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預習;課堂筆
記;質疑;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B)—0051—01
一、指導學生學會預習
課前預習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講述新課之前的自主學習過程,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際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已經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 但由于對預習的要求不夠具體, 并缺乏有效的指導, 使預習往往流于形式。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
1.以綱導讀
許多學生認為預習就是課前將新課的內容看一遍,這是很片面的。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出預習提綱,一方面通過提綱讓學生了解新課的重點、難點及新舊知識的聯系,解決學生學些什么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提綱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探索、獲取新知識,指導他們學會閱讀、整理、遷移、探索、總結,解決如何去獲取新知識的問題。
2.以問導讀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學習數學亦是如此。由于數學概念抽象、邏輯性強,遠不如文學作品那樣吸引人,所以大多數學生不喜歡閱讀數學教材。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閱讀數學教材呢?我認為,可以把將要學習的知識概括成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有方向地去閱讀教材。
二、指導學生學會記課堂筆記
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不會記課堂筆記,他們有的隨便記錄,有的則是把教師的板書全部照抄,有的什么也不記。可見,指導學生記課堂筆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指導學生。
1.抓住重點
首先,學生應做好課前的預習,這樣哪些內容是自己已經理解、掌握的,哪些內容需要通過教師的引領,需要留意做好筆記,在課前就心中有數。其次,要做到詳略得當。有的內容要詳記,有的內容則只要在書上留下記號,便于課余時間繼續探索。最后,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記。比如,凡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就無需記錄,還沒有完全理解、弄懂的,就應該馬上記下來以備課余時間繼續思考。
2.聽、記結合
聽和記似乎相互矛盾,實際上是統一的。聽課抓住了重點,就抓住了關鍵,就能有選擇地記錄,記得簡明扼要、詳略得當。抓重點,關鍵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發生的過程,從而把握知識的重點,并及時把重點記錄下來,進而提高聽課的效率。
3.課后整理
記課堂筆記不能只是簡單地抄寫教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應學會加以整理,使課堂筆記上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所以,學生應該在課余對照課本把當天的課堂筆記加以整理,同時還要根據課堂筆記上的習題類型有的放矢地查閱一些參考書,并選做適量的習題。
三、指導學生學會質疑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實踐證明,在課堂上讓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能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開放的課堂氛圍,允許并鼓勵學生對現有的答案和結論提出質疑,敢于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從而形成不唯書、不唯師的品質。如,教學“合并同類項”時,可以先讓學生按閱讀提綱自學教材,然后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怎樣的式子是同類項?同類項怎樣合并?最后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出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實踐證明,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勇于質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