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一項極其艱巨、復雜的工作。如何適時、合理、有序地轉移如此多的剩余勞動力,這是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問題。通過對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給出建議對策。
關鍵詞: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105-01
引言及文獻回顧
近年來,山西省對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程度、數量和規模都不盡如人意。如何進一步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有效配置勞動力資源,變人力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逐步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是關系到山西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劉金蘭[1](2007)在《山西省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中指出三農問題的中心環節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劉養潔[2](2007)在《加快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研究》中對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進行了測算,探討了農村勞動力過剩及制約勞動力轉移的原因, 并提出了對策措施。劉芳[3](2007)在《山西省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的研究分析》中著重分析了現階段農村勞動力就業與轉移的制約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從這些文獻中不難看到,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任務是一項重要的而且長期的系統工程。
一、山西省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現狀
1.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所從事的行業以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主。從勞動力轉移的行業來看,山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行業以采礦業和制造業為主,其次是建筑業,男性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從事的一些艱苦環境,危險的行業。雖然身處惡劣環境,但是收入相對要高些,所以,農村剩余勞動力所從事的行業以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主。
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的勞動力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目前,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就業的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這與農村的基礎教育落后是分不開的。很多農村孩子由于家境困難,以及其父母缺乏教育理念,導致大量的農村孩子只上完初中就走向社會,長期積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
3.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的農村勞動力以男性中青年為主。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的農村勞動力,其中40歲以下農村剩余勞動力占到77.1%。其中75.3%是男性勞動力。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村家庭還是主要靠男性勞動力養家糊口,所以掙錢的責任會落在男性農村剩余勞動力身上。
二、加快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措施
1.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大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程度及其綜合素質,是加速轉移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關鍵措施。山西農村基礎教育嚴重滯后是導致農村剩余勞動力素質低下的直接原因。通過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各種形式的培訓,逐步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職業技術水平及其綜合素質。
2.發展壯大農村企業,鼓勵農民創業,實現內部轉移。據調查,很多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并不愿意到異國他鄉就業。因此,希望政府能夠幫助農民建立自己的農村企業,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平臺。這樣不僅可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而且可以逐漸引進人才,逐步實現城鄉均衡發展。另外,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優惠措施,鼓勵農民創業,鼓勵有經驗的農民回鄉創業,爭取實現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內部消化,內部轉移。
3.轉變農民的就業學習觀念實現可持續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民普遍沒有繼續再教育的意識,似乎一沒考上高等學校就認為這輩子也不需要再繼續學習了,因此,政府要為他們提供繼續教育學習的平臺與機會,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識之士投入到農村建設中去,帶動他們轉變就業學習的舊觀念,從而加速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參考文獻:
[1]劉金蘭.山西省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7,(5).
[2]劉養潔.加快山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7,(6).
[3]劉芳.山西省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的研究分析[J].山西大同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