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增強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化學與環境密切相關,化學中環境保護素材十分豐富,在化學教學中開展環保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么,怎樣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呢?
一、在傳授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
把化學知識教學與環境保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又能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學習“空氣”時,讓學生了解本來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適合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但近幾百年來,工業污染改變了空氣的組成,從而改變了我們的生態環境。在介紹煤時,讓學生了解煤的組成,煤燃燒時會釋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碳是劇毒物質,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會使雨水變酸。在講授水與氫時,讓學生在認識水對于人類生活、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水資源的有限性的基礎上。知道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水質惡化,以至給人類造成災難。學習水的凈化等知識時,向學生介紹硬水對人體健康、人們生活和工業生產的不利影響,使學生了解硬水軟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學會處理硬水。在二氧化碳的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循環對生態系統的作用,二氧化碳與溫室效應的關系,一氧化碳對空氣的污染,煤氣中毒、吸煙危害健康與一氧化碳毒性的關系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預防。在介紹氮、磷、鉀等化肥時,既介紹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積極作用,又介紹其對農產品、土壤、水體造成的污染,等等。
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環境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1.以環保意識備好實驗課
備有關實驗課時,要設計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內容,以及有關實驗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特別是在有毒氣體的實驗中,毒氣泄漏的預防、處理、吸收及停止實驗的方法設計,實驗中廢棄物的處理、回收與再利用的方法設計等。
2.以身作則,規范實驗操作
教師的行為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因此教師以身作則,規范實驗操作對進行環保教育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言行一致,做到實驗操作正確規范,尤其是涉及環境教育的實驗。
3.改進實驗,體驗環保
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前提下改進實驗,盡量減少實驗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質對人的危害及對環境的污染,既是實驗安全的要求,又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例如,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可將現有儀器改裝成能防毒氣逸出的實驗裝置。又如,氨分子擴散的探究實驗,可以將氨水改為醋酸,將酚酞改為紫色石蕊試液。
4.開展微型實驗,減少環境污染
開展微型實驗是當前國際上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趨勢。這種實驗用盡可能少的試劑來獲得比較明顯的反應結果和準確的化學信息,實驗中反應物和產物的量都很少,產生的有害物質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探究實驗中,改在試管中進行的實驗為在點滴板上進行。
三、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開展環保教育
結合化學教學的課外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又能相機開展環境教育。
1.組織學生參觀化工廠
結合課堂知識,帶學生去參觀附近的化工廠,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車間的生產流程,并提醒學生注意工廠對廢水、廢渣、廢氣的處理。
2.舉辦環??萍贾R專題講座
結合目前國內外形勢和環境科學的熱點問題,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定期給學生舉辦環境保護知識專題講座,如“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吸煙與健康”“溫室效應”“酸雨的形成與危害”等,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環境教育。
3.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閱讀與環境知識有關的報紙、雜志和科普讀物,搜集整理有關環境污染與保護的資料,并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另外,還可利用學校的黑板報宣傳欄、廣播室、手抄報等多種媒體,大力宣傳環境知識,營造環境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都參與到環?;顒又衼怼?/p>
4.組織環保知識競賽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積極性,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定期組織環??萍贾R小論文競賽。使學生通過競賽增長學識。
化學是一門應用科學,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很多都與化學有關。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在教學內容中滲透環境保護知識,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環境保護教育。
(責編 王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