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力量,滲透進每一個營銷環節,以小聚大,凝聚成一股革命性的力量,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加速企業自上而上的數字化營銷風暴,推動營銷逐漸向輕量化發展。
這,就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營銷平臺的力量。這種影響力在中國,尤為突出。
國外最成功的數字媒體形式,在中國都能找到最強勁的對手。門戶網站、搜索引擎、視頻網站、社交網站、博客、微博等國內最炙手可熱的數字媒體形式,用戶數不斷刷新,點擊率節節攀升,影響力持續釋放,既塑造了一代網絡特征明顯的消費者,又打開了企業“開眼看網絡”的營銷趨勢。而這些互聯網平臺通過整合用戶和資源,提煉各具優勢的營銷價值,不斷開拓創新營銷解決方案,建立科學系統的參考依據指導企業進行互聯網營銷,掀起了包括廣告主企業、廣告代理行業等在內的營銷鏈條的整體變革,成為廣告主
消費者 自下而上的推動力
“企業的生存與成功取決于發現并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斯隆管理學院的高級講師芭芭拉?邦德在《顧客導向》一書中如是說。在中國,去哪里發現消費者需求,如何滿足基于各個單一需求的復雜需求?對于這兩個where和how的難題,互聯網既是解決途徑,也是目標落腳點。
中國網民數量龐大,蘊藏著巨大互動能量。奧美互動中國區副總裁溫銘輝曾指出,中國網民的互動性已經走在了全球的前列。這讓密切追隨消費者軌跡的企業不得不重新調整步伐,在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品牌傳播、銷售等各大營銷環節紛紛圍繞互聯網這個中心,以一種更“輕”的理念重建營銷系統,并帶動各行業營銷實踐的持續創新和快速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使用網絡媒體與消費者對話,目的就是想深入挖掘中國網民的上網需求和動機,以幫助品牌找到觸達消費者的渠道和內容。
新平臺 由外及內的影響力
而這些消費者活躍的互聯網平臺,也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一方面,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精耕細作內容,不斷完善用戶體驗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做大影響力;另一方面,他們大膽創新,試圖把更多的流量、點擊轉化為企業營銷的價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從經驗中提煉思考,為企業開啟互聯網營銷的“輕”思路,協助企業搭建基于互聯網的營銷“輕”系統。
IMPACT理念就是新浪對十年來網絡營銷實踐所做的一次系統化理論提升,在網絡營銷核心需求之上高度概括提煉出六個維度,成為企業網絡營銷中必須考慮的六個要素,也成為很多企業網絡營銷的策略性指導和效果衡量標準。
在不斷的營銷實踐中,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臺結合自身特點,逐步建立系統的方法論指導,為企業的營銷策略和各階段營銷過程,提供了科學、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不能只把網絡作為單一的投放平臺,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互聯網的,完整的營銷策略和媒介策略,聰明地整合和運用這些平臺為營銷服務,實現最大的營銷效果。
互聯網平臺在競爭中,不斷完善技術平臺和內容服務,通過差異化和品牌化,幫助企業品牌更快地找到目標消費者,實現更高效的溝通。網絡視頻營銷與傳統廣告形成互補,幫助品牌準確接觸一部分高端消費群體,更快地提升品牌好感度;而廣告網絡更是為廣告主實現了品牌“智能”投放和傳播,廣告主的營銷過程得以全程“監控”。這些基于領先技術的數字平臺所帶來的影響力,為廣告主提供了更多營銷“輕”變革的力量。
“輕”時代的數字選擇
互聯網把經濟社會帶入到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企業必須及時抓住每一個機會。
很多國際性的品牌圍繞互聯網,打造了很多以輕為特質的成功案例。在中國,隨著互聯網平臺的飛速發展,數字營銷理論的逐漸成熟,也呈現出很多具有創新精神的品牌企業。在互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營銷變“輕”,消費者變精的時代,他們以互聯網和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用“輕”理念打通營銷各大脈絡,從內以核心競爭資源建立營銷輕系統,從外圍繞營銷目標,整合各互聯網平臺之所長,成為了“輕”時代的成功典范。
本期我們在營銷變“輕”的大專題背景之下,也為讀者列舉了很多優秀的平臺和案例。套用培根在《新工具》中的一句話:“互聯網平臺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的價值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這些品牌廣告主的“輕”趨勢和“輕”選擇,也進一步證明了互聯網平臺對于“輕營銷”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