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指出:“著力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如何振奮干部士氣,長期保持干勁,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結合機構改革的到位,我們在全委機關開展了“效能提升年”活動,重點解決精神狀態問題,提振全委士氣,把工作干勁鼓起來、把爭創一流的標準立起來,勇于擔當“奔小康”的歷史重任。
一是要強化奮斗意識,保持時不我待的朝氣。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精神狀態不一樣,工作的干勁、標準、效果等都不一樣。現在的問題是,部分同志朝氣不足、暮氣十足,缺乏激情,不在狀態,被動應付,能糊則糊,能拖則拖,能推則推。正如一些群眾反映的,現在一些機關干部精神狀態有“滑坡”、“回軟”的趨勢,這種狀況與市委提出的“全面奔小康、建設新鹽城”的要求很不適應,也與一個黨員干部稱號極不相稱。因此,在這次我委開展的機關效能提升年活動中,我們理直氣壯地弘揚“鐵軍”精神、“三創”精神和新時期鹽城精神,把市委提出的“全面奔小康、建設新鹽城”的宏偉目標作為全委同志的共同追求,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夜以繼日的奮斗精神抓工作、干事業。把主要精力放在關鍵環節、重大事項上,切實做到眼到手到、身到心到、說到做到。
二是要強化競爭意識,保持爭創一流的士氣。保持爭創一流的士氣,對機關干部來說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始終保持這種品質,就要堅持做到三有:有一流的進取精神。作為機關干部,我們要有一種“崗位就是站位,敬業就是敬自己”的精神,常懷進取之志,常念發展之務,常思落實之責。不能因為個人年齡大些,仕途受點影響,就松懈革命斗志。因為發展的成果同樣惠及我們每一個人,更何況我們是拿著人民俸祿的人,更沒有理由不去奮斗。只求過得去,不求出政績;只求當中游,不求站排頭,這樣的思想讓我們不僅在同行沒位置,更談不上在蘇北爭第一。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工作的高標準,保持一種不甘落后的勁頭,這樣才能問心無愧;有一流的務實作風。在工作中要戒驕、戒滿、戒浮、戒虛,樹立勤政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始終把眼睛盯在基層,把精力花在基層,把重心放在基層。心里時刻裝著企業的冷暖,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憂企業之所憂。真正把市委提出的“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項目”這“三服務”落到實處。
三是要強化創新意識,保持敢為人先的勇氣。創新是時代的主題,發展的動力。機關干部與發達地區干部相比,在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上還有差距。但這些差距決非是物質待遇反差帶來的,說到底還是差在“精氣神”上。當前,我市正處在江蘇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個國家戰略的交匯點上,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也處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唯有創新,才能實現鹽城的跨越發展。首先,要有創新的膽識。要鼓足“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樹立不唯上、不唯書的求實態度,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著力摒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陳舊觀念,只要對鹽城經濟發展有益,符合人民群眾利益,就應當勇于突破陳規,大膽探索。其次,要有創新的毅力。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困難和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堅韌不拔、銳意進取,才有可能取得創新的成果。而這種成果它必須用辛勤的工作、堅強的斗志去拼搏、去創造。第三,要講究創新的方法。既要樹立前瞻意識,眼界開闊,目標長遠,又要立足本職,防止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既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蠻干、不盲干、不亂干,積極探索科學規律,科學干、主動干、拼命干。同時,在創新過程中要寬容失誤,不一味糾纏老賬,切實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好,創造性發揮好、干事創業的熱情保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