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狠抓發展,做到既好又快”的方針?!昂谩弊鳛榘l展的第一要素,并且又強調“即既又快”,由此也完整展現出了中國經濟發展思路的轉變。在這一方針下,統計工作者就要不斷提高自我認識,轉變陳舊觀念,以科學發展的觀念來管理統計工作,緊記“既好又快”的發展方針,完善統計理論,規劃統計發展,強化統計改革。所以本文的著重點就放在創新統計分析思路,為“狠抓發展,做到既好又快”的方針服務,統計分析的一個值得重點分析的要素,就是根據不同研究目的,利用有效的數據,對指標進行不同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強化數據資料比較優勢,就必須從改進與完善統計指標體系開始進行,推動統計分析和服務從增長速度型向即好又快發展型轉變。
關鍵詞:統計分析 既好又快 具體措施
一、提高自我思想認識,狠抓兩個要點
在我國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點中,“快”總在“好”之前。“快”主要是體現經濟發展速度,當然“快”也是統計分析的重點。“快”作為第一提出的要素有其現實性。首要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轉變貧窮狀況。20世紀50年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出“多快好省”,“快”在“好”前。其次是體制因素,政績觀念,攀比風在此時尤其的盛行,速度第一??陀^因素和主觀原因共同促成了“快”為第一要素。那么目前為什么要“好”在“快”前面呢。因為我國長期以來的經濟發展已具備了把“好”放在前的客、觀條件。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不懈努力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下,如何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同時并長遠的發展下去,是當前中央經濟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科學發展要求把“好”放在“快”前。中央經濟工作的快速增長基本是投人、消耗、排放較高,而效率卻較低的傳統工業化模式,粗放型增長的狀況還沒有從本質上得到改變,經濟增長從效率上來講得到的成果不高,但付出的代價卻偏高。“既好又快”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長期的經濟發展以來,經濟體制的強化變革、社會結構的大幅度變動、利益格局的有效調整、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類似社會和諧穩定的矛盾與問題,舉個例子,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城鄉及區域發展不平衡、收人差距過大、無業游民增加等。在這種非常時期,只有實現“既好又快”發展,才能拉近距離、促進和諧、實現創造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
“既好又快”的核心在于“好”字放在前提。在講求經濟發展的效益好的同時,不僅要求經濟增長的質量高,又要求節能減排的效果好,環境保護的收益大;既要經濟發展的宏觀效益好,又要讓人民得到實際利益多?!昂谩钡慕洕鲩L,站在經濟的結構的角度分析,增長是即平衡的又穩定的;站在經濟與生態的關系角度上分析,增長是環境友好型的;從經濟與社會的關系看,要求居民必須得到實際的生活改善條件的同時,拉近社會矛盾的距離,共創社會和諧。
為“既好又快”發展優化統計服務,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突出重點,努力推動統計分析和服務從增長速度型向即好又快發展型轉變。1、要強化增長速度分析。重點強調發展的“好”,不是不要“快”,經濟持續較快增長、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錯誤幾率,是“即好又快”的本質意義。在發展相比較落后地區,更加要注意好字當頭,好中求快,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縮小差距,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因此不能簡單淡化速度分析,而要不斷深化速度分析。2、強化增長質量分析。各級領導對經濟增長質量分析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要有強化統計分析的緊迫感。目前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體系不夠完善,數據資料欠缺,我們必須創新統計分析思路,充分挖掘現有資料,推動統計分析和服務從增長速度型向即好又快發展型轉變。
二、利用現有資料,完善指標體系
統計分析的一個值得重點分析的要素,就是根據不同研究目的,利用有效的數據,對指標進行不同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強化數據資料比較優勢,就必須從改進與完善統計指標體系開始進行,推動統計分析和服務從增長速度型向即好又快發展型轉變。目前,圍繞即好又快發展深化統計分析與服務,必須以下統計指標深化量化為分析重點。
最能反映經濟增長效率的指標的有。人均GDP增長率、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萬元GDP能耗、資金利稅率、萬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強度、萬元GDP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固體廢棄物利用率、“三廢”治理(排放)率等。
最能反映經濟增長協調性的指標的有。GDP增長波動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財政收人占GDP比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失業率、通貨膨脹率、負債率、產銷率、對外貿易依存度、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嵯禂档?。反映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指標。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主要能源供需差率、耕地面積變動率、水資源擁有量變動率、每公頃農藥、化肥施用量、沙漠化率等。
三、脫離服務水平由于片面追求增長速度
3.1 強化分配使用分析。即好又快發展要求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深化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國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經濟效益改善和提高的統計分析;深化投資結構和外貿進出口結構,消費、投資、出口比例關系的統計分析;要深化人口數量和素質、資源利用、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統計分析。
“十五”時期上海投資率比全國高25.4%,但上海投資沒過熱。投資額年均增幅低于全國水平,前二年增速居西部第10位,后三年居第n位。原因在于出口偏低。投資增長不僅變動幅度大,而且拉動作用強,既要分析本地區直接拉動,又分析外部間接拉動;既分析需求拉動,也不能忽視建筑業生產拉動。二要十分重視投資效益分析。后發展地區增量資本產出率一般較低?!笆濉逼陂g上海增加1元GDP需要的投資比全國多一半。上海單位生產能力造價較高,投資效益更須進一步提高。轉變增長方式,不是簡單地降低投資,而要著力提高投資效益。三要開展消費彈性分析,研究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消費傾向,上海為凈調人省份,絕大多數消費品從省外調進,要針對性地提出擴大消費需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措施建議。
以GDP分配分析上來講,應該先分析財政收人的增長、結構和占GDP的所占比例。然后再對城鄉居民收人結構、收人增長、收人差距的分析。最后通過收人初次和再分配中居民、企業和政府的結構比例變化分析,研究分配的公平性等。GDP使用分析,既要關注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還要進一步研究居民消費傾向、投資結構的優化和投資效益等。一要注意投資率及投資增幅的變化。后發展地區加快發展起步階段投資率一般較高。
3.2深化增長速度結構分析。生產增長分析不但把速度說明白,而且把速度和效益、質量有機結合,從投人產出兩方面深化增長代價、增長動力、增長效益和增長均衡性等分析內容。產出要重視特色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指標,分析特色經濟拉動增長;分析所有制結構和地區發展差距,分析經濟增長的波動及增長趨勢變轉折點,反映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均衡性等; 以人均GDP增長率、產業結構及偏離程度指標,反映產業結構優化以及與人口、就業的關聯變化。投人要加強增長代價分析,重視中間消耗率、萬元GDP化學需氧量排放、萬元GDP能耗、萬元GDP二氧化硫排放等量化分析,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計算分析全要素生產率等。
3.3關注社會民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讓人民享受不懈的經濟變革帶來的春風,是又快又好發展的必然結果。圍繞即好又快發展深化統計分析,就必須要加強社會和民生方面的分析。根據和諧社會監測指標體系,結合本地實情,可供參考的常用數量界限為:失業率的低限(自然失業率)一般為3%,高限為6%;基尼系數在0.3到0.4之間;城鄉居民收人比低于2.8:1(以農村為1); 基本社會保障硯蓋率80%;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低于60%。加強民生統計分析,除了居民收人消費就業社保等分析外,應特別關注困難群體。例如:物價漲跌的馬太效益。當前是“結構性漲價”,消費需要彈性越少的漲得越多,如糧食、食用油、肉類、雞蛋等;彈性越大的下跌的幅度就越大,如汽車、手機、電腦、電視等。對經濟條件較好的人來講,應對正常生活開銷壓力不大,并且在此基礎上還能還能獲降價“額外”收益。與此不同的是,窮人維持生計越來就已經處于困境,現在就更有如學生加霜了。應該根據低收人戶的消費結構測算食品價格上漲的人均增支額,分析價格變動因素,為政府提供困難群眾物價補貼、扶持農牧民發展生產增加供給提供決策依據。這也有關于統計數據的權威性,由于消費結構得不同,多數人感覺漲價并不是三四個百分點那么容易令人接受了。
3.4重視監測預警。我們要利用SNA的平衡關系,采用因素分析、綜合評價和預測分析等方法,善于在聯系平衡中發現不協調之處,并且要在對成績進行宣傳的同時,將經濟運行問題的分析研究放在首要位置,不斷地開發監測預替潛能。要重視宏觀環境的分析,深化投資和工業經濟預警監測。宏觀經濟環境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市場環境。在區域經濟統計分析中,在與國家政策保持一致的同時,也要重視市場變化和調控結果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分析。對于上海來講要關注兩方面:一是投資調控對上海資金籌措的影響。最近的3年來,上海投資年均增速低于全國0.7 %,資金短缺是主要矛盾。在投資緊縮狀態下,調控管理要防止“大落”。二是要關注投資品需求對工業生產拉動的影響。上海工業以能源原材料投資品為主,受市場需求及產業結構影響,今年3月份首次出現(近三年來)工業出廠價格漲幅低于購進價格漲幅,縮小盈利空間,對生產增長形成了阻力。上海調查總隊隨機調查表明企業當前關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銷路、原材料價格方面,關注程度明顯超過了傳統的資金問題。要密切關注,及時提供預期建議,促進工業經濟即好又快發展。
3.5高度重視數據質量。實現即好又快發展,統計數據的生產和發布也要做到即好又快。統計分析要關注指標數據之間的客觀聯系,尤其注意同一指標不同時期數據的銜接,不同指標同一時期的相互協調,不斷地挖掘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如果是數據質量問題,要重新進行有效整理,如果是經濟中存在的誤差,要將其當中重點來分析。并在抓住熱點的同時,加以分析提供。
3.6加強“三農”和城鎮化分析。城鄉協調發展是即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標志,圍繞即好又快發展深化統計分析,就要加強這方面分析的薄弱環節。(1)從農牧業生產統計分析轉向農牧區經濟統計分析。(2)重視人均耕地面積、水澆地比重、有效灌溉面積比重、良種化、農業機械擁有量和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變化等農牧業生產條件基礎設施分析,反映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3)加大結構調整分析力度。如特色種植業比例,高原無公害特色產品,設施農業,效益型畜牧業,林業和退耕還林的分析。(4)加強農村投人監測分析。(5)要大收人結構變化監測分析。(6)啟動新農村建設進程統計監測分析。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的結果,當前以人口城鎮化率指標衡量各地城鎮化水平。在分析中,(1)分析新增城鎮人口構成,遷移流動、從行鎮區劃、自然增加等方面反映人口城鎮化率變動。(2)分析城鎮化進程要重在實質,不能片面追求人口城鎮化率,近六年,上海新增城鎮人口中行鎮區劃變動占40.18%,這些人的實際情況并沒有得到相對的改善。(3)與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嚴格按照實際情況的來開發城鎮經濟,提升城鎮產業支撐,妥善安排農牧區人口到城鎮穩定就業定居。
參考文獻:
[1]第八屆全國概率統計會議征文通知[J]. 應用概率統計, 2006,(02)
[2]《應用概率統計》征稿簡則[J]. 應用概率統計, 2008,(01)
[3]第八次全國概率統計會議紀要[J]. 應用概率統計, 2007,(01)
[4]《應用概率統計》征稿簡則[J]. 應用概率統計, 2009,(02)
[5]《應用概率統計》征稿簡則[J]. 應用概率統計, 2008,(05)
[6]申鼎煊. 第四屆概率統計年會在杭州召開[J]. 應用數學, 1991,(01) [7]IMS-China概率統計國際學術會議在杭州召開[J]. 應用概率統計, 2008,(05)
[8]劉文 , 葉中行. 中國工程概率統計學會2001年學術大會簡報[J]. 應用概率統計, 2002,(02)
[9]慶祝中國工程概率統計學會成立二十周年大會暨學術討論會會議簡報[J]. 應用概率統計, 2005,(01)
[10]《應用概率統計》征稿簡則[J]. 應用概率統計, 2008,(03)
(作者單位: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