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托馬斯·阿奎那是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重要理論家,經院哲學大師,同時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全面考察阿奎那的政治思想,就會發現其中深藏著民主、自由和法治等現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托馬斯·阿奎那;政治思想;民主;自由;法治
中圖分類號:B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207-02
托馬斯·阿奎那是歐洲中世紀最偉大的經院哲學家、神學家,是神學政治論的集大成者。他從維護封建秩序和教會權威出發,通過吸收和借鑒各派觀點,構筑了一個包羅萬象的神學體系,其主要著作《神學大全》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神學巨著,這部著作討論問題廣泛,其中包含了對政治問題的思考。
一
托馬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主要內容為:第一,人有理性,人天生是社會政治動物,國家的建立是人類合群生活的需要。阿奎那接受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承認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他拿人與動物比較,指出動物雖有伶牙俐齒、皮毛角爪,能奔善跑,但卻沒有理性,只有人才有理性,人才有推理能力,人才能創造各種工具和器皿。動物只能運用其自身的本能趨利避害,而人由于擁有理性,則可以通過推理獲得并發展必須的知識。同時,教育和傳授知識是“只有人才掌握的能力,這種能力使他得以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內容告訴另一個人”[1]。人有理性,懂得孤獨的生活既無法戰勝其他動物,也無法滿足人生各種各樣的需要,因此“當我們考慮到人生的一切必不可少的事項時,我們就顯然看出,人天然是個社會的和政治的動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動物要過更多的合群生活。”[1]
阿奎那認為,人的結合出于人的理性,但人的理性是上帝賦予的,他解釋說,一個人的為人如何,以及他享有什么東西或能有什么成就都必須與上帝發生某種關系。至于國家的統治權,亦是上帝賦予的。因此,在阿奎那看來,國家的形成歸根結底是上帝的意志,阿奎那乃是在神意的前提下吸收了亞里士多德關于國家在家庭的基礎上自然發生的說法。
第二,政治的首要目的在于和平與團結一致,君主制是最好的政體。阿奎那提出,一個社會的幸福和繁榮在于保全它的團結一致,在于和平與安寧,而君主制最能保證社會的團結一致與和平安寧,所以它是最好的政體。首先,凡本身就是一個統一體的,就比多樣體更容易產生統一。為了要實現社會的團結統一,就必須把政府權力交給一個人來掌握,其次,最接近自然的過程的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在自然界,支配權總是操在單一的個體的手中的,最好的政體也應該是由一個人來掌握政府權力。 經驗也證明,多數人統治常使國家發生紛爭,陷于分裂。
第三,國王是上帝的仆人,王權是上帝的賜予。阿奎那認為,一個君主應當體會到,他對他的國家已經擔負起類似靈魂對肉體,上帝對宇宙的那種職責。他一方面認為君主的權力來自上帝;另一方面又要求君主在管理政府時要施仁政。世俗君主要專心致志地領導他所支配的社會走向幸福生活,塵世的安寧和幸福生活的目的,乃是為了將來享受天國的安寧和幸福生活,因此君主在保障和促進人們世俗幸福生活的同時,還有責任引導人們追求天堂的幸福生活,“堅持一切能導致這一目的的行動,盡可能不做任何與這一目的有矛盾的事情。”[1]
第四,法是人類的行為準則,法的目的是公共幸福,永恒法高于一切。阿奎那提出:“法是人們賴以導致某些行動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動的行為準則或尺度。”[1]人既然是理性的動物,人類行動的準則和尺度便是理性,因此,即使是國王,他在發號施令時也因受理性的節制。他說:“暴戾的法律既然不以健全的論斷為依據,嚴格地和真正地說來就根本不是法律,而寧可說是法律的一種濫用。然而,只要考慮到公民的福利,它就具有法律的性質。”[1]法律必須以整個社會的公共幸福為其真正目的。他說:“任何力量,只要它能通過共同的政治行動以促進和維護社會福利,我們就說它是合法的和合乎正義的。”[1]為此,他把法律分為四種: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永恒法即上帝的理性。自然法即理性動物所分享的永恒法。神法即神的啟示。人法即人們行為的準則。永恒法高于一切法。阿奎那提出,君主雖然制定法律,但)君主也必須服從法律。
二
通過對托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全面審視,其蘊涵著一些現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內容。民主、自由和法治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應有之義。
1.國家一切法律和權利來自于人民。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中內在包含了法律和權利來自于人民這一民主思想。實在法的真正基礎是社會的意志或社會的同意。他說:“人類的意志可以根據共同的同意是本身并不違反自然正義的任何事情而具有法律價值。這正就是實在法的范圍。”[2]阿奎那給法律所下的完整定義,蘊涵著法律來源于人民的思想。阿奎那吸收了亞里士多德關于國家權力起源于民眾的思想,進一步激發了中世紀關于“民權”問題的討論,促進了中世紀的憲政主義的發展。阿奎那還指出,“關于一個城市或國家的權力的正當安排,有兩點必須加以考慮。第一點是大家都應當在某一方面參與政治……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涉及到政體或管理政治事務的形式。”[2]他充分肯定了人們參政的重要性,認為人民參政既保障了社會內部的安寧,又可使權力獲得正當的安排。毋庸置疑,參與政治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之一。
2.追求自由是人類發展的永恒主題。基督教神權高于王權的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于將王權排除在信仰領域之外,以免王權因其利益需要而控制人們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亦即為人類的自由保留了一塊必不可少的領地: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教會強調神權高于政權以及政教分離的歷史實踐是近代西方人們思想自由的淵源。可見,阿奎那的神權高于王權理論所蘊涵的自由是其政治思想中的又一現代意蘊。阿奎那指出:“基督教徒即使征服了他們并俘虜了他們,后者仍舊會有信仰基督教與否的自由。”[2]這里,他表達了基督教信仰自由的思想。不僅如此,他還關注著精神自由。他說:“一個人為此而受制于另一個人的奴隸狀態只存在于肉體方面而不存在于精神方面,因為精神始終是自由的。在塵世的狀態中,我們由于基督的恩惠得以在精神上沒有缺陷。”[2]
3.實施依法治國。托馬斯·阿奎那作為神權政治論的主要代表,將神學的法制理念與古典政治哲學和法治思想相結合。一方面阿奎那把法治看成是社會的產物。他認為,為了對付人惡的本性便需要法治,國家依法統治是使人們能過上有德生活的重要保障。由于人性總是具有邪惡的弱點,所以制定的人法應該有兩個特點:第一,人法具有“指導人類行動的規則”的特點;第二,人法還具有“強制力量”的特點。這就將法律的引導和強制功能緊密地統一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又把法治看成是一種良好政治的保障機制,對于防止腐敗具有重要作用。阿奎那指出法治具有良好的政治維系功能。君權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權力只能依照法律來行使。他強調:“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于自己身上。”“就法律的支配能力來說,一個君主的自愿服從法律,是與規定相符合的。”“事實上,權力服從法律的支配,乃是政治管理上最重要的事情。”[2]托馬斯·阿奎那是中世紀神學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將基督教神學思想與法治理念巧妙融入,對近現代西方法治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意]托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選[M].馬清槐,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44-150.
[2][意]托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選[M].馬清槐,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2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