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生活是充滿激情的,沒有任何一個勞動場面能給你如此壯觀宏偉的印象。攪拌站的咔咔聲、打樁機的轟轟聲、鋼板碰撞時的哐框聲、機車行駛時的隆隆聲,無不體現工地人充滿激情的忙碌生活。
工地的陽光是炙熱的,它把人的膚色變成健康的古銅色。工地的月亮是最能撫慰人的,當你想家的時候,她會灑下一片柔軟的光,輕輕披在你的肩上。
——摘自職工原創作品《工地感悟》
河南省南水北調辦主任王樹山曾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成為拉動河南省經濟的火車頭、千斤頂、發動機和催化劑。近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千里戰線上的諸多建設大軍們,用辛勤和汗水,濃墨重彩地譜寫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華章。
有這樣兩支隊伍,他們來自南水北調新鄉段的新衛三標、輝縣六標。本刊記者日前走進這兩家標段的施工現場,與標段負責人及施工人員 “零距離”接觸,了解他們為了早日實現“關山萬重遮不住,碧波滿川向京津”的世代夢想,斗嚴寒、冒酷暑,在工作中科學規劃、規范管理、精心施工、默默無聞奉獻的動人心弦的故事。
讓員工真正感受到項目部這個和諧大家庭的溫暖
新衛三標,該標段為新鄉衛輝段第三施工標段。新鄉和衛輝段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Ⅳ渠段(黃河北—河北)的組成部分,位于Ⅳ渠段的中部。記者當天到訪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營區門口醒目的企業說明展板,營區內40米長的上書“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宣傳牌讓人感到一種宏大的氣魄撲面而來。
由于該項目部負責人李占勤回西安參加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年中會議而未能謀面。我們見到了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苗剛、副經理李曉峰、副總工侯輝等領導。
據了解,新衛三標項目于2009年5月24日正式開工。現有員工133人,其中職工71人,合同工62人。職工大多來自陜西,年輕人居多,負責人李占勤今年也僅僅41歲。三標項目部本著“以人為本,一切以施工生產為中心,一切以職工利益為重心”的兩心原則,貼近職工,緊緊圍繞施工生產大局,嚴格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關于“文明工地建設標準”實施細則和局及公司“創建先進職工之家”的要求,努力打造南水北調建設省部級文明工地,為廣大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真正為職工“謀福利,辦實事,辦好事”,使大家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2009年12月份,項目部為全體職工進行了體檢,做好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同時為職工購買了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外聘合同工與在職職工同等對待,項目部與外聘的62名員工都簽訂了勞務用工合同,確保了員工個人的合法利益得到及時有效保護。項目于2010年1月12日被公司授予“合格職工之家”榮譽稱號。
作為十五工程局四公司副總經理、新衛三標項目經理兼黨支部書記的李占勤,日常很注重做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宣傳工作。他通過談心交心,深入了解人員思想動態和實際困難,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努力為其分憂解難,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參與熱情和工作熱情,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一個新來的大學生,有一段時間因為長年在僻壤野外,思想有些波動。李總以老大哥的身份,從人生、家庭、生活等方面和他深入交流,不擺官架,不打官腔,坦誠、貼心的話語使他很快擺脫了苦惱,愉快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對于有些職工因為長期夫妻分居鬧情緒的情況,李總親自打電話做工作,實在說不通,就讓司機把家屬接來,人性化解決職工生活中的煩惱。對傷病人員,項目部領導及時慰問,把組織的溫暖送到職工心坎上,使職工感到貼心溫暖。
“一年多的施工時間,400多個日日夜夜,整個項目部的兄弟姐妹團結如一家,作為帶頭人的李總是費了不少心血的。”苗剛感喟的說。“去年冬天一次下大雪,風也很大,那天李總穿著棉大衣一個人在標段巡視,凍得鼻涕直流,現在想起來我也很感動。”
三標項目部在文明工地建設方面也是大手筆,前后投入資金達20余萬元,設置宣傳欄、讀報欄,做到內容豐富多彩。同時,還創辦了《南水北調新衛三標簡訊》,對局及公司的動態進行宣傳,目前已制作了10多期簡報,對工地上的先進事跡、領導關懷、職工心得等及時報道,相當數量的稿件刊登在中國南水北調報、河南省南水北調網、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網站上等,充分展現了職工精神風貌和企業文化,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
澆第一倉時,他們連續50多個小時沒睡覺
在談到施工方面時,有件往事令苗剛記憶猶新:項目部滄河工區“倒虹吸”施工中具有一定難度。為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提高混凝土施工功效,項目部采用液壓鋼模臺車及大塊定型鋼模板、移動式門架布料機加緩降漏斗入倉的施工方案。今年3月17日,鋼模臺車第一次使用。澆第一倉時,項目部全部領導50多個小時沒睡,實在困得不行,就在車內打會盹。結果出來后,應用效果良好,節約了人力、物力消耗,經濟效益顯著。
即便如此,第二次澆筑時,支部班子成員仍沒有掉以輕心,又是40多小時沒睡覺。日后,工區的澆筑質量受到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還召開了新鄉段施工現場會。大家一致認為,該技術的研究與運用具有廣闊的應用背景,對后續同類項目具有借鑒和推廣價值。
東河暗渠:一天一夜的奮戰
蘇門山,位于有“中州頤和園”之稱的百泉的北側,在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百泉鎮百泉風景區內,形成了一處美麗的山水風景區。青山疊嶂間,六標項目部就駐扎在此。
記者來到時,該項目部的負責人陳法寶經理也回天津參加公司的年中會議了。項目部的李洪生總工、張立峰書記、奚宇航主任熱情接待了我們。
據介紹,輝縣六標,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輝縣段第六施工標段,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六標參建人員主要來自山東。自2009年5月22日開工以來,齊魯健兒在此即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建設高潮。
由于輝縣六標地質情況復雜,幾十米就有幾種不同的土質,同時還有大量的爆破地段,巖石節理發育存在較大差距,加之渠道設計開口面精度要求高,爆破工藝面臨著極大的考驗,施工現場環境極為復雜,為解決這些施工難題、有效控制進度,項目部成立了以總工為組長的技術攻關小組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組織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阻礙施工的難題。東河暗渠的爆破、大官莊井點降水,就是典型的例子。
東河暗渠工程管身段長150米,最大深挖16米,除表層兩米左右的耕植土外,下部均為爆破施工,如爆破藥量大,則對兩側巖層產生震動,藥量小則不能完成既定工期目標。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關,技術攻關小組通過對現場情況的反復勘察和認真分析,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經過科學論證制定了中間開槽松動,兩側預裂爆破的施工方法,以科學、安全、有效的方法解決了這道難題。
快速降水保質量。大官莊施工隨著渠道開挖深度的不斷增加,降排水施工成了工程建設的“絆腳石”,施工進度一度落后。針對困難,項目部根據招標文件中技術條款提供的地質數據和現場開挖斷面情況,較為準確地分析判斷出巖層的水位高程,計算并統計滲流數據,合理確定降水井的布設間距,配制相應的抽水設備,制訂快速、合理、有效的降水方案,力求精確,科學合理地解決了施工降水難題。
在追趕進度的同時,項目部狠抓質量控制,被評為新鄉段工程建設的質量標兵。施工現場,鋼筋框架綁扎,橫平豎直、間距均勻、整齊美觀,銅止水、橡膠止水安放準確平順、穩固可靠,模板拼接平順支撐牢靠,混凝土澆筑、布料、平倉、振搗,每道工序都一絲不茍。
比如混凝土澆筑的暗渠的邊角部位,如“牛腿”、“止水環”等部位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容易產生表面起泡、漏漿、孔洞及垂直度偏差等。技術人員優化了施工工藝,采用腳手架與模板分離,避免了人員設備對腳手架產生的晃動影響混凝土澆筑后的質量效果;延長二次振搗時間,在邊角結構部位使用定制的異型模板,保證了混凝土澆筑的“內實外美”。
為了確保完成工程任務,參建人員夜以繼日忙碌在施工一線,施工現場多臺混凝土罐車連續、規范卸料,布料機平穩推進混凝土,30多名工人兩班連續作業。已經是凌晨了,輝縣六標仍有多個作業面緊張施工。特別是東河暗渠施工現場,整個工地燈火璀璨,混凝土澆筑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穿梭往來,發動機聲高亢嘹亮。工作面上,隨著指揮人員響亮有力的命令聲,上料、振搗、整平、抹面、收光,一道道工序,工人默契熟練的配合動作,銜接嫻熟,一氣呵成。均勻的振搗,一串串氣泡被擠壓出混凝土外,振搗棒震動的聲音激蕩著人們的神經,熱血仿佛也在跟隨著沸騰;混凝土落倉是碰撞鋼筋的聲音,如珠走玉盤,叮當作響,清脆悅耳。混凝土施工采用上下兩條布料機對稱同時布料,同時澆筑振搗的施工辦法,雙管齊下,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加快了施工進度。直至2010年4月3日凌晨,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東河暗渠5#側墻及頂板混凝土659.9立方米全部澆筑完畢。這樣方量的混凝土施工,雖然在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澆筑混凝土的歷史上顯得微不足道,但是,不論是管理者還是施工操作技術人員,都在聚精會神,確保工程質量優良。整個施工場面,體現的是參建人員堅強的意志,凝聚的是勞動者無畏的氣魄。
遮陽傘優先打給儀器
輝縣六標6.77公里的距離,經常出現實驗室主任孫建華、成員孫超和石書坤忙碌的身影。從進場開始的實驗室組建,到土石方、結構等施工現場各種實驗數據的抽取、計算、統計、驗證、實施,是他們為施工現場的標準提供了準確、詳實的數據支持。在這個剛組建的年輕隊伍里,大家彼此學習,相互交流,配合默契。為了保證現場施工的連續性和及時性,他們經常頂著烈日工作。為了保證實驗的精確性,遮陽傘優先打給儀器,他們卻任毒辣辣的陽光肆無忌憚地曬在身上,從不叫苦,從不喊累,長長的渠道留下的是他們不倦的足跡。
實驗室主任孫建華有個絕活,對土方壓實度,他憑著經驗判斷出的結果和實際檢測的結果相差無幾。有人開玩笑說“絕活可不能私藏”。他卻認真地說,經驗只能是參考數據,實驗不能憑感覺,要靠真實數據說話。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正是由于他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認真檢測,嚴控標準,才使得現場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質量也有了更好的保證。從開工到現在,從來沒有因為實驗結果而影響正常施工,這正是對他們辛苦付出的最高褒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該項目部曾榮獲2009年度國調辦安全生產先進施工單位、2009年度河南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先進單位、2009年度南水北調新鄉段工程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及新鄉段2010年第一、第二季度12個施工標段綜合評比第一名等榮譽。
在返回的途中,回憶起一路所見所聞,記者心里忽然有所觸動,眼前仿佛浮現出一泓碧波歡快奔流而過的場景,清清江水幻化成一個個跳躍的音符:“白云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朋友。”謹以此文來表達對這些可愛的建設者們的無限敬意,衷心祝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