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能否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關系到英語課教學的成敗和學生成績的提高。實踐證明,學生對所學內容越感興趣,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越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獲取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和維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去爭取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明確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
英語早已成為一種世界性語言。不管你到了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人民的交流日漸增多,英語變得更為重要。作為英語教師,第一節導言課,重要的不是講解英語語言知識,而是要將這一學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講清楚、講透徹。針對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時總是充滿好奇、興奮和向往這一特點,教師在上初一導言課之前要認真準備,搜集大量的能說明英語的廣泛用途和學習英語的重要社會意義的例證。導言課還可以將身邊的英語羅列給學生。我們身邊的英語,比如以英文音譯的商品或者店鋪名稱等。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外語教學中的特點之一就是缺乏語言應用和習得環境,尤其是邊遠地區,英語學習主要在課堂。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意念,進而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精心備課,以教材所提供的語言素材為主線,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所學語言材料,延伸課文教學內容。及時抓住課堂“興趣點”設立交際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把語言的機械操練轉向意義操練,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嫻熟、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也就越顯著。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三、趣味英語教學可以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初中學生來說,引導和激發其學習興趣并不難,難的是如何維持已培養起來的興趣,使其保持濃厚的興趣并一步步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活動。
本著創設和諧寬松的語言環境和減少學生學習心理障礙這一原則,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內外一切機會,為學生的語言習得創設條件,指導學生廣泛接觸英語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誦英文詩歌、名言等。開展記英語單詞競賽、出英語手抄報、閱讀英語輔導報刊、表演英語短劇比賽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以達到維護學習興趣的目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認知過程分為感覺、知覺、表象、記憶、思維、想象等具體過程。感覺、知覺、表象是記憶的基礎。實驗研究證明:只聽能記住 60%,只看能記住 70%,看聽說結合能記住 86%。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投影、簡筆畫等)或電化手段(如錄音機、投影、多媒體等)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語言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教育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啟發性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和學習的成效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因此,教師要經常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激發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最大的熱情投入英語學習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商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