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村黨組織換屆之年。年初,盱眙縣委即超前謀劃,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選擇河橋、鮑集兩鄉鎮4個后進村,實施“一選兩票三制”方式,差額選出了4個村黨總支書記,有效改變了當前一些落后村的書記“無人可以選,有人沒法用,群眾不關注”的現狀,初步構建了村黨組織書記選任新機制,受到干部群眾的歡迎。在此基礎上,8月中旬,我縣又在淮安市率先開展村黨組織換屆試點工作,選擇古桑鄉普遍推行“一選兩票三制”方式選拔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使組織意圖和群眾意愿通過民主形式實現了“和諧、統一”。
所謂“一選”,即公推直選;“兩票”,則是鄉鎮黨委把關票和黨員群眾選擇票;“三制”,即建立任期目標承諾制、黨群議事會評議村干部制和待遇保障激勵機制。公推直選,使推薦誰、選擇誰、怎么選,普通黨員群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真正實現了依靠黨員群眾選人、選黨員群眾信得過的人。在此過程中,鄉鎮黨委始終掌握主動權和操作權,把好參選人的政治關、能力關和品德關,切實做到“黨管干部”。三制,則規范了村干部的行為,使他們“有所作為”而不“胡作非為”。這些做法,是我縣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實踐證明,初步達到了“領導認可、群眾滿意”的效果。
第一,進一步加強了基層民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這表明。公推直選已經成為基層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元化提名,選人視野更加開闊。打破了過去只由黨組織提名的慣例,個人自薦、黨員群眾聯薦、組織推薦的“三類提名”讓更多的優秀人才競相涌現,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氛圍更加濃厚。在全面發動、廣泛提名的基礎上,鄉鎮黨委對報名人員實行“三對照”審核審查,即對照任職資格、對照黨員群眾推薦情況、對照職位要求,進行逐一審核把關,確保符合競選資格條件。從試點鄉來源構成情況看,有現任村干部,有鎮機關的年輕干部、大學生村官、能人大戶,還有外出返鄉黨員和非公企業黨員業主。其中,機關年輕干部占10.2%;大學生村官占4.7%;能人大戶、非公企業主占到了43%。公開化競選,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公推演講、評審演講、直選演講,“三輪演講”和現場答辯讓選舉人和候選人之間“雙方互動、雙向了解”。競選者“同臺競技、各顯其能”,在演講中充分展示自我,在答辯中深度釋放潛能,讓黨員群眾把票投給他們信得過的人。公推直選,確立了基層黨員群眾在選舉中的主體地位,他們的“五權”落到了實處,參政議政熱情高漲,為進一步擴大黨內民主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第二,進一步激發了隊伍活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公推直選使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年齡、學歷、能力、性別等結構更趨合理,有助于班子整體功能發揮,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從試點鄉的選舉結果看,新當選的村黨組織班子,高中以上文化占總數87.5%,比上屆增長30.8%;“雙強型”班子成員占總數91.1%,比上屆增長41%;婦女委員占總數22.2%,比上屆增長15.5%;平均年齡40.6歲,比上屆降低5.2歲,其中,35歲以下的占22.7%。激勵機制更加完善。經濟方面,著眼于增強村干部崗位吸引力,推行“基本報酬+考核報酬+發展獎勵”三級保障機制,完善村書記養老保險和村干部離任保障制度,健全黨內關懷、幫扶機制,從根本上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增強他們的歸宿感。政治方面,對任期目標完成較好的村居黨組織書記,優先推薦參加各種先進評選活動,優先推薦參選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定向招錄進鄉鎮公務員隊伍和事業單位;對連續三年被縣委表彰、年終測評群眾滿意率在90%以上、且符合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件的村居黨組織書記,擇優選拔為鄉科級干部,確保村書記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發展前途、退崗有一定保障,從而激勵村干部奮力干事創業。
第三,進一步強化了責任意識。公選出的村黨組織領導班子,肩負雙重責任——對上級黨委的政治責任和對群眾的發展責任。走馬上任后,他們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更加明確,作風更加務實,村級創業點、農民集中區、村部建設等等各項工作迅速推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得到了鎮村干群的一致好評。任期目標承諾,監督有方向。在試點過程中,鄉鎮黨委把確定“好目標”與選擇“好干部”結合起來,要求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圍繞“黨的建設、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廉潔自律”等五個方面,制定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分別向鄉鎮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承諾。“雙向承諾”既是一種莊嚴的形式,也是一個自我加壓的過程,既調動了村干部為民干事的積極性,也給村干部戴上了“緊箍咒”,猶如一架“天秤”,讓黨組織“稱”出了責任,也讓黨員“量”出了勁頭。定期議事評官,衡量有尺度。在評議方式上,將傳統的“上考式”轉為“議事評官式”。對大額資金使用、為民辦事、土地流轉、社會穩定等村里重大事務,村黨群議事會每月“過堂”一次;對班子成員踐諾履約情況,鄉鎮黨委每季度檢查一次,每年組織“議事評官”一次,通過領導班子述職、個人述職述廉、現場評議、民主測評等程序,對任職目標承諾完成情況進行考評。對總體評價滿意率低于60%的,進行誡勉談話,并督促落實整改,且當年不得享受考核報酬和發展獎勵;連續兩年低于60%的,建議鄉鎮黨委進行人事調整。
“一選兩票三制”,通過較為完整的制度設計,使村干部“上、中、下”均有章可循,人才來源有了保證,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能力水平得到了提升,優秀人才在鎮、村之間有序流動,且干好干壞不一樣,充分調動了他們創先爭優的積極性,為實現村集體經濟強、村干部富裕、老百姓富庶的“一強雙富”目標提供了制度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