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金霞 陳國元
乒乓球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在乒乓球課上,學生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動作,如不及時糾正,不僅會造成錯誤的動作定型,影響技術的掌握和提高,還容易使學生發生運動損傷。這就要求乒乓球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糾錯能力,面對大量的錯誤動作,能夠進行準確的技術診斷,采用恰當的方法去糾正學生的動作。然而,不少乒乓球教師面對紛繁復雜的錯誤動作,卻常常找不到適當的方法,只能按照教科書上的方法按部就班,可實際效果往往并不如意。筆者在近幾年的乒乓球教學中,對如何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有一些心得體會,將它寫出來,期望能夠對從事乒乓球工作的教師有所幫助。
在教學中,當學生出現錯誤動作時,教師首先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準確地找出造成學生錯誤動作的起因,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糾正。教師如果只注重問題的表象,忽視錯誤的起因,就很難從根本上去糾正錯誤。比如,當學生的推擋動作出現錯誤時,可能是學生思想上的原因,憑興趣出發,不愿練基本功;也有可能是技術技能上的原因,原先錯誤的習慣動作存在著干擾,學生還不能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等。如果教師不能進行科學、準確的技術診斷,不找出錯誤動作的起因,僅僅從技術層面上去糾正,可能收效甚微??梢?,要想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乒乓球教師應具備更豐富的知識,掌握動作的內在結構規律,力求發現和注重起因,而不是注重現象。
當學生的錯誤動作形成后,其錯誤動作往往不止一處。作為乒乓球教師,此時不應操之過急,應先集中精力進行局部糾正,即先抓住主要點,對癥下藥,耐心誘導,切忌同時進行幾個錯誤的糾正,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使學生無所適從,不得要領。待局部問題解決好之后,再注重整體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舉個例子,學生在練習正手快攻動作時,教師發現了幾處錯誤:擊球時沒有轉腰,拍形過于前傾,擊球時機不對,還有抬肘擊球的動作。此時教師如果一股腦地將其錯誤全部指出來,要求學生要轉腰,拍形要調整好,掌握好擊球時機,肘關節不要抬,此時學生很容易被弄得暈頭轉向,無所適從。作為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分析,找出學生錯誤動作的主要方面進行糾正。實際上雖然這位學生的錯誤動作很多,但當前最需要解決的也就是錯誤的主要點就是擊球時的轉腰問題,因為打乒乓球時,腰是基,是發力的樞紐。轉腰的問題不解決好,手上動作再好看也是毫無用處的。轉腰的錯誤糾正好了,其他錯誤糾正起來也會容易的多。
在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教師要盡量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少用一些專業術語,對此筆者有著深深的體會。有一次課上,學生初學乒乓球正手攻球動作,由于是第一次學,學生的錯誤動作五花八門,為了糾正他們的動作,讓他們先建立一個正手攻球的基本框架,我一遍一遍地講解正手攻球的動作要領,可結果收效甚微。沒辦法,只好想了一個土方法,叫學生想象著雙手端著一盆水向左前上方潑水,結果學生興趣來了,一個個都開始“潑水”,此時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了,學生的正手攻球動作成形了。此事給我的啟發很大,以后很多技術動作,我都采用了形象化的比擬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發下旋時要把拍子當成一把刀,從球的底部切下來。
乒乓球課上,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學生群體,技術水平層次不齊,有的是剛剛接觸乒乓球的初學者,有的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技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因此,在糾正他們的錯誤動作時,就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這就要求教師在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要區別好大的糾正和小的改動。對于學習乒乓球時間不長的學生,他們的基礎比較差,動作還未成型,可以進行一些大的糾正,比如可以改變他們的握拍法、基本的身體姿勢等。而對于已經具備一定技術基礎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技術動作一般都已定型,只要他們的動作結構沒有明顯缺陷,盡量就不要去做大的改動。比如握拍法,有的學生已經采用這種方法握了很多年,雖然不是很標準,但是學生感覺很舒服,此時如果換一種握法,那只會適得其反,影響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但對一些不合理的技術性動作可做一些小的改動,如揮拍的時機、擊球點的選擇等。
學生在練習一項動作,出現錯誤時,有的教師只知道一味地向學生示范標準的動作,講解詳細的動作要領,可結果卻并不如意,原因就在于學生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錯誤原型,也就是說不能真實地了解自己的錯誤到底在哪里。此時,教師不妨模仿學生的錯誤動作,讓學生直觀、清晰地感知自己的錯誤動作。筆者曾經在糾正一名學生的轉腰動作時,我告訴他擊球時沒有轉腰,他就是不信,對我說,我腰明明轉了啊。原來,他確實一直在努力地轉腰,可是做出來的動作卻是依靠腳的蹬伸,使得整個身體重心在不斷地上下起伏。可這名學生卻一直以為自己在轉腰,于是我就將他的錯誤動作還原給他看,他看了后,驀然醒悟,很直觀地就知道了自己錯在哪里,并且很快就糾正了動作。
總之,隨著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糾錯的方法也會越來越豐富,作為乒乓球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糾錯能力,就必須善于總結,在深入調查研究、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各種糾錯方法。同時,教師要做到耐心細致、循循善誘、熱情幫助、講清道理、分析原因、加強學生的自信,誘導學生能主動地進行思考。
[1]劉建和.乒乓球教學與訓練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1.
[2]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乒乓球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