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法院建設,確保司法公正和社會正義,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客觀要求,是國家長治久安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基層法院在隊伍建設、物資裝備建設和經費保障機制諸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審判工作的順利健康開展。
一、基層法院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基層法院建設近年來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與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案件多人員少的矛盾突出
“案多人少”帶來的問題與困難。一是影響了審判質量的提高。“案多人少”矛盾的加劇,使每個案件投入的審判工作量減少,必然對審判質量產生一定影響。二是影響了案件效率的提高。三是影響了社會矛盾的化解。
(二)辦案經費和基建資金嚴重不足
1.法院辦案經費不足,缺口較大。近年來,財政部門撥付法院業務(辦案)經費與實際需求相差較大,法院辦案經費存在很大缺口。這部分缺口主要靠法院訴訟費收入彌補,因受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訴訟費收入也較少,這就使辦案經費尤為緊缺。
2.法院“兩庭”建設資金籌措困難,法院欠債嚴重。國家發改委、原建設部和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準》和河南省法院五年改革綱要對法院的“兩庭”建設,物資裝備建設、辦公自動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規范性的要求。但是基層法院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很難得到保障。“兩庭”建設資金大部分通過拖欠工程款、向干警集資等方式籌措,形成了大量的債務。
3.法院訴訟費收入逐年下降且收費標準過低,與辦案成本不成配比。在目前的經費保障框架下,法院訴訟費收入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法院經費的保障程度,隨著人們法治意識的提高,企業改制的逐步完成及金融監管責任制的落實,法院的案件數逐年減少,訴訟費收入呈下降趨勢。同時,訴訟費收費標準太低,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的水平,也與法院的實際辦案成本相差甚遠。
4.法官工資水平低,福利待遇保障無力。法官的管理體制等同于其他國家公務員,其工資水平更低,法官津貼缺乏可實際操作的依據,不能得到地方人事、組織和財政等部門的認可,使法官的法定福利待遇形同虛設。與此同時,基層法官的職級待遇落實難。
5.缺乏專項建設資金,無法解決審判法庭及其內部設施等建設問題。基層法院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一般需要較大數量的資金,必須有足夠的專項建設資金,方能啟動建設項目。但目前的狀況是不樂觀的,項目的啟動大多條件并不成熟,但為形勢發展所迫,往往是創造條件也要上。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基層法院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反映出人民群眾對司法的需求與司法功能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為進一步加強基層法院的基礎建設,改善基層法院的辦案條件和環境,方便群眾訴訟,提高司法管理水平和司法質效,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做起:
(一)加大對法院物質基礎建設的資金投入
中央財政及省級財政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國債資金對法院的投資額,同時各級政府將法院基本建設經費納入預算管理,切實解決“收支兩條線”管理后法院基本建設資金籌措困難問題,緩解法院基建欠債壓力,保持法院發展勢頭。
(二)建立基層法院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
省高級法院應會同各中級法院,制定與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層法院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規劃,分年度、分步驟、按計劃發展基層法院基礎設施建設,徹底杜絕盲目上馬的項目建設思路。
(三)完善法官工資保障體系
在法官素質不斷提高的同時,逐步增加法官的福利待遇,并且要對基層法院的法官進行適當的傾斜。
(四)建立新型的法院經費保障體制
根據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需求,建立省級財政統管的新型經費保障體制,實行“預算單列,省級統管,分級承擔,區別對待”的體制。預算單列是指省級財政部門報送人大批準的預算中,應將法院經費單獨列項。省級統管是指全省各級法院的經費由省級財政統一管理,各級法院的所有經費由省財政單列,統一預算,由省高級法院具體劃撥使用。分級承擔是指省級財政預算法院經費仍由省、市、區三級財政承擔,各級財政應承擔的法院經費通過財政渠道集中到省級財政管理,各級法院收取的訴訟費用也全部集中到省級財政統一管理,既保證了法院正常經費支出,也不影響各級財政的穩定。區別對待是指省級財政安排法院經費計劃時,應當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對法院實行區別對待。
總之,克服“案多人少” 的矛盾, 解決經費不足才能建立起獨立的司法預算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實現法院司法獨立與司法公正,真正實現“法治”。
(作者單位:漯河市召陵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