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游戲;
讀;寫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B)—0060—01
一、在游戲中學習拼音
1.在游戲中記憶拼音
(1)用肢體擺字母造型
比如,在教學拼音字母“b”、“p”、“m”、“f”時,要求學生用肢體擺這些字母的造型。學生有的用左手掌和右手握成的半圓合成了“b”,有的用左手大拇指和左右手食指勾在一起,形象地比出了“f”,有的同桌兩人弓腰搭成了“m”。這樣教學,學生通過動口、動腦、動手,強化了記憶,提高了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動腦創編兒歌
對于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我采用創編兒歌的方法,啟發學生通過對比強化記憶。比如,“ p”和“q”,學生很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學生區分,我創編了這樣的兒歌:一個人,端個盆,潑水潑水,“p”、“ p”、“p”。在我的啟發下,學生對照書中的插圖,創編出了“q”的字母兒歌:氣球空中飛,線繩手中拿 ;“q”的字母兒歌:拉開天線,打開廣播,播放新聞,“b”、“b” 、“b”;“d”的字母兒歌:小鼓擺好,拿起鼓槌,敲出聲音,“d”、“d”、“d”。實踐證明,在邊想、邊說、邊比劃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區分清楚了易混淆的拼音字母,還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創編能力。
2.在游戲中掌握發音的要領
(1)手勢協助發音,認讀“ n”、“l”又快又準
甘肅方言中存在“n”和“l”混讀的現象,如何讓學生掌握“n”和“l”的正確發音呢?“n”是舌尖濁鼻音,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把右手比成小山洞“n”,讓“火車”發出“n”的長音過“山洞”。這樣教學,一方面讓學生記住“n”的形狀,另一方面讓學生無意識地打開鼻腔,發出鼻音“n”。實踐證明,學生在游戲中很快掌握了這一發音的要領。“l”是舌尖濁邊音,為了讓學生掌握“l”的發音要領,我要求學生豎起右手食指放在嘴唇的正前方,發“l”的音時,感受食指兩邊都有氣流通過。
(2)捏住鼻子扮演角色,區分前后鼻韻母
甘肅方言中前后鼻韻母區分不明確是我在實施“an”、“ en”、“ in”、“un”、“ang ” 、“eng ” 、“ing”、“ ong”的教學中遇到的最大難題。通過研究發現,只有讓學生正確掌握前鼻韻尾“n”和后鼻韻尾“ng”的發音方法,學生就能正確掌握前后鼻韻母的發音要領。教學時,雖然我一直強調聲音位置要靠后,但學生始終找不到感覺。鑒于此,我采用捏住鼻子扮演角色學習后鼻音發音的方法,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據后鼻韻母本身的發音特點,創設情境:在大森林里,有很多兇猛的大老虎,它們遇到敵人或者碰到獵物時會發出可怕的聲音。讓學生扮演老虎,捏住鼻子學老虎的叫聲。模仿老虎叫聲的時候,學生把舌根靠在軟腭上,聲音自然靠后,進而找到了“ng”的發音位置,所有后鼻韻母的發音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1.教讀拼音
拼音學習的目的就在于實踐運用。學習拼音的初期,我要求學生每天當小老師給爸爸媽媽教今天所學的拼音,規范父母的發音。學生掌握了所有的拼音后,又鼓勵學生閱讀注有拼音的課外讀物,遇到不認識的字拼讀認會,以識拼音促認字,以認字促閱讀。
2.寫拼音
每周要求學生在白紙上用拼音拼寫出在家、街道、社區、商場、公園、學校等地方看到的各類物品,并在拼音旁邊畫上彩色實物圖,之后選較好的作品放在“我的世界”中展覽,最后要求學生每天把自己想說給爸爸媽媽的話寫在專門的留言本上,爸爸媽媽閱讀后,再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樣的拼音寫話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又豐富了他們的語言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