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美術教學;素描;教學目標;整體原則;學
生感覺;個性表現
〔中圖分類號〕 G633.955〔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7(B)—0042—01
素描是藝術表現的形式之一,是通過概括、取舍、加強等藝術手段進行造型的過程,是藝術創造的基礎。在素描教學中,學生對素描認識的過程要以科學的方法為指導,在教學目標、整體原則、學生的感覺、繪畫個性的表現等方面不斷完善。
教學目標
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以學生層次的不同決定其目標的高低。在素描教學中可確定高、中、低三個層次的目標,按不同的要求分層次指導學生進行素描實踐,以學生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為起點,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再現一定環境下的具體物象。
素描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學生理解造型和表現技能有關,更與學生的知識和認識水平有關,除了整體目標,還有個體目標,教師的宏觀調控很重要,學生的層次差異取決于他們觀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取決于他們在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等方面的高低。在教學中結合長期作業和短期作業的交叉訓練,便于學生深入理解造型的內涵。
整體原則
學生的主觀感受依據是客現物象,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通過對比把所刻畫的物象控制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在處理畫面時不斷強調整體關系,讓學生養成整體觀察的習慣。所謂整體,并不等于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整體的豐富性有賴于對局部的深入刻畫。 “整體——局部——整體”的反復伴隨著素描的始終,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同時,要求學生整體看、分析和表現,逐步養成整體調整畫面的良好習慣。
學生的感覺
每個學生畫畫的風格是不同的。教師的任務是指導,但不能武斷,教師應要求學生找出畫面與物象之間的差距,檢查物象之間的組織結構、形體比例是否準確,質量、空間關系是否恰當,主次虛實是否有序等,無論是畫靜物還是人物的訓練,都是培養學生用眼、用心和用手的和諧過程,這些因素的完善主要是根據學生對形象的感覺和理性認識,讓學生更加深入細致地研究和表現對象。
個性表現
素描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層次關系的和諧,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均衡,在不同環境下的物體狀態不同,表現方法也是不同的。學生的性格在素描造型中狀態各異,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循循善誘,保留各自的繪畫特點,避免形成過分的程式化特征。
對繪畫水平較高的同學,要適當增加作業的難度,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訓練,關鍵是強化他們對形象特征的表現,勤畫勤練,掌握與自己相適應的方法,提倡自學;對繪畫水平較低的同學,多進行臨摹和研究,向畫得好的同學學習,在寫生、臨摹、記憶等方面不斷提高。
總之,素描造型能力的提高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作為基礎學科,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不斷總結經驗,善于發現和引導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在培養技法熟練的基礎上,重視思維方式的提高,指導學生共同探討適合于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確立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促進學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