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作文教學;作文評價;內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2(B)—002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作文教學日益被提升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那么,面對學生一篇篇稚嫩的作文,教師如何對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呢?下面,我對此發表幾點拙見,以供探討。
一、作文評價的內容
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文作出正確而又恰當的評價,首先就應準確地了解作文評價的內容。就小學作文評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作文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查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以鼓勵。”可見,新課程改革下的作文評價應從多角度出發,對學生的寫作過程和寫作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1.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從新課標對小學作文評價的內容規定中可以看出,小學作文評價應是對寫作過程和寫作結果的評價。因此,要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不僅要具體考查學生準備了什么材料,還要考查他們準備材料的方法。學生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挫折,教師應對學生獲取材料的方式及內容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鼓勵學生,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2.重視對作文內容的評價。對學生作文內容的評價應從字、詞、句表達的準確性、生動性入手,注重考查文章的結構、布局是否合理;學生是否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否進行了合理的想象。
3.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修改是提高小學生作文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修改,讓學生學會修改,善于修改。教師對學生作文修改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還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提高寫作水平。
二、作文評價的方式
教師應建立寫作檔案,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展過程。
1.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每天記了多少詩文,讀了多少書,寫了多少作文。在評價時,應強調學生是否每天都在記,在寫,不具體評價作文數量的多少,促使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
2.作文評價。多采用描述性和鼓勵性的評語,進而增強學生作文的信心。
3.總結性評價。即期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全面評價,從多角度反映學生作文的情況。
三、作文評價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講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注意講評與檢查相結合。在講評時要做到言之有據,以理服人。對于學生準備資料及寫作過程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及上進心,在評價中要多樹立典型,讓學生有追趕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作文的信心。
2.講評的目標要明確,要突出重點。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切實引起學生的重視。
3.講評時注意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不能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采取教師講評,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模式。學生互評互改,有評有議,從而拓寬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理解習作的要領,掌握謀篇布局的技巧。
4.講評課上教師要多鼓勵,少斥責,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增強寫作的信心。
總之,要使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漸提高,寫作興趣日漸濃厚,就要注意作文評價的方式和評價的內容。在小學作文評價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值得挖掘和研究之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將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