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紅
(酒泉衛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創辦一流衛生學校的關鍵
王 紅
(酒泉衛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教師隊伍;衛生學校;教育資源
教育的發展關鍵在教師,學校的優勢在于優良的教育資源,而教育資源最主要的就是師資力量,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面對全省衛生職業教育大發展、大調整的格局,要想獲得生存、發展的機會,并取得領先地位,沒有較好的辦學條件和物質基礎不行,沒有較高的師資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更不行。師資力量已經成為制約衛生職業教育發展和決定學校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的關鍵因素。就我校而言,只有下大力氣提高師資水平,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有可能創建一流的衛生學校。
我?,F有教職工118人,其中專職教師84人,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師比例為35∶47,基本符合相關規定。但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結構和基本素質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和一些突出的矛盾與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年齡結構不合理
青年教師比例偏高,中、老年資深的專家型教師比例過低。青年教師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工作熱情高,具有創新性,但也存在基本功薄弱、經驗匱乏、實踐技能欠缺等問題。青年教師比例過高勢必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而中、老年教師,尤其是資深的專家型教師,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豐富,能力較強,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水平,是學校的教學骨干和中堅力量。但這部分教師匱乏、比例過低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
1.2 學歷與職稱結構不合理
學校具有碩士學位的人數相當少,僅占專職教師人數的 2.4%。初、中、高級職稱比為 37∶19∶7,嚴重不符合規定的20∶40∶20的比例要求。師資結構的失衡必然導致教師隊伍知識、能力、教學經驗等方面的不足。
1.3 學緣關系過于集中,不利于學術繁榮
學緣關系指一所學校全體教師最終學歷的畢業學校的構成關系。我校教師絕大部分來自省內高等院校??傮w上看,教師的來源渠道比較單一,學緣關系過于集中,易使整個教師隊伍的學術視野不夠開闊,思想相對封閉,不利于形成良好、開放、自由的學術氛圍,也不利于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1.4 “雙師型”教師缺乏
職業學校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要成為“雙師型”教師,這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政策性規定。由于我校師資緊張,青年教師大學剛畢業即走上講臺,授課任務重,缺乏臨床實踐經驗,技能不熟練,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脫節現象比較嚴重,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還有一定差距。
2.1 加強制度建設
一是要嚴格執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把加強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通過學習和思想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現代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調動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和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二是繼續修訂《3~5年教師隊伍發展規劃》。使教師結構合理,專業課教師與公共課教師比例達到6∶4。鼓勵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師范學院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到醫院進行臨床實踐,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三是制定《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聘任管理意見》,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在學校推行教師全員聘任制和管理人員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和職務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善學校聘用中、初級教師的機制,并制定選聘、管理、考核、獎勵等一系列相關制度,以此促進教師的積極性與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四是研究制定吸引和鼓勵醫院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的政策,提高具有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教師比例,在規劃期內,使高級、中級、初級教師比例達到3∶5∶2。
五是制定《專業教師“雙師型”培養意見》。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具備“雙師”資質。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參加實踐和校本培訓制度,重點培養教師參與課程開發、院校合作的能力,提高教師跨學科、跨專業的合作能力。
六是制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積極推薦校內優秀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評選,同時建構校內平臺,形成省、市、校三級梯隊。
2.2 加大教師隊伍建設投入
學校要下大力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舍得投入,努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與水平。我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積極與省內著名高校聯系,多次聘請有關專家、教授到學校講學,培訓教師。同時,派遣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學術研討、會議、培訓、進修、編書等活動,對教師開闊視野、更新思想、提升認識、提高水平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使教師的學風、教風有了很大改觀,比學、比教、比水平、比能力的思想在教師中蔚然成風。
2.3 不斷改善教師待遇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須要重視提高教師待遇,著力解決長期制約學校發展的師資矛盾。提高教師工資水平和生活待遇,幫助其克服學習、工作、生活上的難題。采取多項獎勵措施,鼓勵教師各展其才,為廣大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高他們奉獻學校、努力工作的積極性。
2.4 積極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學校要多方鼓勵、支持、引導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參加教材編寫、科研課題申報等工作。要在教師中大興學術之風,加強專業學科建設,鼓勵教師繼續提高學歷和晉升職稱,積極改善教師隊伍的學歷、職稱結構,并將教育教學研究納入教師考核制度中,使教師學有所長、教有所得、研有所專。
2.5 提高教師自身水平
學校發展離不開教師個人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學校要鼓勵教師積極發展,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依據不同年齡、學歷、職稱、教研能力、發展潛力等制訂教師個人發展規劃,通過專業學科建設和“傳、幫、帶”等活動,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總之,教師隊伍建設關系到學校的長遠發展,是打造一流衛生學校的關鍵。只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努力從教師個人發展和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高入手,不斷強化師資力量,才能保證學??沙掷m發展,才能使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獲得長足的發展。
G451.2
A
1671-1246(2010)09-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