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委員會制度是中國特色檢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檢察委員會制度的實施,在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檢察職能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檢察委員會制度是我國檢察機關內部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或重大疑難案件的一項重要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在檢察長的主持下討論決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對檢察委員會的議事和決策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基層檢察委員會如何在新形勢下全面履行職能,更好地發揮其決策作用,是我們應當重視的問題,下面筆者就所在的基層院如何加強管理,完善機制,不斷提高檢察委員會議事議案質量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健全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明確部門職能
(一)檢委辦設在研究室,對提請議案作程序性審查
根據法律規定,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主要承擔以下職能,即會務、咨詢、督辦、培訓、調研、臨時事務等,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的職責除審核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的案件,還有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對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的案件或者事項提出法律意見,對提交討論的有檢察工作的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提出審核意見。據了解,筆者所在基層院為了充分發揮研究室綜合職能作用,將檢委會辦事機構設在研究室,負責承辦檢察委員會的日常事務。及對提請的議案作程序性審查,重點對是否屬于檢委會議事范圍進行審查。其理由是研究室具有法律研究和指導的職責,無論提出法律意見還是審核意見,都需要具有法律和檢察專業知識,這就要求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應當主要由檢察官組成,由其管理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有利于及時掌握檢察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政策適用問題,更好地把檢察委員會的決策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指導;二是研究室具有綜合業務研究和法律政策研究的優勢,由其管理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有利于發揮研究室為領導當好參謀助手的作用。三是研究室是一個不直接參與辦理案件的部門,不僅可以發揮其協調各方面工作的優勢,而且也可以發揮其在檢察機關內部監督制約中的作用。
(二)專職檢委立足實體,確保案件質量
專職委員一般都是司法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檢察官,是集專家型、業務型等多方面才能的優秀檢察官在檢察工作中發揮比其他委員更特殊、更重要的作用。從基層實踐看,在討論疑難復雜案件時,案件的證據材料及匯報材料由承辦人提供,檢察委員會其他成員由于自身業務繁忙,在上檢察委員會討論之前來不及閱卷,討論時存在片面或錯誤的看法,為了保證案件事實的準確,筆者所在基層院對檢察委員會議案制度進行改革,將案件實體性審查交于專職委員負責,凡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的重大疑難案件,會前專職委員應對此案件的定性定罪及法律程序是否違法等方面進行審查分析,為提交討論的重大疑難案件準備充分的法律法規,相關司法解釋,形成自己的觀點報檢察長決定上會討論,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案件時,專職委員應先提出明確的法律意見和存在的問題,然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討論決定。
綜上,不論是研究室還是專職委員,應明確檢委會日常事務性工作的正常運作,而且應該確保提請檢委會研究的案件或事項在程序上和實體上的全過程適用法律政策的準確性,這是為檢委會當好參謀助手的本質要求和服務重點。因此,應在確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前提下,以保障檢委會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為立足點,把程序性審查和實體性審查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全面履行基層檢委會職能,提高議事議案質量
200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議事和工作規則》,“議事規則”進一步貫徹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已成全國各級檢察院通用的議事規則。
近年來,筆者所在基層院按照高檢院及上級院的指示精神,堅持貫徹實行民主集中制,使檢察委員會議事議案工作更加明確,更加科學合理,議事議案質量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善檢委會人員結構實現精英化
據了解,筆者所在基層院自2009年以來,按照上級院的要求,結合基層院實際情況,選拔各業務科室的優秀檢察官,通過筆試、測評等方式進行評比,最后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命。確定了檢察委員會委員的名額,擴大了民主決策的基礎,確保檢察委員會形成集體決策,并且保證檢察委員會議事議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二)完善檢察委員會的其他相關制度
1.實行會前審查制度。對需提請檢委會討論的案件或事項,首先由案件或事項承辦人制作《檢案會委件審批表》,闡述清楚具體審查意見,經科務會討論,主管副檢察長審核同意后,報檢委會辦事機構(研究室)進行會前審查,檢委會辦事機構對提請的議案作程序性審查,重點對是否屬于檢委會議事范圍,提請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審查,通過這些程序性審查,可有效地防止不屬于檢察委會議事范圍,不完備的案件不適當地提交檢委會討論,在一定程序上減輕檢委會不必要的負擔,保證了檢委會的議事質量,在程序審查過濾基礎上,還要嚴格執行實體把關,這就要求專職委員對提請案件必須像審查起訴部門那樣審查案件。提出適用法律政策的正確意見,為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策時提供參考。
2.規范了會中發言順序,保證民主決策。筆者所在基層院嚴格按照高檢院檢察委員會議事規則的要求,規定了檢察委員會的發言順序,更加細化了發言順序,即按照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未擔任院領導職務的委員,擔任院領導職務的委員,主持人這樣一個先后順序發表意見。充分保證每一位檢委會委員不受職務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干擾能夠客觀、公正地發表個人意見,提高效率,保證民主、科學的決策。
3.實行會后督辦反饋制度。對檢察委員會形成的決議或決定后,由參加會議的委員對會議記錄進行審核,填寫《檢委會決議表》交各委員簽字,對檢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會后由檢委會辦事機構(研究室)適時督辦,并要求承辦部門必須在5日內向檢察委員會辦公室通報執行情況或階段性工作情況,將《檢委會決議執行情況回報表》、并附相關法律文書、材料復印件報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及時將執行情況向檢察長和檢委會反饋。對于拖延執行或不執行的,檢委會決議或決策得不到落實的,檢委會辦事機構有權催辦、督辦,并予以通報。
4.建立學習型檢察委員會制度。隨著我國檢察委員會制度的改革,在司法實踐中會遇到新問題、新情況,相應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不斷補充、修改,這就要求我們基層院檢察委員會委員要不斷學習,及時掌握新法規,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的法律專業水平,筆者所在基層院每月開展兩次學習活動。時間定為每月第一周、第三周、周四下午,時間為2小時。學習和掌握檢察委員會相關規定和法律、法規及最新的司法解釋等內容。學習形式采取自學和統一學習兩種形式。首先,委員們通過自身日常工作中的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研究改進,從而將學習研討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引入檢委會工作中。作為檢委會學習的內容之一。其次,由研究室統一負責,豐富檢委會學習內容,除學習法律法規以外,結合具體討論的案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此外,需關注社會熱點,并結合社會背景和國家政策導向與檢察工作相結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新型的事物不斷出現,新型的犯罪也不斷出現,國家的方針、政策不斷地進行調整,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只有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和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基層院檢察委員會作為基層檢察機關的業務指導部門,只有加強管理、完善機制,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發展的新需要,才能不斷地提高基層檢委會議事議案的工作質量。
作者系哈爾濱市五常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