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關工委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從關愛工作實際出發,深入發掘典型,積極推廣典型,大力宣傳典型,培樹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影響力的典型,有效推動了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開展。
深入調研,善于發現優秀典型
先進典型一般都活躍在基層一線,只有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才能發現這些典型,并將之作為學習的榜樣和工作的標桿,促進面上工作的創新發展。
南通校外教育輔導站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它充分利用退休老教師、老干部的優勢,辦在家庭,建在村部,植根于基層,集思想道德教育、課業輔導、生活照顧、文體娛樂和心理疏導于一體,既不重復學校教育,又有利于將社會教育的各項要求納入其中。我們通過調研感到,這個典型延伸了學校教育觸角,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連接起來,是基層關工委對未成年人開展社會教育的一個重要創新,值得在全省推廣。2007年省關工委在南通召開現場會,全面總結推廣校外教育輔導站的經驗。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創建村辦、村校聯辦、學校辦、家庭辦、民營企業辦等多種形式的校外教育輔導站3.12萬個,參加辦站和輔導的“五老”人員12.17萬人。社區村校外教育輔導站的覆蓋率達80%左右。全省已形成“社區村中心輔導站、自然村輔導分站、村居民集中地家庭輔導站”三級教育輔導網絡。我省創辦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做法,受到中央及中國關工委領導的肯定。2009年7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到南通實地考察校外輔導站,并批示:“江蘇的經驗很好。”
江陰民營經濟關工委成立于2004年10月,是我省首個民營經濟關工委組織,主要致力于民營企業青年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技術培訓、業余文化生活以及面向社會關愛幫助貧困學生、幫教迷途浪子,配合支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工作。2005年我們到無錫調研時發現了這一典型,認為在民營企業組建關工委,是新形勢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探索,是關工委工作領域的新拓展,對促進企業發展、關愛弱勢群體、構建和諧社會將起積極作用。省關工委2006年召開全省關工委主任會議專門部署推廣江陰經驗,使全省民營經濟關工委工作由點到面、迅速推開。目前,省、市、縣三級都成立了民營經濟關工委。無錫市2987家規模民營企業建立關工委的有2747家,組建率達92%。2009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在顧秀蓮主任轉呈的材料上批示:“無錫市民營企業成立關工委,關心青年職工及下一代的培養教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請統戰部、全國工商聯黨組研究推廣無錫的經驗。”
面向基層,大力推廣典型經驗
廣大青少年分布在基層,“五老”集聚在基層,關工委面廣量大的工作集中在基層。只有面向基層,推廣典型,才能使典型經驗扎根基層,提升關工委工作水平。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抓了四點:一是根據基層關愛工作需要推廣典型。除了推廣市、縣層面上的典型外,還十分注重推廣鄉鎮、社區(村)以及家庭、個人的先進典型。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一直是我省關工委的一項重要工作,為在基層推進這項工作,我們推出了無錫濱湖區華莊街道和泰州姜堰市離休干部葉秀芳這兩個典型。無錫市濱湖區華莊街道關工委對青少年常年堅持“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教育、實施“春雨”行動(幫扶貧困生)以及落實“五老”結對幫教措施,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青少年違法犯罪。該街道原有47名失足青少年,除2人病故外,其余45人都已回歸社會,表現良好。姜堰市離休干部葉秀芳,20多年來先后幫教194名失足、失學、失業青少年,默默無聞,不求回報,受到群眾的衷心稱贊。這些典型內容具體,經驗實在,對基層干部群眾有著巨大的感染力。二是選好典型組織現場推進。2005年下半年,淮安金湖縣關工委組織135名“五老”對城區和農村網吧進行拉網式調查,發現全縣75個網吧中有38個黑網吧。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由縣關工委牽頭,工商、公安、文化、通信管理四部門聯合行動,不到3個月時間全部關閉了黑網吧。2006年暑假前,全省在金湖召開網吧監督現場推進會。會后,各地集中開展黑網吧的整治行動,取締了大部分黑網吧。發動“五老”開展網吧義務監督活動在我省已堅持6年,全省現有“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19112人,8000多個經營性網吧,每個網吧都有2至3名老同志堅持常年監督,大大減少了未成年人進網吧現象。三是適時轉發典型經驗材料。近三年來,省關工委共批轉20多份典型經驗材料。對這些經驗材料,不是采取省到市、市到縣逐級批轉的方法,而是市、縣(區)一起批轉。大大縮短了文件周轉時間,便于基層盡快學習借鑒。阜寧縣關工委2006年以來根據新時期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著眼于培育新型農民,建立健全了縣、鎮、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組織廣大“五老”人員搞“三扶”(扶志、扶技、扶創業),為全縣高、中考落榜生、退伍軍人及因經濟形勢變化而返鄉的青年農民工創業提供了大量實實在在的服務。省關工委向縣(區)轉發阜寧的經驗后,許多縣(區)關工委借鑒了這一做法,有力推動了全省“講理想、學科技、比創業、達小康”活動的深入開展。四是典型經驗納入專題培訓內容。省關工委每年組織一至兩次校外教育輔導員培訓班。近年來,又組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培訓班、年輕干部培訓班等,參加培訓的都是來自基層的同志。每期培訓班都將典型單位好的做法、經驗列入培訓內容。有的培訓班還安排這方面工作搞得好的同志現身說法,提高了培訓效果,推廣了典型經驗。
創新方法,提高典型宣傳效果
典型宣傳是一門藝術,在新形勢下宣傳典型,必須善于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爭取全社會的支持,使典型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真正起到以點帶面,推進工作的效果。
省關工委在近年來的典型宣傳工作中,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力求宣傳推廣實效,形成了一些心得體會:一是積極爭取領導決策層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重要典型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關工委報告,有些典型的做法、經驗被省委、省政府作為制訂政策和做決策的依據。宿遷市經濟欠發達,外出務工人員多。父母雙方外出的留守兒童因缺少父母關愛、監護不力,容易導致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和行為失控。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市關工委會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聯手解決留守兒童在學校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問題。經過兩年的努力,全市10.5萬留守兒童70%以上落實了在校寄宿的問題。省政府十分重視宿遷經驗,將擴大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制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點工作之一,并明確省財政三年撥款10億元用于解決這一問題。在向領導決策層宣傳的同時,我們還積極向有關部門宣傳,爭取他們的配合支持,先后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發揮“五老”作用,積極推進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村)創建活動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城鄉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意見》等,形成了關愛工作齊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努力增強媒體宣傳報道力度。重要典型媒體都作了重頭報道,比如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宣傳,2009年7月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中央媒體進行了集中報道。無錫民營企業組建關工委的宣傳,《中國火炬》雜志2009年11期以“積極探索在民營企業建立關工委組織”為題作了重頭報道。省關工委內刊“關心下一代工作簡訊”專門開辟了兩個專欄:“一線傳真”和“‘五老’風采”。“一線傳真”摘登工作經驗,“‘五老’風采”刊登“五老”事跡。每月編發一至兩期,下發至各縣(區)關工委,及時交流各地新近涌現先進典型的鮮活經驗。三是注意新、老典型宣傳相結合、相促進。既注意宣傳老典型的新發展、新經驗,促使老典型與時俱進,常樹常新,又注意宣傳新典型,展現時代特色、創新思維。近年來,南通、鹽城等市組織系列典型宣講活動,讓新老典型閃亮登場,同臺介紹做法、經驗,使典型在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中更好地發揮示范、導向、引路作用,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