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地處燕山余脈東端,科爾沁沙地南緣,面積4617平方公里。下轄6個鄉鎮、186個自然村,人口17.8萬,其中農業人口14.3萬,屬國家級貧困旗縣。地形為北沙、南山、中溝壑,人均可耕地面積較少,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庫倫旗現有商業銀行1家、政策性銀行1家、農村信用聯社1家、郵政儲蓄1家。分別是:農業銀行庫倫旗支行,下轄1個營業部、1個分理處;農業發展銀行庫倫旗支行,下轄1個營業部;庫倫旗農村信用合作社聯社,下轄1個營業部、11個鄉鎮信用社、6個儲蓄所;庫倫旗郵政局,下轄4個儲蓄所。其中,農發行、農行、郵政儲蓄的營業機構全部設置在旗政府所在地,農村信用社的1個營業部和6個儲蓄所設在旗政府所在地,11個鄉鎮信用社設置在人口較多的鄉鎮和行政村。
一、銀行卡業務發展總體情況
庫倫旗金融機構中有農業銀行庫倫旗支行、庫倫旗農村信用聯社、庫倫旗郵政局開辦銀行卡業務。截止2010年第三季度,農業銀行銀行卡存量53954張,設置ATM機1臺,發展特約商戶12戶,設置POS機12臺,銀行卡消費金額116萬元;庫倫旗農村信用聯社銀行卡存量18059張,設置ATM機4臺、發展特約商戶4戶,設置POS機4臺,銀行卡消費金額17.32萬元;庫倫旗郵政局郵政儲蓄銀行卡存量15136張,設置ATM機1臺,發展特約商戶23戶,設置POS機23臺,銀行卡消費41.66萬元。
二、外來務工及外出務工人員銀行卡業務發展情況
庫倫旗屬于勞務輸出地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少。庫倫旗政府所在地有少量的外來經商人員和建筑施工人員,所轄的白音花鎮有少量的來自遼寧省從事鐵礦石加工和銷售的企業業主,這些外來人口所從事的行業絕大多數的支付行為是通過現金來完成的,主要是因為其經營規模小、支付需求偏低,對銀行卡基本沒有需求。同時,外來人口中從事建筑施工的人員與其雇主的勞動供求關系并不長期固定,勞務供求季節性強,薪酬一般當月結算。因此,無論是雇主還是雇員都樂于使用方便、直接、明了的現金結算方式,銀行卡普及程度不高。而外來企業業主都在銀行開立了銀行結算賬戶,其結算絕大多數是通過電子匯劃業務完成,對銀行卡的需求較低。
庫倫旗2009年外出務工人員約38000人次,絕大多數從事服務業和建筑業。其中,服務業中以家政、保安、餐飲服務為主。外出務工人員對于支付業務的需求偏低,特別是家政類的服務行業,雇主與雇員之間是純粹的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的雇傭關系,并且在支付薪酬時,采用現金支付方式要比通過銀行卡支付要方便得多。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只有少量長期受雇于一些經營規模較大、運營較為規模的公司、企業的外出務工人員是通過公司為其辦理的銀行卡領取薪酬。另外,有少量外出務工人員為了方便向家中匯款和回家時攜帶方便,自行辦理了銀行卡,大多數外出務工的農民則沒有開立銀行卡。
三、農民收入及惠農補貼情況
庫倫旗農牧業人口占全旗人口總數的80.34%,而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和政府補貼。隨著近年來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牧還草等項政策的實施,農民的種植業收入比重有所下降,養殖業收入、務工收入和政府補貼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庫倫地區農牧民2009年人均純收入為4726元,其中21.16%為各項補貼。
按政府部門統計,2009年全旗共發放各項惠農補貼支出共計14300萬元,這些惠農補貼款是通過庫倫旗農村信用聯社的各鄉鎮營業網點代理發放的。雖然,庫倫旗信用聯社自2009年起全面開辦惠農“一卡通”業務,但在實際發放中廣大農牧民不愿接受銀行卡,為保證業務發展,農村信用社只能以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存折代替信用聯社開辦的“金牛卡”來發放各項補貼。
四、農民支出情況
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不斷出臺,農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日常零星支出外,數額較大現金支出主要有購買種子和化肥支出、購買農用機械支出、購買高檔耐用消費品支出、醫療支出、子女上學支出等。庫倫旗農民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的地點并不集中,西部地區三個鄉鎮的農民購買農資主要集中在扣河子鎮的各農資銷售商戶;南部地區和扣河子鎮的距離遼寧較近的邊界地區農戶則直接到遼寧購買;北部地區、東部地區和庫倫鎮周邊的鄉鎮農民多在庫倫鎮購買所需農資。庫倫鎮的農資銷售也較為分散,經營種子、化肥的商戶規模偏小,并且各有各的客戶群體,分散的銷售方式和較少的銷售金額使銀行卡難以在這一領域得到推廣。
五、推行農民工銀行卡及發展農村地區銀行卡業務的難點
(一)發卡機構公布集中,銀行卡使用不方便
庫倫旗能夠受理銀行卡業務的銀行營業機構多集中在庫倫鎮內,廣大的農村地區則分布較少。相對于較為廣闊的地域,銀行卡在農村的使用環境仍未建立,推行銀行卡業務尚屬起步,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銀行卡在農村地區的使用功能將僅僅局限在存、取款的存折功能上,遠遠不如現金便利。
(二)宣傳工作不到位,公眾認識程度較低
由于目前銀行卡知識在農牧民中的普及程度不高,農牧民對銀行卡業務眾多支付功能尚未得到全面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銀行卡業務在農村地區的發展。農村信用社各營業網點所采取的懸掛橫幅、張貼海報、擺放宣傳資料的宣傳方式往往流于形式,老百姓對于宣傳的內容也大多不能理解,很難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三)傳統支付習慣制約銀行卡業務的發展
受長期的支付結算習慣的影響,廣大農牧民主觀上更愿意接受“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結算方式,而對于銀行卡貨幣的“虛擬性”,很多人認為其不安全,不愿接受。調查中了解到,更多的農牧民和城鎮居民在辦理存取款時更愿意使用存折,因為存折中有銀行為其打印的存取款記錄及相應的余額,而銀行卡則不能隨時看到交易記錄,缺乏有說服力的“書面依據”。
(四)刷卡手續費偏高,影響農牧民用卡積極性
目前庫倫旗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聯社尚未開辦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開設一般借記卡的收費標準是:農行標準為開卡手續費5元、年費10元、同城交易免費、異地交易收取交易金額的1%,最高50元的手續費;信用聯社標準免開卡手續費、年費20元、同城交換免費、異地交易收取交易金額的0.5%,最高50元的手續費。農牧民及農民工的取款金額一般都比較小,按照0.5%收費標準再加上開辦銀行卡的手續費以及每年的年費,其實際取款的成本變得非常高,這也降低了農牧民和農民工用卡的積極性。
(五)刷卡消費手續費偏高,影響特約商戶接受刷卡消費的積極性
庫倫旗農行收取四家特約商戶的手續費是刷卡交易額的1%,而超市從事商品的零售,走的是“簿利多銷”經營主式,其利潤不過是營業額的3%-6%而已,因此銀行刷卡手續費就相當于抽走了很大一部分利潤,使得特約商戶接受理刷卡消費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六)ATM機、POS機配置成本較高,銀行難以實現普及設置
據了解,設置一臺ATM機銀行要投入二、三十萬元,功能強的要四、五十萬元;設置一臺POS機也要二、三千元,功能多的近萬元。同時,ATM機和POS機設置還需要進行網絡建設、線路租用、設備維修、人員培訓,這些均需要大量的資金。另外,由于銀行卡普及程度較低、刷卡消費習慣尚未形成,ATM機和POS機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與之相關的手續手收入也少得難以彌補其設置成本,如果僅依靠經營效益本不高的發卡行來實現自動柜員機和消費終端的普及的確很難實現。
六、幾點建議
(一)建議人民銀行、銀聯公司及發卡銀行加強部門聯系及溝通,做好市場環境調查,加快ATM、POS機具的投放速度,逐步推進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進一步改善銀行卡的受理環境。
(二)加強銀行卡業務宣傳,注重借助政府部門的力量,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宣傳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以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宣傳形式,力求做到讓老百姓能聽得懂、有興趣、樂于接受,以此提高宣傳的實際效果。
(三)降低收費標準,提高民眾用卡積極性。人民銀行應盡早出臺統一的銀行卡業務交易收費標準,適當降低銀行卡業務的費用,以刺激民眾使用銀行卡的積極性。
(四)大力發展以銀行卡為基礎的網上銀行業務,促進銀行卡業務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網民數量超過2.1億,網上購物、網上交易發展迅猛,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諸如交稅、交水電費、交取暖費等等眾多的收費性業務都有望通過互聯網進行辦理,因而,發卡銀行應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銀行卡業務,推動銀行卡業務的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