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當前中國中考體育加試制度改革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發現在中考體育加試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思想重視不夠,沒有耐力測試項目等的許多不足之處,并得出了中考體育制度加試改革的研究結論。同時,在當前中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為了實現青少年體質健康這個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改善和加強中考體育制度,對中考體育加試制度改革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第一,積極發揮體育中考的激勵性功能,引導回歸常態教學;第二,拓寬中考體育考試領域,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第三,廣泛開展學校課外文體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考體育;制度;加試
中圖分類號:G622.47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4-0296-02
一、研究目的
初中畢業升學加試體育作為學校體育與招生制度的一項改革舉措,已在全國實施。1990年,經國務院批準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9條明確規定,體育課是學生畢業、升學考試科目。加試體育制度的建立是深化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有力措施,是進一步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發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強大推動力。加試體育作為素質教育重要手段的一部分,在有些地方的實施并不順利,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地區甚至舉步維艱苦,主要表現有的學生、家長、教育部門對其意義的認識還不足,一些地區存在疑慮或擔心,其中部分學生、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加試體育會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升學造成影響,有的家長甚至認為這樣做會“把好的學生考下去了”。通過對中考體育加試制度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新時期的中考體育加試改革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中國期刊網、百度,以“中考體育”為關鍵詞搜索了中考體育制度、中考體育加試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資料,為了了解研究現狀奠定全面、客觀的基礎。
2.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對專家進行訪談,了解中考體育制度以及政府對中考體育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三、結果與分析
1.現行中招體育考試存在的問題
1)思想重視不夠,考前才認真上體育課
一些學校對體育課在思想上重視不夠,在目前實施體育中考的情況下,一些初中也沒有按照國家體育課程設置開齊開足體育課,只是在體育中考前進行突擊訓練。事實上依靠體育中考,確實支起了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帳篷”,卻撐不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大廈,這也是我們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的原因之一。
2)體育中考內容沒有耐力測試項目
耐力是反映人體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體育中考沒有耐力測試項目,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2]。但是現行的體育中考,只有速度、力量、彈跳力等素質項目的測試,沒有耐力性項目。最為明顯的是13~14歲年齡段的學生,這些學生在近幾年的耐力的身體機能指標——肺活量/體重指數與1985年比較明顯下降了[3]。而且,這種下降趨勢將日益顯著。究其原因是過多地追求升學率,放松了學生的體育鍛煉,學校的長跑活動減少,學生體力勞動不足,獨生子女受到家庭的特別呵護,缺乏刻苦鍛煉的意志。
3)考試中的人為因素較多
從這幾年體育中考的情況來看,主管部門的宏觀管理是到位的。每年體育中考都專門成立了由紀律、監察部門參加的領導機構,層層把關,測試人員的專業素質也很好。每年考前既有思想動員、理論學習,又有現場實習。場地器材的準備也很充分和規范。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避免不了人為因素的干擾,而且漏洞越來越大,考試中打“人情分”的現象嚴重[1]。
4)中考體育不合格,照樣被錄取
中考錄取過程中,一些學校沒有限定體育考分的及格線,在體育加試中,不管考生考多少分,甚至不及格也一概計入總分。照樣可以被高一級學校錄取。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中有關規定“體育成績不及格不得畢業,不得升入高一級學校的精神”,喪失運動能力的殘疾學生和有傷病的學生除外。
2.中考體育加試帶來的影響
隨著中考體育加試考試的進行,體育考試中的一些弊端也顯露出來,主要是“應試現象”嚴重。社會、學校、學生家長、學生都重視體育工作和學生身體鍛煉了,但他們所重視的僅僅是需要考試的三項,至于其它體育項目一概不問,這樣體育教學工作也滑入了應試教育的泥潭。年年都要用大部分的時間進行重復練習,反復測驗;練了測,測了練,繁鎖的操作,枯燥的練習充塞著體育課堂,更有甚者,從初一開始就圍繞體育考試項目進行三年強化訓練[1]。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中考體育制度亟待改革
當前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積極推進以面向全體學生和全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素質教育,在整個教育界已經形成共識。體育考試作為中考當中選拔人才的一種手段和措施,多年來,在轉變人們思想觀念,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體育課質量,推動學校整體工作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實體育中考改革制度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從以下入手:一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考試制度和考核方法,增強考試的科學性和嚴肅性。二是繼續堅持把體育考核分數納入升學總分。三是擴大考核范圍,增加體育技能考核和基礎知識內容,提高學生能力和體育修養。四是注重體育健身方法的考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技能。
2)中考體育加試的改革對策
進一步糾正一些錯誤的體育觀念,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確立以“學生健康為本”的思想為學校體育的中心思想。以學生健康為中心,建立“以學生健康為本”的體育課程新體系。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實行全員育人。加強對學生及其監護人的教育,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改革中考體育加試,建立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的考試制度。加強體育制度的立法工作[4]。
2.建議
1)積極發揮體育中考的激勵性功能,引導回歸常態教學
把促進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作為增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手段和載體來看,重視學生基礎運動能力的發展。在考試項目設置中增加運動技能內容,如體操、武術、球類等,努力引導學校體育教學走出應試的陰影,回歸常態教學。并通過不斷改進考試內容,促進體育教學關注學習過程管理和學生體能以及基礎運動能力的發展;改進考試項目評分標準和實施細則,促進教師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強調操作程序的科學化、規范化、人性化,增強考試的服務功能,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
2)拓寬中考體育考試領域,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
中考體育拓寬了考試領域,學生可以選擇的項目十分寬廣,給了學生自主發展的機會。中考體育考試改革有利于學生選擇符合自身特點、興趣愛好的運動項目,充分激發與調動每一位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體育運動潛力,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使其個性得到張揚。
3)廣泛開展學校課外文體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廣泛開展課外文體活動既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2006年原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鍛煉,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成長理念深入人心。”表明了要把“健康第一”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4)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消除體育中考出現的應試體育傾向
學校體育要規范教學行為或可持續發展,關鍵是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始終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專業技能培養、教學能力鍛煉、教學理論學習作為工作的重點來抓。
參考文獻:
[1]趙興武.對體育中考的幾點思考[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1,17,(5):253-254.
[2]陳更昌.不容忽視的體育中考問題[J].上饒師專學報,1997,7,(1):97-98.
[3]郭艷花.對中考體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0,15,(2):12-13.
[4]喻堅,劉林箭,鈕新榮.中考體育加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