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它是完善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意義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對相關的行業和領域有所幫助。
關鍵詞:內部控制 評價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2009年1月6日,國家財政部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征求意見稿)》,這部指引在證券交易所2006年的版本有了一定的改變。該指引在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含義、原則和內容、程序和方法及評價報告的形式和披露等均有一定的要求和規定。目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是一個管理體系,用以規范和完善內部控制。它是針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再控制,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企業內部控制在國家的規范和相關的制度要求下,在很多的大企業中已經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同時有些公司也在逐年公布各自的企業內部控制報告。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規避自己的經營和財務風險,由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員工等共同實施的,以提升公司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度、資產的安全性等,最后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而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則是由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實施,用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從而形成評價報告并予以公布的一個過程。
目前很多的企業均已經實施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并有相應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下面我們先談論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建立意義和存在的問題。
二、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建立的意義
所謂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是指企業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為自身的目標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而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實現則是多個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內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完善性和執行的力度。但是目前,內部控制仍然有種種的不足,因此,一個良好而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顯得很有意義了。
(一)內部控制制度本身設計不足需要評價體系的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在很多公司是不一樣的,很多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設計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內容。首先是很多的企業對內部控制體系并不是很重視,而且很多的公司在相應的資金和資源的投入是無法保證完整和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因此這在資源投入方面就限制了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合理性。其次,很多的公司內部控制人員的水平有限,無法設計出合適的符合公司需要的內部控制體系,同時這些人的經驗和閱歷有限,因此在具體的設計中還無法完全考慮到各種因素,因此在人員水平上也限制了相應的設計的合理性。第三,很多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引,包括相關的法規和制度,在中國仍然是比較不成熟的。很多的制度規范都是無法統一,沒有比較權威的、經得起實踐考驗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參照,因此在制度上也缺乏能夠保證設計合理性的土壤。
這是基于以上的考慮,因此,出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需要,一個完善且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度不足需要評價體系的完善
內部控制再如何設計也是需要人來執行,即便有再合理、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如果執行者沒有很好的執行,沒有盡職盡責,認真執行相關的制度和規范,最后還是會讓內部控制制度付諸東流的。而且在具體的執行中,就算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按照合理的制度執行,有一些人員進行了串通和舞弊,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還是會大打折扣的。因此作為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再控制,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是非常重要的。
三、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的種種問題
雖然,現在大多數的大型企業都已經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且有相應的評價體系。但是,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內部控制評價標準不統一
目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主要依據還是《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會計準則等內容,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在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研究還不是很成熟,相應的評價標準也無法得出共識,而企業在進行相應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中,評價標準是至關重要的。無法統一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則導致了很多的企業無法將評價真正落實到實際中,同時,很多的基本規范和制度是建立在對會計信息的評價上,對非會計信息的評價缺乏標準,這也就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
(二)內部控制評價主客體不全面
目前,對于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中的主體要求有內外兩個部分。這要求企業不僅僅要聘請外部審計師,還必須培養自身內部的審計師。但是很多的企業由于種種因素的考慮,沒有建立相應的內部審計委員會,同時對內審機構的重視也不夠,相應的資源投入和人員的培訓及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就影響了內審的能力。同時,很多的公司內審的獨立性問題無法得到保證,這自然就影響了內審的效果。這就是內部控制評價主體不全面的表現。
同時,在內部控制評價的客體方面,內部控制評價客體也存在不全面的問題。例如,很多的企業并沒有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相關制度進行規范,同時在設計的時候也比較偏向于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對于組織設置和其他非會計信息并沒有足夠的重視,這就影響了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客體全面性。
(三)內部控制評價方法不科學
雖然《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征求意見稿)》有相關的程序和方法介紹,但是基本上處于原則性支持的層面,并沒有具體的程序指南,而且對于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行業,其需要的內部控制評價方法還是有一定的差異。這對于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剛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企業,還有一定的壓力。
當然,內部控制評價體系還有其他的種種問題,限于篇幅的限制,本文提出的還主要是一些常見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這些主要的問題探討如何改進中國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四、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改進要點
(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科學引導全員參與評價體系
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畢竟還是建立在內部控制體系上,而且內部控制制度對于每個公司都是非常重要。因此,每一個公司首先是要加強對自身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的實施,同時結合自身的特色和行業的需要,對自身的風險點和主要的注意點進行著重的關注,這樣才能不斷做到自己內部控制制度的水平提升。而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本身就是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完善的前提。同時,公司要加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通過培訓教育和塑造公司的文化,讓員工認識到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公司要能夠進行合理科學的引導,讓員工參與到對內部控制的評價中。只有員工真正參與到了評價體系,這樣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才能夠得到完善和健全。
(二)從目標、標準、組織、方法等角度構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首先,在目標上,要能夠準確合理地確定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所需要達到的目標。這是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一個定位。只有定位好了,才有可能讓內部控制體系得到更好的完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不僅僅是要讓管理層和董事會知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更重要是要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這樣才能夠達到保證財務報告質量、提升經營效率、保證公司的合規性、提高資產有效性,最終達到公司的戰略目標。只有達到這樣的目標,這樣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才是有意義的。
其次,在標準上,要能夠統一內部控評價體系的評價標準。企業要能夠積極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合理有效建立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完善相應的制度,這樣才統一標準,同時結合自身行業的特點和公司的特色,完善自身的評價指標。隨著實務經驗的增加和理論研究的豐富,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也要做到持續的更新。
再者,在組織上,要能夠同時完善評價的主體建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斷完善評價的主體建設,一方面要建立自身的內審機構和內審委員會等,要提升這些機構的獨立性,同時也要能夠對這些機構進行必要的資金和資源投入,這樣才能夠提升內審人員的能力,完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內部主體建設。另外一方面,公司也要能夠選擇合適的外部機構對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這是完善自身的外部主體建設。
最后,在方法上,要能夠充分運用并創新性地使用相應的評價方法。針對指引中提出的方法,如詢問、觀察、小組討論、流程圖等,內部控制制度評價體系的建立要充分合理使用這些方法,并結合業務特點和內控重點進行必要的創新,以新的方法引導員工采用,以提升內部控制制度評價體系的完善性。
總之,這是內部控制制度評價體系建立的核心,在評價中沒有發現問題僅能夠證明未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并不能夠說明內部控制制度就是正確的,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評價體系方能夠保證在以后也不出現問題。
(三)量化評價結果,合理運用以提升內控水平
科學合理使用評價結果并不是指完全照搬評價結果,而是要合理分析其客觀性。例如,在評價體系中的指標設計、方法選擇上仍然有種種的問題,存在有很多的缺陷,因此無法照搬其結果。例如在方法選擇上,詢問、討論、觀察都是人的行為,都是有可能存在主觀的臆斷,是存在推斷的,這總是會影響評價結果。因此,合理的評價體系是要能夠合理地判斷和量化這些評價結果,采用適當的數學建模和統計理論等,以科學合理地使用相關的結論。這樣最終的結果也是為了提升內部控制的水平。
五、結語
本文主要是針對目前的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進行一定的探討,主要是從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建立的意義、目前大多數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了一些分析,當然,限于作者的經驗和理論知識的不足,提出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可能有所有所欠周。希望讀者能提出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顧紅梅.我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構建[J]會計師.2010.03.68-69.
[2]邢梅,崔佳. 淺議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構建[J]. 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0年8月,61-62.
[3]閆飛雪. 對構建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幾點看法——基于CSA視角[J]. 價值工程. 2008年第9期,105-108.
[4]趙東方,張莉. 基于執行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之探討[J]. 中國注冊會計師.2005年4月號,56-58.
[5]《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征求意見稿). 財政部.2009年1月.
[6]謝曉燕,程富.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標準改進意見[J]. 商業會計.2009年9月,16-18.
(作者單位:重慶美心麥森門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