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地稅代征(基金)費收入日益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由于它開征目的的針對性和明確性,使之對地方政府維護社會穩定,支持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現以我市某地稅區局代征(基金)費收入情況為切入點,了解基本征繳情況,探索和總結經驗,以不斷推進地稅代征(基金)費的同征同管同查一體化管理工作,使之逐步邁向法制化和規范化。
一、地稅代征(基金)費的基本情況
(一)地稅代征(基金)費的種類。
目前,由于全省各地有所差異,地稅代征(基金)費的種類有所不同,但大體有價格調節基金、防洪保安基金、工會經費、殘疾人保障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水庫建設基金、社會保障費等,主要涉及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迫切需要資金和亟待解決問題的一些領域。
(二)地稅代征(基金)費的征收地位。
就當前的征收情況看,地稅代征(基金)費大多屬于從屬地位。當然,(基金)費從法律地位上也僅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一個補充,它的征收規模與稅收比起來肯定不能同日而語,但作為稅收之外它能起的調節作用而言,它的征收地位也應該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視。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省局為此成立專門的征管機構(基金)費處,以期全面加強征管,從宏觀層面大力協調各項代征(基金)費的征收管理工作。
(三)地稅代征(基金)費的入庫情況(以四項基金為例)。
1.從近四年的入庫總量上看:從2007年~2010年7月,四項代征(基金)費在總量上都保持了穩定增長,占區級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基本維持在10%左右,一般增長比大多在9%以上,與工商各稅增長相比,基金的綜合增長比相對較為穩定,維持在11%左右。這說明近幾年來代征(基金)費征收工作在與稅收收入和區級一般預算收入保持同比增長的同時,征管力度沒有被弱化,而且還有小幅強化趨勢,但征管手段上還未出現較大突破,始終維持在原有的征管水平。
2.從月度、季度分階段入庫情況看:從月度、季度分階段入庫情況看代征(基金)費季度及年底征收情況較好,征收力度較大,但同時年底最后一個季度入庫數幾乎占到全年入庫數的50%,這說明在代征基金征收過程中,收入的均衡入庫做得不理想,年底一般突擊入庫,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這使應征數可能偏離實際。不過這在代征(基金)費征管中應該是一個普遍現象,因為稅收任務吃緊,必將分散有限的征管精力。這有待于通過征管的法制化進行解決。
3.從分行業入庫情況看:四項(基金)費入庫主要集中在商品流通、廣告、房地產、建安、餐飲、住宿、IT等行業,尤其是商品流通業基本占據入庫數的半壁江山(數據取樣區局基本沒有金融業、郵電通信業、制造業數據參照)。在這四項(基金)費中,防洪和價調主要取決于企業的銷售(營業)額,因此商品流通、房地產、建安等行業為主要征收對象,如與同期行業入庫稅額相比,商品流通業負擔率較重,這說明政策制訂未充分考慮行業之間的利潤差異,導致行業之間征繳力度的嚴重不平衡。工會經費及殘保金主要取決于企業工資總額和企業人數,因此從業人數較多或工資水平較高的行業將成為主要征收對象。而由于法人主體性質的原因,衛生行業和醫療行業盡管從業人數較多,工資水平較高但基本不再征收之列,這不能不說是制度上的缺憾。
(四)代征(基金)費申報和繳庫管理。
四項(基金)費中除殘保金外其他三項基金都由地稅局全面代征,而殘保金游離此之外,申報審核在市殘聯,征收入庫在地稅局。四項(基金)費都實現了機打開票,但銷號入庫的過程不盡相同,防洪和價調企業入庫指定銀行后,再由指定銀行傳遞給市局,市局再轉辦稅服務廳銷號入庫。殘保金與稅票銷號入庫程序相同。工會經費由工會在指定銀行拿票后轉辦稅服務廳銷號入庫。因此在征收管理上對四項(基金)費的程序有必要統一和完善。
二、代征(基金)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征管難點
長期以來,由于代征(基金)費缺乏強力有效的法律保護措施,相關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賦予地稅部門在征收(基金)費中有效的強制執行手段,再加之地稅部門內部對代征各項規費缺乏足夠認識,從而導致征管制度不健全、征收管理不規范,這就給代征工作帶來了很大的矛盾和困難。
(一)對代征工作普遍缺乏足夠認識。這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地稅部門普遍存在重稅輕費觀念,實踐中很難達到稅費并重。多數征收單位仍把代征工作當作稅收工作的“附屬”,認為是稅收的額外負擔,也就只在稅收工作的間隙臨時抓一下,還沒有真正把代征管理溶于稅收管理之中。另一方面納稅人對依法繳納各項稅收的責任與義務認識較深,但對地稅部門代征的各項(基金)費就不大理解,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有費少繳、欠費不繳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依法治費阻力較大,征收手段不強。目前社會和企業對地稅部門代征的認識還不是很高,主動納費意識較差,配合程度較低,形成一個良好的征收環境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征收手段來講,稅費有很大的差別,對抗稅不繳的可以采取扣壓物品、強制執行等措施。但對代征(基金)費的征收,在實際征收工作中更多地是協商。在目前的有關(基金)費征收的法律、法規中,對不繳納或不按時繳納(基金)費的企業基本沒有強制手段,雖然有些費種可以加收滯納金、罰款,但執行起來難度非常大,這使(基金)費的征收管理還有待完善。
(三)(基金)費征管基礎薄弱。
1.地稅部門代征(基金)費以來,多數基層單位沒有在日常工作中收集、設立相關的數據資料和建立檔案冊籍,對費源底數和征收前景不是十分清楚,給征收工作帶來一定盲目性。
2.征收不到位。目前,部分征收單位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任務,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征費,應收盡收,完成任務存在抓“大戶”的現象。
3.規章不健全。對于(基金)費的征收往往重任務的完成,而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思考如何建立、完善各項費用的征收管理制度,基層單位多數憑經驗辦事,大多停留在粗放式征收管理階段,急需健全、完善規范的(基金)費征管規章制度。
4.征收措施和征收方式的不統一。由于(基金)費制度的制定由不同部門完成,因此規章的基本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給(基金)費征收工作帶來一定問題。
5.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有些(基金)費相關部門全權委托地稅部門征收,有些(基金)費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干預太多,使實際操作中造成部門與部門之間工作不同步的情況,有時直接影響到(基金)費的征管效果。
6.(基金)費減免制度不完善,有些企業存在困難時,沒有相應的救濟安排,抵觸情緒大,征收工作有時無法開展。
三、代征(基金)費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覺得代征(基金)費工作要加強規范化建設的同時,應實行與稅收同征同管同查一體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堅持稅費并舉、以稅帶費、以費促稅的原則,充分利用在稅收管理中積累的征管經驗、網絡信息等優勢,把代征工作融入到稅收管理的大格局中,實施(基金)費與稅收同征、同管、同查的一體化管理辦法。
(一)(基金)費政策宣傳與稅收宣傳同步開展。代征工作必須做好宣傳發動,只有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贏得政府支持、部門配合和企業理解,才會提高依法繳納(基金)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提高認識,把各項(基金)費作為小稅種一樣同步管理。要自上而下改變以往就稅論稅的狹隘觀念,真正把思想轉到稅費并重的認識上來。
(三)比照稅收制度統一(基金)費征收方式與管理制度。(基金)費管理必須具備整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而不是現在各自為戰的管理方式,既然要求(基金)費納入規范化管理,那么無疑需要統一部署。比如在征收過程中統一印制、統一使用各種表證單書等,出臺有利于(基金)費征收管理、有利于發揮(基金)費管理部門積極性的管理制度。
(四)(基金)費與稅收實行同征管理,納入收入任務考核機制。建立收入進度督導機制,做好費源分析與預警管理同步進行,逐月通報收入情況,解決基金代征工作中潛在的問題,防止大起大落和前后脫節,有力促進(基金)費任務的均衡和足額入庫。
(五)從法律、建章立制的角度真正賦予稅務機關征收各項規費的權利,要賦予稅務機關完整的征收權,使稅務機關能夠旗幟鮮明地行使法律賦予的強制執行手段,征收的全過程包括基數的核定、征繳入庫、處罰、催繳等全部稅務機關依法完成,力爭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六)在開展稅收檢查的同時,一并對(基金)費進行檢查。內查各征收單位代征工作開展情況,外查企業偷漏基金和稅費現象,對查處的案件及時向社會公開,形成嚴厲打擊偷逃基金的大環境,發揮應有的警示教育作用。
(七)建立便捷高效的服務機制。充分利用現有的辦稅資源,對基金代征實行“一窗式”服務,主動為企業提供規范、文明、便捷、高效的服務,營造了文明和諧的征收氛圍。
這些年來,地稅在代征(基金)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未來的路還很長,任務依然還很艱巨。在今后的工作中,地稅部門應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服務措施,著力開創基金代征工作新局面,為代征(基金)費工作可持續發展做出不懈努力。
(作者單位:南昌市東湖區地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