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燕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關于改善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對學生身體自尊的必要性研究
左海燕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教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面對新形勢,體育教師應該如改善自身綜合素質,以便使學生更好地提高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和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論文通過對體育教學與身體自尊的內涵進行簡單陳述,進一步闡述了改善體育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身體自尊
社會進步與發展喚醒了人的自尊意識,并且自尊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聯系,同時也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決定因素,與個體的人際關系、社會適應及心理健康密切相關。自尊包括身體自尊、整體自尊和社會自尊三個組成部分,身體自尊是其他兩方面的基礎。查閱有關學生身體自尊的資料可知:我國在校的學生有75%處于亞健康狀態,其中大部分都屬于心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通過有關心理學專家研究調查發現:心理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基本上都表現在身體自尊所包含的各個指標方面。因此,論文就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對提高學生身體自尊的必要性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供體育教育者參考。
(一)體育教學的內涵
1.體育教學的概念:體育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掌握體育與衛生保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技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發展運動能力,培養思想品德的一種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之一。
2.體育教學的特點:其一,體育教學中學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負荷。例如:體育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人體器官系統(尤其是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積極參與活動并協調配合,從而使學生身體、心理產生一定的疲勞,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這是體育實踐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生物學依據。其二,體育教學組織的多變與復雜。比如:體育教學活動主要在體育場、館進行,教學環境開放,教學空間較大,施控因素多。體育教學內容依據季節、氣候、學生的性別、體育基礎器材設備等因素的不同來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身體處于運動狀態。其三,體育教學中的人際交往頻繁。例如:體育課教學活動中多采用分組教學,并在群體的相互交往中完成。在各種活動中,學生所處的角色和地位隨時發生變化,這使群體之間相互交往頻繁而復雜,有利于培養學生善處人際關系的能力。其四,體育教學有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品質教育。
(二)身體自尊的內涵
身體自尊的概述:對身體自尊(或稱身體自我概念)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們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國外學者認為自我概念是指:①個體對于自己是誰的一種自我認可、滿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環境中有適當行為表現的心理定勢。黃希庭教授則認為,所謂自我概念,就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識的總和,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個人與他人和環境的關系,以及對個人現實生活的評價等等。由于個人自我概念所表達的經常與事實不符,使其成為自我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樂國安、崔芳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通過自我觀察、分析外部活動及情景、社會比較等多種途徑獲得的對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征、社會屬性等方面的比較穩定的認識和看法。
其一,近十幾年來,受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放松了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少數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取向發生改變。其二,教育理念上,教學思想存在很大偏差,敬業精神和道德修養弱化,為人師表的作用被削弱,這種思想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體育教育的要求,表現在教學模式陳舊,教學內容落后,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其三,體育教師在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掌握方面,知識結構單一,文理基礎知識不牢,人文素質偏低,無法適應新時期對教育新發展的要求,因此,改善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現狀是當今社會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當務之急。
1.通過師德教育,改善體育教師的思想品德素質及心理素質。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是不是能安心地從事好體育教育工作,是衡量一名體育教師是否合格的標準,同時也是用來評價體育教師道德水準的標尺。當體育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會給學生從內向外產生莫大的感染作用。應加強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因此,作為一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人才的體育教師,必須用特有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學生,讓學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書育人。
2.通過科研交流,改善體育教師自身的知識素質。知識經濟時代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知識的不斷創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體育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科學文化知識,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適應體育教學的需要。同時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及時掌握相關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了解相關的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健康教育學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便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體育的本質功能。3.通過體育教學經費投入,加大體育教師在教育和培訓力度。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改進體育教師的科學教育水平是當前各類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應從兩方面入手做好體育教師的在職教育培訓,一是改善職前教育質量,提高未來體育教師的素質;二是改善職后教育質量,提高在職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相關研究顯示,發達國家十分注重體育教師的再教育質量,確保不斷提高當前體育教師的綜合整體素質。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人事部門應加大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途徑、多方法的教育與培訓。
[1]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黃小波.提升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1).
[3]郭曉偉.論高校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體育論壇, 2009,(5).
G64
A
1673-0046(2010)6-0098-02
研究生課題渭南市城區中學生身體自尊的現狀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09YKZ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