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霞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淺談建構主義在高職酒店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梁麗霞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的高職高專學生而言,學好酒店專業英語絕非易事。因此,筆者在文章中主要討論了如何依據建構主義的理論,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展開酒店專業英語的教學,以更好地幫助這些學生既提高英語水平,又培養良好的專業工作技能。
建構主義;酒店英語;情景;協作;效果評價
對于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學好英語不是件容易的事。對于基礎較差的高職高專的學生而言,學好英語更是不容易;而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的高職高專學生而言,學好酒店專業英語(以下簡稱酒店英語)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教師有必要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做好整個課程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下扮演學習的主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等方式,在輕松愉快又專業嚴謹的環境下主動地獲得適用有效的學習方法、技巧,逐步學會如何運用英語和相關的工作技巧提供優質的酒店服務。
瑞士的皮亞杰(J.Piaget)是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
建構主義源自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其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并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因此,筆者在酒店英語的授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角,使其在一定的工作情景的對話創設下,通過小組合作、個人自主學習等方法,完成意義建構,即熟練掌握如何運用英語提供該工作情景的專業服務。
1.明確教學目標,導入學習主題
根據建構主義,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角。那么,要使學生成為主角,學生必須先有明確的目標,才有充足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筆者所采用的教材是姜文宏和李玉娟主編的《飯店服務英語》(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對于學生來說,明確每單元的學習目標是極其重要的。雖然該教材的每單元都列出了該單元的學習目標,但是如果每次都是教師直接“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述讀該次課的學習目標還是比較乏味的;學生也無法非常清楚地認識和了解到該單元的學習目標。因此,學生應該以主角的身份去了解和明確該單元的學習任務。例如,學生可通過討論、翻譯或辯論等方式,參考教材列出的學習目標,或增加新的相關學習目標等。這樣,學生們在后續的學習中就會很有動力、方向感和熱情,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時刻與目標相關聯,核查是否已達到學習目標。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不是死記硬背教材上現成的知識和結論。
2.情景創設,交際運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總之,通過“同化”與“順應”才能達到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
筆者在酒店英語課堂中主要以創設學習情景(酒店各部門的工作情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這樣可以較好地體現對學生認知活動的組織和對學生思維活動的激發與引導,通過積極的情景去“同化”與“順應”,達到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
角色扮演法主要是讓學生在掌握教材對話的內容后,自由分配角色,模擬實際的工作情景進行對話的演習。需要學生設計更具體的情景,并加以一定的動作和道具,盡可能按照真實的工作情景進行。這樣,學生既理解和背熟了該對話,并在教材對話內容上再進行了創新發揮。最重要的是,通過生動的表演,學生可以深刻地記憶和理解該對話的內容。
除了熟悉運用教材中的工作情景,教師還可幫助學生創設更多的相關情景,并模擬實際的工作情景再表演出來。
例如,在學習該教材的第七單元Complaints時,學生在很好地學習和掌握了教材對話中如何處理顧客對前臺服務、客房服務和失物投訴的內容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又創作了一些新的工作對話。如當客人投訴酒店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不好時,如何處理;當客人投訴飯菜中有異物時,如何處理;當客人投訴酒店的設施不好時,如何處理等。通過這些創作和表演,學生就可以更深入地掌握處理投訴的程序、技巧等。
3.獨立探索,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學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主體作用:(1)要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2)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3)要把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盡量和自己已經知道的事物相聯系,并對這種聯系加以認真的思考。“聯系”與“思考”是意義構建的關鍵。
因此,筆者在酒店英語課堂中較多地采用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例如,讓學生獨自閱讀和理解教材中的對話,如果遇到一些不懂的詞匯或內容可以向教師提出。然后教師再抽查部分學生朗讀并翻譯該對話。如隨機抽一名學生A來朗讀和翻譯一個句子,該學生完成其任務后,再隨機抽另一名學生B繼續下一個句子的朗讀和翻譯。在學生B進行朗讀和翻譯前,需要對學生A的朗讀和翻譯進行評點,例如有哪些發音問題和翻譯問題等。依此類推由學生完成整個對話。又如,在課后習題的練習中,先讓學生獨自探索,完成習題,教師再抽查。通過此法,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幫助教師確定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以確定下一步的授課內容和方法。這樣,學生的學習就由被動變成主動了,也慢慢培養了其自學的能力。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4.小組學習,協作互助
建構主義認為,協作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進程的自我反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以及意義的最終建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流,是協作過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環節。比如,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交流來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以達到意義建構的目標,怎樣更多地獲得教師或他人的指導和幫助等等。
酒店英語教材中的情景對話的內容難度雖然不是很大,但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和記憶,特別是學以致用,還是相當有難度的。為了較好地迎合學生“喜新厭舊”心態,使其長期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在授課中還較多地運用了小組交流學習的方法。
此法是在自主學習法的基礎上再深化的一種方式。當學生獨自完成對話的閱讀和理解后,再與該組的組員進行交流討論,互相解疑。若還有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向教師提出。然后再由各個組確定本組的參與人員和分配好角色進行對話的朗讀和翻譯。前面所提到的角色扮演法也屬于小組學習、協作互助的主要表現方式。
通過小組學習,協作互助,可以幫助學生培養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深化學習,效果評價
建構主義認為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
學習的質量是學習者建構意義能力的函數,而不是學習者重現教師思維過程能力的函數。換句話說,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
因此,在學生進行一定的學習后,教師需要進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以確定學生是否已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效果評價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筆者在酒店英語課堂中曾嘗試過將學生的角色表演拍成錄像,然后播放出來,讓學生觀看后參照實際的工作對每個表演者進行評點。而表演者本身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例如服務表情的問題、服務的動作或語音的問題等。
在學習教材的第20單元Chinese Food Restaurant時,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中國菜名和烹飪術語的翻譯方法和技巧以及介紹菜肴的步驟和方法。筆者要求他們課后把自己和組員所喜歡的中國菜式都列出,并用相應的英文表達出來。然后選出其中的一道菜,用英語介紹其烹飪過程,例如原料、調味料、具體的烹飪步驟等。最后再在課堂上配合Powerpoint文件,進行“烹飪比賽”,看哪組的菜做得最好,也即哪一組能最好地運用英語將菜式介紹出來并讓大家清楚地認識具體的烹飪方式和步驟。勝出的組別就獲得“最佳廚師”獎。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課后作業,可以較好地評價學生是否掌握了如何運用英語向顧客提供中國餐服務。
[1]劉艷.建構主義理論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師,2008,(11).
G718.5
A
1673-0046(2010)6-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