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是美國女小說家凱特·蕭邦出版于1899年的作品,作品出版時恰是美國女權運動興起的第一浪潮時期,美國婦女掀起了爭取平等人權的運動。作品出版后在美國文壇掀起了軒然大波。小說與作者本人都遭到強烈的謾罵。當地的報紙稱該篇小說是“色情作品”、“文學垃圾”,并指責它為一劑有傷風化的“毒藥”。這部小說的出版不僅斷送掉了蕭班作為一名作家日益崛起的聲名,更使她在生活中陷入了一種眾叛親離的境地。如潮的批評使得《覺醒》這部作品被禁止出版6年,湮沒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20世紀70年代在女權主義運動的新的浪潮中,人們在重新評價這位女性作家的同時又重新發掘了這部作品,并對它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队X醒》于1964年再版時獲得了很大成功?,F在《覺醒》被尊為美國婦女文學最早的代表性作品,成為美國女性文學的經典,是全美各個大學課堂上講授最多的文學作品之一。凱特·蕭班也成了美國文學史上少數幾個因蒙受不白之冤而被打入冷宮,最終又被平反昭雪的作家之一。凱特·蕭班之所以被平反,《覺醒》之所以復蘇,主要是因為人們對凱特·蕭班筆下的主人公愛德娜的覺醒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于作者在作品中深刻而嚴肅地探索女性的生存狀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覺醒》是一本關于美國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習俗使婦女受限制的小說。愛德娜是小說的主人公,也是書名《覺醒》所指的人物。愛德娜28歲,是新奧爾良一名商人的妻子,是一位中產階級婦女。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生活舒適,無須為收入和支出操心。結婚六年后,她開始思考她生存的意義和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她突然明白:她的生活無味、單調、沒有色彩,她只不過是男性世界的一件附屬品罷了。她發現自己對婚姻不滿意,也不滿足于婚姻中那種受限制和保守的生活。她從潛意識里是一名賢妻良母的狀態走向徹底的覺醒。但對于無法逃脫的社會對她的束縛,她只找到一個答案——投海自盡。她的自殺說明愛德娜拒絕犧牲個人的完整而把生命交給別人去主宰,是一種勇敢的反抗。
本文試圖從愛德娜覺醒的三個方面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狀況:從愛德娜對家庭角色的覺醒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婚姻狀況;從愛德娜對藝術的覺醒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工作狀況:從愛德娜對性的覺醒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性狀況。
一、從愛德娜對家庭角色的覺醒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婚姻狀況
在小說的開始,愛德娜生活在一種潛意識狀態下。她與萊翁斯婚后過著衣食無憂的舒適的生活,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但是她在格蘭得島上的經歷喚醒了她對自由的欲望和沖動,并感覺有一種奇怪的光引導著她,使她“思考”并有了“蒙眬的苦惱”。愛德娜意識到她的丈夫萊翁斯沒有把她看做是婚姻中的伴侶而是他的所有物。當萊翁斯注意到愛德娜游泳回來被曬黑時,他看她的神態“就像是看自己一件破損了的貴重物品”,并且經常把她稱做“生活中唯一的物品”。她開始了對丈夫的反抗、對家庭角色的反抗。當萊翁斯從生意場上回來催促愛德娜和他去睡覺時,她首次拒絕了他“你不要等我,我想在外面的吊床里呆著”。結婚6年來愛德娜一直堅持把周二作為招待日,這一天愛德娜要打扮得非常漂亮而且不能出門,來接待萊翁斯生意場上的朋友。愛德娜開始完全放棄這種接待活動。愛德娜感到最近萌生的叛逆和反抗使她無法理解過去她為什么總是順從丈夫的命令。
從愛德娜對家庭角色的覺醒可以看出,美國19世紀,家庭主婦的地位普遍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社會和丈夫期望她們成為“順從的妻子”,具有純潔的母性。第二,丈夫把她們看作是裝飾家庭的裝飾品。一個妻子的行為將大大影響丈夫的聲譽和社會地位。如果一個妻子對履行和完成所有的家庭責任都抱有一種積極的態度,那她的丈夫將得到人們的廣泛稱贊,并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第三,家庭主婦不僅要照顧日常家務瑣事,還要負責孩子們的教育。婦女被剝奪了今天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種種權利和自由。她們附庸于男性,遵循“虔誠、貞潔、順從、愛家”的妻業、母業和婦道,把當好賢妻良母作為自己個人追求的最終目標和唯一表達,她們沒有選擇生活的任何權利,非但沒有獨立人格,不能擁有財產,甚至連單獨上街的自由都沒有。婦女只要越過雷池一步,就會遭到父權社會無端的譴責和迫害。總之,丈夫和妻子的關系是垂直的,而不是平行的,就像主仆關系。當時,女權運動剛剛在美國的其他地區出現,保守的路易斯安那州還沒有受到女權運動的波及。在路易斯安那的克里奧社會中,一個女人作為她丈夫的附屬物而附屬于她的丈夫是被寫入路易斯安那的法規的。這可從1388文件看到:男人對家庭享有絕對的控制權??死飱W婦女必須生育孩子(男孩更好)、照料家務,并且在公共場合表現得體,以使他們的家庭看起來幸福、快樂。如果丈夫故去,克里奧婦女可以繼承財產和生意(如果沒有兒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國19世紀的婚姻狀況使女性在經濟上依賴于她們的丈夫,在法律上受到丈夫的控制。女人實際上在用人身的自由來換取生活上的經濟援助??死飱W社會中丈夫“從來都不嫉妒”,因為克里奧婦女從出生時就受到要忠誠的教育,從而保證了克里奧男人對妻子的擁有權永遠不會受到挑戰。
二、從愛德娜對藝術的覺醒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工作狀況
愛德娜對藝術的覺醒始于與鋼琴家露西小姐的接觸。露西小姐是一位不合世俗、自強自立的女人,被藝術與熱情所主宰,而不受社會習俗限制。通過與露西小姐的接觸,愛德娜逐漸意識到她作為一個女人對藝術的熱愛與期望。當愛德娜意識到音樂表達感情的力量時,她用從未有過的激情開始畫畫,并且一心一意地畫畫,忽略所有應盡的社會責任。愛德娜后來發現使自己獲得自我滿足和快樂的藝術就是繪畫和素描。她一心想放棄過去的生活方式而從事繪畫生涯,甚至設想用賭賽馬賺的錢和畫素描掙的錢來支付自己租來的房子的費用。這時在愛德娜的思想中,畫畫已經不再是一種消遣或是一種表達真情的方式,而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從愛德娜對藝術的覺醒探討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工作狀況。19世紀初,社會幾乎不給年輕女性提供擇業的機會,大多數女性都把婚姻作為她們畢業后工作的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有獨立意識的未婚女性人數占女性總人數的比例不超過10%。這不僅是因為就業選擇有限,也是因為當時女性缺乏職業技能培訓。即使一個女性受雇工作,工資也大大低于男性工資,當時男性在法律上有權控制和支配妻子的工作。只有到了19世紀晚期(1870"--1890),教育機構才向女性敞開大門,女性才獲得了職業教育的機會。當時有8所州立大學向女性開放,將近四分之三的女性接受過大學教育。然而女性從??茖W校所學到的培訓只涉及家務活動,工作選擇依然還很局限。當時四種普遍的工作分別是:在紡織廠紡線;在公立學校或教會學校教書:在醫院做護士;做一些社會工作,比如照顧殘疾人、老人等。除了以上這些工作外,許多受過教育的女性選擇寫作來獲得經濟來源。但大多數19世紀晚期的女性依然不愿拋棄家庭生活去考慮其他的生活選擇。因為婚姻和母親身份對當時的女性來說是最重要的職業。許多女作家也聲稱她們在經濟方面困難重重。所以《覺醒》中愛德娜想用繪畫作為她的謀生手段是極具勇氣的,同時也是女性對工作狀態的覺醒。
三、從愛德娜對性的覺醒透析美國十九世紀女性的性狀況
愛德娜對性的覺醒源于與羅伯特的戀情并完成于與阿爾塞的性愛。在格蘭德島上,羅伯特的調情鼓勵了愛德娜忘記自己的保守而開始向別人表現自己??梢哉f,是羅伯特教會了她性的“語言”,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她卻把這種性的“語言”用在另一個男人阿爾塞的身上。因為當她敢于大聲地使用這種“語言”時,羅伯特卻迫于來自社會的壓力而低聲使用這種“語言”,于是愛德娜就在阿爾塞身上大膽地使用這種“語言”,阿爾塞成了她發泄動物般欲望的對象。在愛德娜逐漸覺醒的過程中,她為了滿足自己對感情和性的欲望而不顧一切。她最終發現了自我并且勇于承認自己對感情和性的欲望,標志著她性覺醒的完成。
從愛德娜對性的覺醒可以看出:愛德娜對性的覺醒完全游離于社會習俗之外。當然,如果愛德娜對性的覺醒能完成于與她丈夫的感情生活,那么這種性覺醒的意義會更積極。但是,當習俗與性發生沖突時,19世紀的大多數婦女會選擇習俗而放棄自己的性需求。這里作者并不是鼓勵愛德娜的游離于習俗之外的性覺醒,只是表明在那樣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下,拋開習俗的約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感情需求和性需求,應該具有積極的意義。那么,19世紀美國女性的人狀況如何呢?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對人類性欲的看法是這樣的:女性天生是性冷淡的,天生不喜歡性,男人卻受性驅使。這一觀念一直延續了一個世紀。西方19世紀的性指南上說:“作為一般規律,女性極少有為自己的性欲和性滿足。她服從于丈夫,但僅僅是為了他的快樂?!彼齻儗π曰顒記]有興趣,也被認為不應當對性活動感興趣。在19世紀的女權運動中,女性主義對于性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妓女問題和強奸問題上,主要的出發點和理論思路是主張保護在這兩個問題中受到侵害的女性。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一些著名的女性主義者又轉而注意婦女的節育問題,但對于女性的性問題一直關注較少。19世紀,世俗的期望和法律的限制幾乎沒有給婦女們表現個性的機會,更不用說獨立性。維多利亞時期的婦女必須要關心家人的健康和幸福,但卻不允許從個人的需求中獲得滿足。女性在“圣母”光環下隱瞞了她的實際狀況,諸如主體喪失、性奴隸化等。對于愛德娜來說,性被用作她實現獨立和自主的工具,這也是她性覺醒的核心。Elaine Sho-walter在《sister's Choice》中寫道:“在美國女性的早期作品中,很大程度上都忽略性或通過懷孕使性高尚化,很少能通過身體反應來描述女性的自我性覺醒”。在19世紀由于傳統的社會習俗,女作家通常不把性作為小說的主題。但《覺醒》的作者凱特·蕭班卻因大膽地采用性作為主題來闡述女性的自主需求而受到了強烈的批判。這本小說曾一度被認為是“垃圾作品”,而且這本小說因為凱特·蕭班對于女性的性需求和性體驗的坦率的描寫,而被禁止出版6年之久。
盡管《覺醒》這部作品現在是全美各個大學課堂上講授最多的文學作品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及學者們研讀最多的文學作品之一,但是講授和研讀的角度卻各有不同,而且越來越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因此,這部作品的多元化解讀能使人們更深刻地了解這位飽受爭議的女性作家及這部飽受爭議的文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