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語文,學生的感受是“想說愛你不容易”,教師的感受是“讓我喜歡讓我憂”。在長期的語文一線教學中,筆者一直致力于尋找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愛上語文。反復探索中,筆者發現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必然要回歸本色,立足課堂,只有走“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這條路,才能實現“課改”要求,才能響應“減負”號召。
那么,怎樣才能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呢?高效的語文課堂就是要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性課堂。為達到這個目標,不但要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作指導,還要不斷地創新課堂教學,讓學生的負擔真正減下來。
一、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是課堂高效的基本條件
高效的語文課堂要做到“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為本和以學生為本。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構建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教師和學生應首先認清自己的位置,并做好必要的角色準備。
(一) 教師方面
一是做好充分的課前備課。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所以,充分的課前準備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整個的課堂設計,并對課堂作好必要的預設。二是激發活躍的課堂狀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三是提供科學的學法指導。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重要保障。
(二) 學生方面
一是培養課前預習習慣。預習了,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更加高效,負擔也就相應減輕了。二是培養課堂學習習慣。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積極思考,達到課堂高效收益,從而減輕訓練時的負擔。三是培養課后鞏固習慣。堅持先復習后做題。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業。
二、高效的語文課堂目標要高效
語文教師工作困難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書面作業里就有錯誤。我們在教語文基礎知識的時候,就不許學生在自己的書面練習中有錯誤,也就是要向學生提出高效的學習目標。
怎樣才能使學生書寫無錯誤,從而打下牢固的知識基礎呢?這一點取決于許多因素。首先取決于學生的閱讀是否流利。要做到正確無誤地書寫,學生先要學會流利地閱讀。其次取決于課的結構、課堂教學方法和方式等。
三、 高效的語文課堂過程要高效
(一)啟發興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能進一步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二)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
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覺課堂學習是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事情。這樣,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學習的效果肯定會提高。
(三)合作探究,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悅
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點撥和引導。
(四)精致課堂,讓課堂變得精彩精練
精彩的導入——高效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充滿了疑問和期待,為實現課堂高效奠定基礎。
精講精練——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課堂教學要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力避以講代思、以講代練。在重點內容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中,在解決問題基本策略的形成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與表達,及時反饋與調控,提高講的針對性與練的有效性。
精彩的學習過程——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么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么主動,使課堂教學充分體現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精練的總結反思——高效課堂教學中的“留白”。課堂進入尾聲,適時的總結、反思是高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提倡每一堂課都要給學生留出一段時間,讓他們自主歸納、總結和提煉,將教師的思路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總之,我們的語文課堂要達到高效,歸根結底就是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這樣的教學工作才能真正“高效”。
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也是一名語文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任重道遠。隨著形勢的發展,課堂教學勢必將呈現出形形色色的教學方式,只要對教學有益,都有可嘗試的價值。
(作者單位:陜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