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將直接影響相關利益者尤其是廣大投資者的判斷和決策,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和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本文主要論述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剖析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原因,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 會計信息披露 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發布實施了一系列股票交易法律、規則,并規定了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要求和內容體系。但是我國資本市場剛剛起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還存在很多不規范的現象,嚴重影響我國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同時也面臨著眾多的問題和挑戰,要克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諸多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應該結合本國國情,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經驗及失敗教訓,逐步完善和規范信息披露的工作。以下主要分析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問題和深層次原因,并提出有效對策。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真實性是會計信息的生命所在,要求會計信息必須如實反映經濟事實。目前由于會計信息披露的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情況等都不是公司經營的真實反映,造成了大多數國內外企業會計造假案件的發生。1996年轟動一時的“瓊民源”以其年度報告虛構利潤5.4億元、虛增資本公積金6.57億元而震驚股市,使廣大股東蒙受巨大損失。這一現象嚴重扭曲了市場的評價作用,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不但損害中小股東的權益,而且也阻礙的公司的長遠發展。
(二)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對稱,投資活動的參與人對投資市場提供的會計信息的數量、質量、時間的擁有程度不對等。很多上市公司對于公司有利的會計信息進行過量披露,而對于公司不利的會計信息少披露甚至不披露。不充分的會計信息對于廣大的投資者很不利,他們對企業未來的償還能力、盈利能力、潛在的風險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導致投資者損失重大。
(三)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及時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之一,及時的會計信息有利于投資者及時作出正確的投資判斷。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基本上能及時披露業績報告,但是對于重大事件的披露往往不夠及時,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的預測和反饋價值,降低了時效性和相關性,為內幕交易、牟取暴利、操縱市場創造了條件。
(四)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不規范主要體現在:一是企業會計信息披露違規、隨意;二是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單一,沒有統一的規范準則,不能在網上充分的滿足信息多樣化的要求;三是會計信息披露法規的相關部門太多,管理不統一、制度不穩定。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的成因分析
(一)有關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監督力度不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等單位相繼出臺了《公司法》、《證券法》、《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等,規范了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形成了大致框架體系。但是,一方面有些規范仍然采用“試行”、“暫行辦法”的形式,處于過渡時期;另一方面法規相關部門太多,各部門責權不明、管理不統一,沒有形成明確的法規體系,監管力度不足,造成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
(二)巨大的利益誘惑。上市公司為了獲取更多利益,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往往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會計行為,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不公正。一般公司在上市之前都會將財務數據進行包裝,在資產評估和財務報表上大做手腳,獲得高額利潤。而在公司上市之后,一旦公司經營不善出了問題,為了維持公司的良好形象,大股東就同管理層勾結起來,通過關聯交易掩飾經營上的風險和問題,采用虛增利潤、少報虧損、披露虛假會計信息,來欺騙投資者。
(三)會計準則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準則制度還不完善,一方面與會計實踐之間存在者一定的時滯;另一方面會計準則制度既具有統一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靈活的會計處理方法為上市公司進行會計操縱提供方便的“活動空間”,從而導致會計信息不公平、不真實。
(四)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不足。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的靈魂所在,是發揮其有效審計監督的保證。但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嚴重不足,我國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中,國有法人股占主要地位,大部分權力掌握在行政部門,所有權主體不明確,委托關系混亂,使得注冊會計師無法對不公正、不真實的會計信息進行嚴格控制。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對策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由現行不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的所決定。只能從剖析其成因出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各方面的改革為基本立足點,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執行力度,加強監督力度,綜合治理,采取多管齊下的辦法,逐步予以解決。以下主要從七個方面來闡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規體系。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才能更有效地治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違法情況,才能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違法會計信息披露現象的發生。國家立法機關應該根據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來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定出詳細的法律條文,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具體懲治辦法,使形成責權明確、管理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各個部門要協調好,相互配合,制定出一套操作性較強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法律法規中存在的漏洞。
(二)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治理,減少虛假信息。上市公司向外界披露會計信息,主要由公司的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發布,上市公司產生虛假信息應該由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來承擔。所以加強上市公司的治理,首先,應該加強公司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的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對于他們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懲罰,增強法律意識,樹立風險意識,樹立以誠信為本依法經營的理念,從根源上杜絕虛假信息。其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控制體系,規范財務管理,嚴格控制公司各項經濟業務,遏制虛假信息的傳播,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的完整與真實。
(三)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使會計信息得到充分的披露。首先,增加披露表外信息內容,表外信息不僅豐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含量,而且提高了相關會計信息的質量,為信息使用者在進行經濟決策時,提供了在基本財務報表中不能反映的重要信息,能使他們更好的理解報表內容、了解企業。其次,提供真正有用的分部報告,不僅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使用者有效決策,還能在證劵市場中起到預測信息的作用,提高運行效率。最后,增加非財務信息的披露,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各種信息,主要包括經營業績指標、公司管理部門對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分析信息、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非財務信息的披露彌補了現行財務報告的不足,有利于投資者正確決策,同時也有助于上市公司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四)改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手段,及時披露會計信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載體主要是指定報刊和指定網站,并沒有建立專門系統,也沒有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化系統,嚴重影響信息披露的效率,使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增加成本,導致廣大投資者不能根據有效的信息判斷投資。因此,我國上市公司需要建立專門用于會計信息披露的系統和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化系統,使投資者能夠通過專用系統或互聯網等現代化媒體及時的了解會計信息披露,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減少成本,獲得最大利潤。
(五)加快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制定。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會計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認定標準,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對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保護中小股東權益。法律法規的制定應該公開、透明,做到充分、合理、適當,既對已頒布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進行監督,又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相關的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會計規范要符合會計信息的基本目標,突出市場經濟主體,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不斷地完善會計準則,逐步消除利潤操縱行為。同時,要努力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改革現行業務報表,報告全面收益,確保在從事會計實務操作時能準確應用規則,使會計報告披露的信息科學、客觀、真實。
(六)發展和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建立注冊會計師懲戒制度,增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有效性。首先,制定相應的執業自律準則,對注冊會計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對其業績進行考核,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風險意識、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使遵守職業道德成為每一名注冊會計師的自覺行為;其次,嚴格遵守獨立審計準則及其他執業標準,規范注冊會計行業競爭,打擊不正當競爭;再次,加快會計事務所的體制改革,改善執業環境,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和更換機制,在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聘用時增加職業道德方面的考核,借鑒國內外成功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經驗,建立注冊會計師懲戒制度。只有這樣,注冊會計師才能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進行獨立的審計,使會計信息質量和披露有章可循,能更好的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上市公司健康順利的發展。
(七)加大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力度。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監管力度,通過有效地手段約束和控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過程,建立良好的交易環境。對于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為了公司的利益進行違法的干預,必須加大公司高層人員的監管力度,追究他們的民事責任。對于已頒布的法規制度,要加大立法力度,做到違法必究,盡快在上市公司及證劵市場參與者心目中樹立法制意識。加強制度建設和執行力度,加強監管,綜合治理,采取多管齊下的辦法,逐步地予以解決。
總之,完善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要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既要從公司內部治理出發,又要加強外面的監管力度,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只有這樣,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才能使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及時、準確,證券市場才能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紅英,鄭蘭先.新經濟下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2]倪國愛,楊青峰.論中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規范.財貿研究,1997年第6期
[3]趙心元. 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與解決措施[J].中國經貿導刊,2010年第4期
[4]王鳳英,王春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淺析[J].時代金融,2009年第8期
[5]付淑敏,尹秀君.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問題及對策[J].理論縱橫,2003年第8期
(作者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