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蔚
【摘 要】幼兒的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幼教專家曾說過:“教孩子禮儀,等于教孩子優雅地過一生。”那是因為幼兒的禮儀教育可塑性大,所以很容易養成各種習慣。因此,如果一個人想終身受益的話,那么就應該從他小的時候多注重幼兒時期的禮儀教育。
【關鍵詞】幼兒 審美 興趣
引言:
審美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部分。一個全面素質發展的人才,不僅僅品德高尚,知識豐富,體魄健康,他還應該具有不錯的審美情趣及某種程度的審美能力,而這些都是需要從小就不能乎略的。
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幼兒對美的創建能力或表現能力可作為幼兒美育的兩個目的。兩者同等重要。俗話說“愛美之心,人人有之”。就連剛出生的嬰兒也無法抗拒可愛的玩具及美妙的音樂,當他們接觸這些的時候,都會有多多少少的反應。對于幼兒的審美觀,我們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的來教育,而不是任他們隨波逐流。
一.創造審美條件,形成良好的審美環境
常言道:“人情如索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現在的社會有很不良的生活環境,對幼兒幼稚心靈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
要使孩子們形成正確的審美情趣,就要讓他們隨時隨地都擁抱美,感受美的存在。比如在美術課前,可以先讓幼兒先看看一些簡單的繪畫,雕塑,手工藝品等等。在音樂課開始時,先彈一些簡短的曲子.放錄音給幼兒聽。下面我們著重談談為幼兒創設一個乒乓審美的物質環境。
為兒童設計一個與乒乓教育相適應的環境,無論是從物質環境,還是從精神環境,我們都必須得考慮到審美因素,如果我們乎略了這點,那么審美教育的整體效應就會降低。幼兒園是孩子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我們教師利用乒乓球制作了一幅幅乒乓小制作掛圖并布置在教室外孩子視覺所能觸及的范圍,盡我們所能使教室充滿美感。這些乒乓作品不但給幼兒帶來了新奇感和美感,而且充分發揮了乒乓環境的教育作用。教室的角落里也不要乎略了教師制作的乒乓棋類,這些小小的角度或許在幼兒在玩乒乓棋類的游戲時感受到乒乓制作的美,從中并萌發自己也動手制作乒乓棋類的意想。這些設置在孩子周圍的藝術品,可以作為教師有意識引導幼兒接觸乒乓環境,來豐富幼兒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們的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還可以從色彩、造型等角度讓孩子們感知與理解乒乓藝術美,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循序漸進地讓幼兒進行乒乓制作。如小班剛開始在幼兒認識乒乓球是一個圓形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裝飾,制作表情娃娃。這樣可以讓幼兒通過不同的粘貼方法制作出來不同表情的乒乓娃娃。初步體驗了乒乓制作的成功與喜悅。對于中大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因為有了一定的手工基礎,可以利用他們收集的各種材料進行手工裝飾。可以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的想象與創造制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來。孩子們用乒乓球和廢舊料制成的小制作達數百件。塑造的物體形象從簡單到復雜,從不完整到完整,從粗糙到精細,一次比一次豐富,一次比一次有創新,這些作品不一一說明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嗎?
二.培養幼兒對美的情趣和愛好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只是我們乎略了身邊的美罷了,孩子們由于太小而不懂得自身周圍美的事物,所以幼兒教師就需要做有心了。在校園每個生活環節中多注意發現,多挖掘美育題材,多引導幼兒從自然,生活中的細微之外來感受美的所在,并擴大他們的審美視野,提高他們認識美的能力。在他們欣賞后可以作出理解、分析、評價、判斷審美的程度及性質等。
我們可以從兒童繪畫說起,當一個兒童可以拿起筆的那天起,就對涂涂畫畫產生了很多的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按自己所想的,情不自禁的進入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這樣,可以先讓兒童找到自己的樂趣,再隨著兒童的生理機制尚沒有完善的手、眼、腦三者的不協調的配合,畫出不成模樣的“畫”來,但這也是幼兒畫的可愛之處。
我們要多兒童角度來觀察他們心中美好的畫,不能對之過分挑剔,更不能以我們成人的眼光及標準來評價孩子們畫得 “像不像”、“美不美”,甚至要求兒童按我們成人想象作畫。這樣,不僅限制了兒童的自由想象空間,而且使兒童對畫畫產生一種畏懼感和厭煩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教師要珍惜和愛護兒童的畫畫特征,理解和尊重兒童的,心理特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兒童創作的沖動。一旦兒童作品受到承認和贊許,就會表現出更大的創作熱情,從而樹立成功的自信心,對繪面差生濃厚的興趣,自然會越畫越好。
三.培養幼兒文明的舉止行為
在幼兒與客觀事物接觸及周圍人的交往時就應該教育他們具有文明的言行舉止,這也是美育中的重要部分。
首先,語言美是心靈美的聲音,優美的語言足在美的語言環境中培養的。在幼兒學習開始,就應該教他們使用優美、文雅的語言,用詞恰當,語甸完整,并教育幼兒不能說臟話.同不達意的也要及時糾正。其次,關于幼兒禮貌行為的培養,主要是通過有節奏的生活和周圍人的榜樣作用。這就要逐漸地把審美教育與道主德教育結合起來進行,例如來園、離園要主動向老師打招呼;要友好和同伴相處;要文明用餐;要安靜的成長中養良好的禮儀習慣。我們不可乎略了他們的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幼兒為了把游戲玩好,在與同伴交往,與材料交互作用過程中樂意抑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并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所以,我們就要多做不同種的角色游戲。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開設了“娃娃商場”游戲,要求營業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中說“你好.請問想買什么?”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娃娃家”開展“做客”游戲,讓幼兒學會說:“請進。請坐,請喝茶”,通過這類游戲,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禮儀習慣練習,讓孩子們真正養成習慣,讓孩子學到良好的行為規范。
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熱愛美的事物.對美應該一定的欣賞水平,還應該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這樣才能時時處處地引導幼兒熱愛美好的生恬,從而使美育在全面發展中發揮其弛特作用,培養出一顆顆純清、美好的心靈。
參考文獻:
1.管培紅,王益紅.幼兒環境素質教育(M].北京:中國環境
2.祝懷新.環境教育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