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連奇,1988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被分配到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屬下的中國水產華農公司工作。當年,他響應號召,到河北省貧困山區順平縣創辦遠東腸衣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堅守21年。
不戀高校與首都,艱苦創業在基層
丁連奇大學畢業時,校方希望他留校,但被他婉謝了。
丁連奇創業起步于一家私營小作坊,只有六七間低矮的土坯房,進屋要彎腰。沒有宿舍,就住在一間咸菜庫房里,聞到刺鼻的咸菜味,就想吐。沒有床,就找幾根鐵管搭成一個“活動床鋪”。房頂年久失修,遇到雨,屋里到處滴嗒。冬天,門關不嚴,透風,屋里十分寒冷。夜里,老鼠往他的被窩鉆……沒有食堂,就輪流到員工家里吃“百家飯”。
工廠原料不足時,他和員工到處收購豬腸。
有一年冬天,他和兩位員工到內蒙錫林浩特收購豬腸,途經大興安嶺時,天傍晚了,下大雪了,刮“白毛風”了,什么也看不見了,就在這時車趴窩了。不知過了多久,被一輛過路車救了,差一點發生大悲劇……
還有一次,在河南一個縣的偏遠鄉下收購豬腸,又碰上大雪,交通中斷,干糧吃光了,水喝光了,他和同伴靠吃雪維持生命,直到救援人員趕到。
由于環境太艱苦,當年和丁連奇一道從北京來創業的同事動搖了,先后離去,他堅持下來了。就是這樣的堅持,丁連奇帶領他的團隊創建了遠東公司的基業,就是這樣的堅持,他和他的團隊把遠東公司做成了全國第一。
“三顧茅廬”請大師,青出于藍勝于藍
丁連奇為了成就天然腸衣全國第一的事業,曾經三赴天津、“三顧茅廬”請出了中國天然腸衣第一大師石景祥。
前兩次石大師都說他已經72歲高齡了,女兒不讓他出山。
第三次,丁連奇來到石大師家。石大師笑著說:“這可難了。女兒女婿專門回國來接我去美國,護照已經辦好了?!薄拔揖偷葯C票下來,就去美國了,我去不了你們那?!?/p>
丁連奇不死心,堅持做工作,不斷訴說自己的心里話:
“我是中國天然腸衣界第一個大學生,我立志從北京到這個艱苦的地方做腸衣,和妻子兩地分居,就是想做全國一流的腸衣企業,做到最高境界,我就是奔這個來的,不然我就回北京了。”
“我是個大學生,我想成為您的徒弟,想和您老譜寫中國腸衣新的歷史。”
丁連奇邊說邊流淚,石大師也感動得留下了眼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石大師終于決定推遲赴美,到遠東公司做技術培訓。
經過石大師近一年時間的言傳身教,嚴格訓練,最后有40名技術尖子通過了考試,成為石景祥大師的關門弟子。
丁連奇牢記石大師的教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從細致的觀察中丁連奇發現了深埋百年的腸衣財富秘密,它就是“均度”。丁連奇率先提出了“財富在均度、實現靠精準、方法是創新”的全新理念。研究提出了36項管理指標,每天實時監控。
近年來,遠東公司員工取得的創新成果數十項。遠東的產品在全國所有用戶質量測評中也一直位居第一。
外貿受阻瀕倒閉,轉型內貿定乾坤
遠東公司的外貿腸衣受到外貿體制改革、合資人去世、中國出口到歐盟的蝦被檢出氯霉素等三次牽連重創,出口路徑完全中斷,公司瀕臨倒閉。員工由數百名銳減到幾十名。面對被迫離廠員工那迷茫的、失望的眼神,丁連奇決心開發國內市場。
丁連奇和他的營銷團隊花了近一年時間,跑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對國內1 000多家香腸加工企業進行了深入細致調研。
那段時間,丁連奇經常用紅軍長征的故事和精神給整個團隊鼓勁,把當時的處境比作當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需要進行長征!他讓大家讀《長征》的書,唱紅軍的歌曲。給員工講,我們將來還會打入國際市場,而且要以第一品牌的身份打入國際市場。
為了告訴大家他有毅力帶領大家渡過難關、走向成功,丁連奇每天早上堅持長跑10公里,一直堅持了三年半。
嚴字當頭抓管理,遠東永遠爭第一
丁連奇創造的團隊文化中的第二句話就是“嚴字當頭”。丁連奇說:嚴字當頭,從我開始。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丁連奇本人被罰款多次,最多一次賠了3 700元。
丁連奇對自己要求很嚴,無論冬天還是夏天,他的辦公室基本不開空調,也不用電扇。冬天,凍得實在受不了,就在辦公室來回走動一下。有時候開會,大家感覺很冷,他就把空調打開,等到會議結束又關了。丁連奇每次出差都不住高級賓館,員工住哪他住哪。丁連奇說,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和自己有難同當。
為了嚴字當頭,從嚴治廠,公司先后辭退違規副總3名,副總降職3名,受到通報批評以上處分員工及管理人員50多人次。一次,一位客戶稱在遠東的腸衣產品中發現一根發絲,丁連奇將這批產品全部召回進行返工。遠東公司也因此成為天然腸衣行業第一個對有缺陷的產品實行自動“召回”制度的企業。
把親情埋在心底,把大愛獻給員工
21年來,由于遠東公司工作太忙,丁連奇很少回到吉林老家,年邁的父母只是他心中的一個牽掛。
1997年丁連奇的父親去世,他回去奔喪。弟弟哭著告訴他:“哥,父親臨走前,一直不肯合上雙眼,他老人家多么想見你最后一面啊!”丁連奇“撲”的一聲,跪倒在父親的靈柩前放聲痛哭。辦理完父親的喪事,擦干了眼淚,丁連奇回到了遠東腸衣公司。但是,他的心一直備受煎熬,一直很痛!
由于工作太忙,丁連奇談朋友時,很少回北京;新婚沒幾天,他因為惦記廠里的事,就來了個新婚別,很快趕回廠里;21年來,他很難照顧孩子和妻子,妻子一個人擔當了買糧食、買菜、洗衣、做飯、做衛生、搬東西、帶孩子等一切家務。
一次,凌晨3點,妻子打來電話,兒子高燒40度,吃了藥也不見效,想送醫院又找不著車。妻子急得哭了。丁連奇這才火速趕回北京家中,將兒子送進醫院。兒子病情稍稍穩定,他就又連忙趕回廠里。這些年來,兒子上幼兒園、小學,丁連奇未能接送兒子一次,為此,他十分愧疚!
丁連奇把他對年邁父母、對妻兒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他把博大無私的愛灑向了員工和社會。
當為公司作出突出貢獻的馬長樂師傅被檢查出癌癥時,丁連奇把他安排到北京一家醫院治療。當馬師傅得知自己的真實病情時,他緊緊抓著丁連奇的手說:“丁總啊,你對員工太好了!如果有來世,我愿意來世還跟著你干!”
有一年冬天,一個寒冷的夜晚,丁連奇回到公司,他發現門衛值班的一位老師傅腳上沒有穿棉鞋,身上沒有穿棉大衣。第二天,他讓后勤部為老師傅買來了棉鞋、棉衣。
有一次,公司采購人員李文奇想請丁連奇幫老母親買一臺黑白電視機。因為當年非常難買,丁連奇就將自己家里的一臺黑白電視機送到了李文奇家。
有一次,丁連奇在上海出差,上海的炎熱讓他聯想到員工,馬上發短信給綜合部,要求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他在短信中指示說:“天氣熱,午餐別忘了給員工上西瓜,也要買些冷飲,特別是庫房、廚房的員工?!?/p>
使命責任大于天,堅守信念賽胡楊
遠東的員工說:丁總就是扎根在貧困山區的一棵“胡楊樹”!
丁連奇為何能在貧困山區扎根21年不動搖?這是因為他把使命責任看得比天大,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
由于長期艱苦創業,長期缺乏家庭照顧,使他的健康受到了嚴重影響。丁連奇患有心絞痛病,嚴重時,他會痛得額頭冒汗。有一次,他心絞痛發作了,撲倒在了辦公桌上,醫生說,如果送來晚了就很難說了。治療后來不及休息,他又繼續上班了。
有過那么幾次,妻子問丁連奇:“你圖什么?”丁連奇就給妻子講石大師和員工們的動人故事:
在遠東最困難的日子里,許多員工自發把家里的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來的錢送到公司。一車間主任李霞,用匿名的方式為公司捐款7 000元,公司通過核對筆跡才找到她。盡管公司說服了員工并把錢一一退給了員工,但員工舍小家顧“大家”的義舉,讓每一個遠東人深深感動。
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奮戰七晝夜處理“混路”事故那一次,員工們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管理人員甚至三四個小時都睡不到。有的員工累極了、困極了,就趴在工作臺上睡著了。
老師傅馬長柱60多歲了,干了一輩子庫管,馬師傅的十個手指甲因為被鹽水泡了,全部脫落了。
公司副總經理張彥榮,臨產前兩天還和員工一道加班到深夜,攆都攆不回去,產后剛滿月又立即重回崗位。
丁連奇還對妻子說,“遠東公司有很多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人和事,他們的貢獻比我大,我無法置他們的命運于不顧,考慮自己的榮辱進退?!?/p>
妻子很受感動,也理解他,多年來一直支持他的堅守!
丁連奇牢記他在黨旗下的莊嚴宣誓:甘愿為黨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
21年來,丁連奇腳踏實地踐行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丁連奇心中還有更宏偉的目標:他要做世界腸衣第一企業,第一品牌!(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