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情境;創設;
生活實際;趣味性;目的性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B)—0034—01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之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因此,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那么,創設教學情境時應注意什么,進而實現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呢?
一、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和基本的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為學生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或現象中學習數學知識,并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進而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如,教學“中位數和眾數”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找工作的生活情境:李叔叔看到這樣一個招聘廣告:××超市招收工作人員若干名,月平均工資1000元。李叔叔覺得待遇還可以,就去應聘。說明來意后,超市經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員的月工資表讓李叔叔參考:經理3000元、副經理2000元、員工A 900元、員工B 800元、員工C 700元、員工D 650元、員工E 600元、員工F 600元、員工I 500元。請大家仔細觀察工資表中的數據,利用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幫李叔叔分析這樣兩個問題:1.招聘廣告上寫的超市員工平均月工資1000元能真實反映超市員工的月工資水平嗎?為什么? 2.你認為用哪個數表示超市員工的月工資水平比較合理?通過分析、交流,學生發現中位數650元和眾數600元都能真實反映超市員工的月工資水平。實踐證明,通過回答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問題,學生不僅理解了中位數、眾數的實際意義,還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
二、必須注意趣味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欲望來自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特別注意趣味性。比如,教學“雞兔同籠”問題的時候,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王奶奶的孫子給她買了大公雞和小白兔共50只,可是她的孫子很調皮,只告訴她有腳108只,讓王奶奶自己算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同學們,你們能幫王奶奶算一算嗎?學生馬上被這個問題吸引住了,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必須注意目的性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創設的教學情境應該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應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應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學“質數、合數”時,教師先發給學生事先準備好的標有不同數字的卡片,然后讓學生分組,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卡片上的數字含有幾個因數,并比比誰的卡片上的數字的因數多。接著,教師單刀直入,引出質數、合數的概念,然后出示寫著“質數”、“合數”字樣的“房子”,讓學生為自己手中的卡片找“家”(把自己手中的卡片貼到標有“質數”或“合數”字樣的“房子”旁邊)。在為自己的卡片找“家”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卡片上的數字是質數或合數?這個數字具有哪些特征?實踐證明,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質數、合數的概念。
總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根據教與學的實際需求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進而達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