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英語作業;設計;批改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2(B)—0028—01
學生的作業不僅是對教學質量進行過程監控的主要手段,而且是聯系師生感情的橋梁。通過作業,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思想情緒、愛好、習慣及英語水平等。合理布置作業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優化作業批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
一、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1.作業設計要層次分明,具有針對性
在設計作業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是存在差異的,要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作業內容要有層次,要合理安排梯度,做到設計的作業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同時,作業數量也要有區別。教師要給學習差一點的學生布置少量的、簡單的題目,并且讓他們在完成作業之后有時間來提高聽、說等其他方面的能力,讓他們感受自己的進步,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對于學習好一些的學生,教師要給他們多布置一些有難度的作業,從各方面挖掘他們的潛力,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2.作業設計要靈活多樣,目的性要明確
作業設計要以鞏固所學的知識為目的。比如,學完一課或一單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或詞組造幾個句子。作業設計要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目的。如學完有關書面表達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學寫請假條﹑通知等。作業設計要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如在學習關于人物傳記的文章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關于這些人物的資料等等。作業設計要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為目的。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后縮寫課文,下一節課對課文進行復述。又如,讓學生有計劃地閱讀有關課文話題的英語文章,說一說對該話題的理解和看法。
3.作業設計要突顯團隊的合作性
教師布置作業時,不僅要布置學生獨立完成的作業,而且要布置一些合作型作業,由幾個學生共同完成,讓學生互相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性。例如,讓學生四人一組匯總一周所學的重點或疑難點,并花費一堂課的時間進行全班討論。
二、如何優化作業批改
1.作業批改要創新
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檢查和批改的目的就是要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進行解決。同時,好的作業批改能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在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是單純的“打鉤,畫叉,打分數,分等級”的傳統批改作業的方式,它只是對作業進行形式上的評價,并沒有對學生在學習知識、完成作業過程中的目的、心態、方法等進行評價。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用贊揚﹑鼓勵﹑期盼﹑惋惜等情感的詞,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做好作業的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另外,作業評語中使用的語言要盡量與學生的語言水平相當。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學過的單詞﹑短語﹑句型﹑時態或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學習語言知識。如教師批改作業時,發現有一個學生用了兩種方法正確地解答了一道題,教師可以這樣評價:
How carefully you’ve worked! Your answers are both correct. Your English will become better if you work harder.
2.作業批改要有針對性,要因人而宜
對優等生的作業,表揚中要有指正,教師可以通過評語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中等生的作業應該慎重評價,要多督促他們,因為這一類學生往往缺少推動力;對差生的作業要批評,但更多的是要鼓勵。另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印小紅旗、五角星或“優”、“好”等圖形的方式來獎勵他們。這種方式學生非常喜歡,有的學生還把得到更多的小紅旗、五角星等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
總之,作業設計和作業批改的方法多種多樣,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不斷總結經驗。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思維特征、智力特征和學習類型來設計作業、批改作業,這樣才能使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