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物理教學;學習興趣;分層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2(B)—0062—01
物理教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使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與方法,給學生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創新潛能的開發。
一、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教學班內學生的個性、品質、意志、毅力和智力等發展都不在同一個層次上,他們對物理信息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存在著差異。教師應正確對待這種差異,尋求改變差異的方法,因材施教、分層施教,這不僅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更為重要的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喜悅,且能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分層教學,一是重在教師對學生全面了解,只有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智力發展水平達到了如指掌的程度,才能使分層教學貫徹到底,取得預期的效果。二是課堂教學任務落實要分層次。把簡單易懂的留給基礎差的學生來完成,有一定難度且用腦量較大的讓中等以上的學生來完成,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并以此激發興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進而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去。三是學習目標分層次。如教學“歐姆定律”時,對于差學生,我只是要求記住公式、單位及運用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對于中等學生,要求在此基礎上,會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較為復雜的計算;對于優秀學生,可安排設計一些電路問題,讓他們向更深層次探索。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從生活實際中學習物理知識。物理源于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如講“聲學”時,可以問這樣的問題: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時發生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又如講“蒸發吸熱”時,讓學生回憶游泳時,剛從水中上來,風一吹會覺得涼的現象。這樣就從學生已有的感性知識出發,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不但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且能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識。
2.發揮實驗的直觀性來鞏固物理知識。物理實驗在農村中學因缺乏其設備而被教師在課堂上直接講述了。這樣,實驗具有的形象性、主動性、新穎性蕩然無存。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把有些演示實驗變為學生實驗。如初二物理“杯水倒置”的實驗,可讓學生來完成。由于這個實驗獲得成功必具備兩點要求:一是杯中水足夠滿;二是厚紙必須蓋嚴杯口。如學生不注意這兩點,就會出現水流如注的現象,進而對大氣壓的存在產生懷疑。為了探求正確的結論可以鼓勵學生重新做實驗,直至成功,并真正體會大氣壓的存在。
3.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課件制作中,可以把最美的圖畫、最動聽的聲音等融為一體,實現資源共享,使課件如同游戲軟件一般,讓學生在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欣賞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欣賞學生是實現師生溝通的主要橋梁,以欣賞的態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應貫穿于教學和日常與學生的交往中,應注意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點”,并及時給予表揚,激勵進步,讓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如,課堂提問時,應為差生多設計一些問題,即使是簡單的問題,學生答對了,也應予表揚、鼓勵。學生在情緒激揚、心情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就會思維活躍,記憶倍增,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