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學;學習興趣;激發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B)—0039—01
很多學生覺得思想政治學起來太枯燥,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下面筆者結合教學談點粗淺的看法。
1.課堂導入要生動有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好比是一個故事的開頭。如果故事的開頭動聽、懸念疊出,就能很容易地吸引聽眾。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使學生感到知識的魅力。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能營造出整堂課良好的學習氣氛。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講述一個與本課有關系的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與本課有關的時事熱點導入新課。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用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化理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實感感染學生,才能觸及其靈魂,震撼其心魄,達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在講授“熱愛祖國”的內容時,筆者先讓學生唱國歌、觀看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時升旗儀式的錄像,然后介紹歷史上岳飛、鄧世昌、李四光、錢學森等人的愛國故事。許多學生被他們的愛國行為所感動,紛紛表示要以他們為榜樣,為報效祖國而努力。緊接著,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新時期的青少年應如何報效祖國呢?”同學們回答:“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多作貢獻?!蓖ㄟ^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達到了化理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也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想政治課的有些內容理論性較強,要把抽象的觀點、深刻的道理向學生講清楚,難度較大。有效地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其生動的形象,可以改變傳統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帶給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由不喜歡思想政治課變成喜歡思想政治課。例如,在教“依法保護環境”的內容時,教師可用活動投影片來配合講課。投影片內容為:樹木被砍光后,光禿禿的黃土地上只有一個個樹樁,一只小鳥飛來,無處安家,小鳥發出悲鳴:“我的家在哪里?”。然后,教師用語言引導:亂砍濫伐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環境遭到破壞,小鳥無處安家,這樣發展下去,人類是否也會失去家園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人類面臨的嚴重的環境問題,探討如何共同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這樣的教學既簡單明了,又富有啟發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一些理論比較抽象,但這不能和枯燥無味劃等號。如果我們在注意理論性、科學性的同時,能講究一點趣味性,把闡述理論同形象化敘述融為一體,就可以使理論增添感情色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中,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在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道理,可以用“量體裁衣”打比喻,即把“生產力”比作人的身體,把“生產關系”比作衣服,并說明青少年的身高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地增高,所穿的衣服也要隨著身高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換尺寸,這樣做出來的衣服穿在身上才合體。這樣一來,就把這一深奧的道理淺顯化了,這比單純地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效果要好。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的時候,注意備學生、備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就一定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只要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不斷地培養和鞏固這種興趣,思想政治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