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年少時代患過缺鐵性貧血,之后便養成了每天吃肉的習慣。學生時代,腦力勞動繁重。學校食堂里清湯寡水的飯菜,讓正在長身體的我,愈加的瘦弱,經常眩暈,面色蒼白。同學的媽媽心疼我,讓我在她家里吃住。
同學的媽媽是杭州人,做菜清淡可口,極重視營養搭配。她從不給我做很油膩的菜肴,不多的肉,總是能由她的一雙巧手,做出極致的人間美味。畢業以后,雖然離開了同學家,但是習慣養成了,每天吃肉,卻依然清淡。
我喜歡吃牛羊肉,不喜歡吃豬肉,偶爾會吃一點瘦肉,拒絕肥肉。
吃羊肉,我最喜歡用蔥爆的做法。將買來的羊肉洗凈,切成薄片;大蔥切成稍粗一點的蔥絲,一定要用植物油爆炒;少放鹽,羊肉一定要炒得很嫩。
也可以做肉片湯,懶一點的話,可以到超市買涮火鍋的肉片,白水燒開,不放油,加入少量肉片,燒開后,放一小把茼蒿,或是生菜,放適量精鹽、味精,再撒些蔥花香菜,味道鮮美,很容易飽,又不會有太多熱量。
燉菜比較經典的是羊肉燉胡蘿卜:羊肉要切成小方塊,胡蘿卜也要切塊;可以少放一點油,先把胡蘿卜炒一下,炒好以后,加湯放羊肉,大火燒開,然后小火慢燉;一定要留一些湯,營養才更全面。這道菜吃完總會讓我感覺到胃里暖暖的,身上也是暖暖的,心中充滿了幸福。
牛肉還是做湯最好,可以做番茄牛肉湯,也可以配綠葉蔬菜做蔬菜牛肉湯。我做牛肉從來不用開水焯,那樣的話牛肉會變老,口感會變差。
偶爾也會煎牛排吃,牛排味道濃厚,但營養要差一些,并且油膩,對皮膚不好,若佐以紅酒,可以解膩,還幫助消化。飯后最好吃一個橙子或是喝一小杯檸檬汁,里面的維生素C可以對抗煎牛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
豬肉吃得少一些,偶爾會放在粥里做成瘦肉粥。不過害怕無良商人用瘦肉精,豬肉最好用開水焯一下再做。
我很少吃紅燒、油炸或者是燉得很油膩的肉類,基本上都是蒸、煮、燉、清炒的方式。清淡的烹調方式,既保持了肉類的營養和美味,又保證了身體的健康。
每一餐飯,我都會放慢進食的節奏,細嚼慢咽,慢慢地品,細細地嘗,不為飽腹而食,只為體會美食的幸福與滿足。
只要堅持數量適當、科學合理烹調的原則,拒絕大魚大肉,拒絕暴飲暴食,拒絕狼吞虎咽,拒絕為美而廢食,肉食生活,也可以將美麗進行到底。
私房肉菜:洋蔥蘿卜羊肉減肥湯
原料:冷凍羊肉片少許,洋蔥半個,胡蘿卜1根,番茄1只,蒜頭2顆,鹽少許。
制法:
1、蒜頭切成蒜泥,洋蔥切絲,胡蘿卜和番茄切塊備用;
2、少許植物油燒熱鍋,將蒜泥放入爆香,放洋蔥絲炒出香味;
3、放入胡蘿卜和番茄繼續翻炒;
4、倒入水,水剛好沒過食料;
5、食料滾爛后,再加水燒開,放入羊肉片,等羊肉片熟透后加入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