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自
尊;體驗;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B)—0043—01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也是一個人克服困難、自強不息、取得成功的內在動力。一位哲人曾經說過:“誰擁有了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可見,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無論對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是提高群體素質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數家長忽視了對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導致許多幼兒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使他們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是幼兒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下面,筆者就幼兒自信心的培養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一、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教師應掌握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相信幼兒,讓幼兒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對一些能力較差、膽子較小、不善于表現自己的幼兒,教師切不可用“你真笨!”、“這么簡單都不會,長大了還能干什么?”之類的話來否定、傷害幼兒,要多一點關心、愛心和耐心。當然,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并不是說對幼兒的過失行為,不批評,不教育,而是要在尊重幼兒的同時,對其提出要求。比如,有些幼兒不愿意動手收拾玩具,教師發現后就可以用親切的口吻說:“老師知道你很喜歡玩具,是玩具的好朋友,只是玩完后忘了收拾,就去做別的事去了。以后,要記住應該先把玩具收拾好,再去做別的事。”當幼兒收拾好玩具后,教師要及時表揚、鼓勵。
二、讓幼兒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自信心和成功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就容易獲得成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增強自信心。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并根據幼兒不同的個性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對一些能力較差、缺乏自信的幼兒,教師更應多關心他們,并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一旦這些幼兒取得進步和成功,教師要馬上表揚和肯定,使他們同樣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其逐步樹立自信心。
三、要賞識幼兒
心理學家認為,人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幼兒年齡小,缺乏自我評價的能力,常常會以成人的評價來衡量、認識自己,他們更需要成人的賞識,尤其是教師的賞識。實踐證明,教師的賞識和積極的評價對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欣賞、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幼兒,及時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只要發現幼兒有點滴進步,就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從而幫助幼兒逐步樹立自信心。
四、家園同步教育
如果教師注意對幼兒鼓勵、表揚,家長卻時常隨意否定幼兒,幼兒是不可能樹立自信心的。因此,教師要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自信心的必要性,取得家長的認同及配合,并和家長一起探討培養幼兒自信心的途徑和方法。此外,還要鼓勵家長及時向教師反映幼兒在家的表現,以利于教師及時了解情況,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總之,自信心是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基石,是學習過程中的潤滑劑。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活動,使幼兒學會辯證地認識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發現自己的不足,使他們在一次次的嘗試、探索、創造中,不斷地證實自己,進而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