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關鍵詞]企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2008年第538號)的規定,企業自2009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設備,將允許其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本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企業應盡早了解增值稅轉型(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的相關政策,并做好相應的財務核算工作。
一、增加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企業增加固定資產時,支付增值稅進項稅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采用與增加存貨相一致的會計處理方法。比如外購時,借記“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
對于隨固定資產購置發生的運費,在取得貨物運費發票并經過國稅、地稅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按稅法規定準予抵扣的部分直接計入增值稅“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其余部分轉入固定資產的價值,會計處理方法與物資采購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致。如果購入的固定資產發生退貨,則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例1:甲企業從國內乙企業采購機器設備一臺給生產部門使用,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50萬元,增值稅8.5萬元,購進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用0.5萬元,安裝費1萬元,取得合法發票,均用銀行存款支付。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514 650
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85 350(5 000×7%+85 000)
貸:銀行存款600 000
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
借:固定資產514 650
貸:在建工程514 650
二、出售轉出固定資產會計處理
對于企業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資產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固定資產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或分配給股東、或無償贈送他人等都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利潤分配———應付普通股股利”、“營業外支出”、“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按貨物的公允價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按銷售價格和規定的增值稅稅率計算的銷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的規定,單位或個體經營者的下列行為均視同銷售貨物,要征收增值稅:1.委托代銷;2.受托代銷;3.由總機構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其設在不同縣(市)的相關機構之間移送貨物;4.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5.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用于對外投資、股利發放、無償贈送。
企業銷售本企業已使用過的可抵扣增值稅的固定資產,如該項固定資產原取得時,其增值稅進項稅額已計入“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銷售時計算確定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應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例2:乙公司因購貨原因于2009年1月1日產生應付甲公司賬款100萬元,貨款償還期限為3個月。2009年4月1日,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經與甲公司協商進行債務重組。雙方同意以乙公司生產吊車用作甲公司的生產經營,該設備成本6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為80萬元。假設甲公司未計提壞賬準備,乙公司向甲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80萬元,增值稅13.6萬元。
債權人甲公司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800 000
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136 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64 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1 000 000
債務人乙公司賬務處理: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1 00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800 000
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136 0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64 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600 000
貸:庫存商品600 000
例3:某企業銷售一臺生產用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含稅價為117萬元,已提折舊10萬元,該固定資產取得時,其進項稅額17萬元計入了“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出售時收到價款80萬元。
購入時:
借:固定資產1 000 000
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170 000
貸:銀行存款1 170 000。
計提折舊:
借:制造費用100 000
貸:累計折舊100 000
出售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900 000
累計折舊100 000
貸:固定資產1 000 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136 000
貸: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136 000
借:銀行存款800 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800 000
借:營業外支出236 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236 000。
進項稅額轉出的核算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已按規定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如果相關固定資產用于非應稅項目,或用于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應將原已計入“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金額予以轉出,借記“固定資產”,貸記“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