈輸液、危重癥患者的護理與搶救技術等理論教學內容的學時。通過增加實訓時數、延長實驗時間,增加了學生動手機會,要求每位學生達到初級要求。
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講課重點放在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的護理上。由于現階段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慢性阻塞性肺疾?。–OPD)仍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惡性腫瘤等疾病由于發病率逐年提高,患者年齡越來越小,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同時,新的醫療設備不斷應用于臨床,如呼吸支持技術、心電監護、心臟電復律、起搏器、各種腔鏡已廣泛應用于二級醫院。作為臨床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呼吸支持技術、心電監護等護理操作,并能配合醫生完成起搏器的安裝、心導管檢查與介入治療的護理,使用各種腔鏡、實施消毒保養與術后護理等。
外科護理與外科學的發展緊密聯系,近年來外科護理學隨著外科學的發展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顯微外科、微創外科、器官移植、體外循環等新理念、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臨床診治質量,同時也促進了外科護理學和護理理念的發展?,F代醫學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使護理對象從患者擴展到健康人群,工作場所也從醫院延伸至家庭,整體護理的要求使護士職能變得豐富而全面,護士不僅要掌握換藥術、清創術、簡單傷口縫合技術、包扎術等護理操作,同時還要掌握手術區皮膚準備技術、常用手術器械使用方法及手術基本操作。
影像技術專業:通過征求實習醫院意見,我校對影像技術專業的專業課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1)在影像技術教學中,增加數字X線攝影技術、電子計算機體位攝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學時,并在理論教學中予以突出,要求學生掌握暗室技術和常見體位攝影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了解特殊體位攝影技術和特殊暗室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暗室操作技術和常見體位的攝影、造影技術(胃腸、膽囊、腎),并能通過操作得到優質X線照片。(2)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增加心臟及血管超聲檢查、肝臟超聲檢查、脾臟超聲檢查、泌尿系統超聲檢查學時。要求學生掌握B超、A超、彩超的規格及使用方法,具有初步超聲影像診斷能力,能正確使用超聲機、X線機。(3)在影像診斷學教學中,增加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骨及關節系統影像檢查學時,要求學生能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正確診斷,對疑難病提出正確診斷意見,能正確進行透視操作(胸透)、正確讀片和書寫報告。(4)在影像設備學教學中,對醫用X線機概述、高壓發生裝置、機械輔助裝置、超聲成像設備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動手拆解相關設備,以了解其結構。要求學生掌握X線機的規格、特性及使用方法,能夠分析中小型X線機全機電路圖,正確使用X線機,檢修常見故障。
總之,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有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有利于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處理好“工”與“學”的關系;有利于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
G423.07
B
1671-1246(2010)05-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