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馬洪濤
2005年,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需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研究實際有效匯率對于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能夠更精確的反應匯率對農產品的影響程度,就方程的建立提出以下兩個假設前提:(1)短期內農產品的價格只受到匯率的影響。(2)貿易額與貿易量同步運行。即當人民幣貶值后,如果貿易量增加則貿易額也同步增加。關于函數的具體形式,本文采用C-D形式的函數建立實際有效匯率對農產品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函數,即:EXi=A·rxiα·GDPWiχ,IMi=B·rmiβ·GDPiδ。其中,EX2和IM2分別代表我國農產品各年的名義出口額和進口額,rxi代表各年農產品出口的實際有效率,rmi則表示各年農產品進口實際有效匯率,GDPwi是各年世界GDP,GDPi為各省年度GDP,t均表示時間。因此,α為出口匯率彈性,因為假設國內外價格水平不變,α為出口價格彈性,x為出口收入彈性,β為進口匯率彈性(進口價格彈性),δ為進口收入彈性。
為了更加準確、真實地反映消費者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和農產品實際進出口額的變化,以及匯率變動的影響,本文采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剔除通貨膨脹的影響因素,以實際收入水平和實際進出口來代替名義,即:

其中CPII為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wi為世界消費者物價指數,其中ux、um為誤差項。
根據J曲線理論,函數考慮匯率作用的時滯效應,當年的貶值可能會影響到今后幾年的進出口量。因此,模型的調整得到一年滯后期的影響方程為:

其中y和η分別表示滯后一年的出口匯率彈性系數和進口匯率彈性系數。
面板數據模型既能反映某一時期各個個體數據的規律,也能描述每個個體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集合了時間序列和截面數據的共同優點。按照對系數設定的不同,可將面板數據模型分為三種情況。
變系數模型(截距和回歸系數都不同)

變截距模型(截距不同,回歸系數相同)

混合模型(截距和回歸系數都相同)

本文旨在通過對面板數據的回歸分析,得到進口和出口的匯率彈性,從而計算馬歇爾勒納條件,以此說明我國實際有效匯率對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而在變系數模型中無法做到這一點,并且本文的時間跨度為12年,使用變系數模型并不能體現面板數據相對于時間序列的優點,并可能因樣本數量的限制而造成偽回歸結果。在混合模型的變截距模型之間,本文更符合哪一種模型,則通常使用協方差分析檢驗,原假設如下:H0:α1=α2=…=αN,β1=β2=…=βN,如果接受H0,則本文采用混合模型。反之,則采用變截距模型。
進一步,我們討論模型的選取。首先計算殘差,混合模型的殘差平方和記做S1,變截距模型的殘差平方和記為S2。則在式(12)假設H0下檢驗統計量F服從相應自由度下的F分布為: F=(S1-S2)/(T-1)/S2/(NT-T-k)~F(T-1,NT-T-k)
按照上述規則,用Eviews6.0對數據進行計算,分別計算殘差平方和,并依據(13)計算對應的F的數值,從而對照F分布表達方式5%顯著性水平下的對應臨界值,做出模型選取。結果如表1,由于F值均大于臨界值,因此拒絕原假設,模型采用變截距模型。

表1 F檢驗結果及模型選擇

表2 Hasman檢驗結果及模型選擇
在變截距模型中,通常采用兩種模型,即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本文利用Eviews6.0提供的Hausman檢驗,來判斷模型的設定形式,如表2所示,進口需求模型中Hausman檢驗在5%顯著水平下使用個體固定模型。對于出口需求模型,Hausman檢驗在5%顯著水平下選擇隨機效應模型。
(1)進口需求模型的估計結果和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見,rmit和rmit-1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t檢驗,說明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農產品進出口在當年和滯后一年都有較為顯著地影響,F檢驗顯著,R2為0.826155說明模型擬合較好。值得注意的是,本期的進口價格彈性為1.365516,為正,也就是說實際有效匯率增加1%,即貶值1%,同年的農產品進口額并沒有下降,而是增長了1.365516%,而滯后一年的農產品進口額才開始下降,滯后一年的進口匯率彈性為期不遠0.765788。這說明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農產品進口的影響存在時滯效應,這符合J曲線理論,即貨幣貶值后,在出口商品價格變得便宜同時進口商品價格變得昂貴的情況下,外貿差額在一個時期內不僅得不到改善反而會進一步惡化。雖然出口的本幣價格提高但由于以前的商業承諾,進口數量并不馬上發生變化,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數量調整效應才開始不斷發揮作用。
(2)出口需求模型的估計結果和分析

由回歸結果看到,模型整體顯著性通過了F檢驗,但是我國農產品出口受實際有效匯率影響極其微小,當期和滯后一期的實際有效匯率t值很小,匯率彈性也很小。這是符合我國目前農產品出口的實際情況的,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1)我國農產品市場對外開放較晚,發展不完善,各種制度和體制都在不斷變革之中,因此,由匯率自發調節的空間較小;(2)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外國綠色壁壘的阻礙。綠色壁壘貿易壁壘不僅增加了出口成本,削弱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最終限制了農產品出口的增長。
本文進一步通過SUR模型對系數進行更有效的估計。
(1)進口需求模型SUR的估計結果和分析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到,F檢驗由原來的38.41392增加到2013.314,R2從原來的0.826155增加到0.996001,三個變量的t檢驗值也明顯增大,而DW檢驗則從0.717593提高到2.177871,消除了自相關,模型顯著性以及解釋變量的解釋性都得到顯著地提升,由此可見SUR模型極大的消除了截面異方差和自相關對OLS帶來的影響。回歸得到的系數與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基本一致,結論也一致。
(2)出口需求模型的估計結果和分析

通過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出口需求模型利用SUR模型回歸后顯著性大幅提高,解釋變量的顯著性由極其不顯著到顯著,DW檢驗也提高到沒有自相關的水平,F和R2的提高也說明了模型擬合度的提高。由回歸得到的出口匯率彈性可以看出,匯率變動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很小,當期彈性只有0.012117,滯后期為0.010743。
因此,通過廣義最小二乘法估計消除了自相關和異方差后,進口和出口需求模型的顯著性和解釋變量的顯著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消除了自相關和截面異方差給回歸帶來了影響。
通過SUR模型修正后的系數計算馬歇爾勒納條件,由于存在時滯,從長期來看,|Ex|+|Ex|=|-0.780989|+|0.010743|=0.791732。因此,實際有效匯率對中國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不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說明我國農產品貿易受到匯率影響不大,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并不能顯著地影響農產品進出口的增長。反過來說,人民幣貶值也并不能有效的改善我國農產品對外的貿易條件。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產品國際貿易是農業問題中最突出的課題。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不斷發展。然而,隨著我國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和進口貿易的平緩變動,人民幣不斷增值。因此,深入研究實際有效匯率變化對我國農產品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在總結國內外學者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利用面板數據回歸模型對我國實際有效匯率對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匯率對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并不顯著。
[1]張志棟.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分析[D].北京:對外經貿大學,2007.
[2]劉藝卓, 呂劍. 二元經濟結構下匯率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9(2):47-54.
[3]徐少強, 馬丹,宋兆晗. 人民幣匯率研究[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4]戴祖祥. 我國貿易收支的彈性分析:1981-1995[J]. 經濟研究,1997(7):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