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部地區模具產業薄弱,形成制約經濟發展的阻力,通過翔實的數據介紹了邯鄲模具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模具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利用優質鋼材,發展私營模具、特色模具、加強戰略聯盟等相應措施,為決策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邯鄲地區;模具產業;特色模具;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120.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151-03
模具是投入產出1∶100的高技術、高利潤行業, 在現代化工業生產中,60%~90%的工業產品需要模具加工,模具已成為工業發展的基礎,許多新產品的開發都依賴于模具,特別是汽車、電子電器、輕工、航空等行業。中國中部屬模具欠發達地區,每年近70%的模具需要從外地購進,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中部地區如何利用現有自身條件發展模具產業呢?不同區域方法不盡相同。筆者以邯鄲市為例介紹本地模具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希望為決策者提供有益參考。邯鄲市地處中國中部地區,為鋼鐵生產大市,裝備制造業又是其主導產業,如何利用邯鄲市優質鋼材,加快發展模具產業,提升工業經濟發展配套能力,增強投資吸引力,自主創新力,綜合競爭力,是目前邯鄲市又好又快發展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邯鄲模具產業現狀
邯鄲市作為老工業基地,20世紀七八十年代,機械工業曾繁榮昌盛,處于全省領先水平,模具生產也嶄露頭角。但是由于模具產業發展模式沒有跟上時代的需求,漸漸失去了競爭力,落后于河北省模具發達城市。同時,與本地區鋼鐵、煤炭等支柱產業發展速度相比,差距很大。據初步統計,2007年,邯鄲市有模具生產能力的企業1 300家,其中規模以上專營模具企業30家,工業總產值590萬元,模具工業呈現以下特點:
1.模具產業發展較快,但產值總量與增長速度均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2007年邯鄲地區模具工業總產值為590萬元,遠遠低于河北省11個地區1.8億元的平均水平,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3.2%。同年,邯鄲地區模具總產值增長率3.1%,比河北省模具總產值增長率12.5%低9.4個百分點,發展緩慢。近幾年,河北省模具工業發展迅速,但由于基礎薄,起步晚,產值遠遠落后于模具發達省份。2007年河北省商品模具18億元,增幅12.5%,僅占全國總產值的3%,僅是廣東、浙江省的1/10。可見河北省是模具工業落后省份,而邯鄲又是河北省中落后地區。這必將影響邯鄲經濟發展速度,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2.模具產業增加值在整個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很小。2007年邯鄲地區生產總值為1 608.13億元,遠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1 246.32億元,名列省內第三,但模具產業產值0.0081億元,貢獻很少,不及總量的萬分之四,而鋼鐵、煤炭行業完成增加值378.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5%。說明邯鄲地區經濟主要靠鋼鐵、煤炭等支柱產業支撐,產業鏈短,模具產業亟待發展。
3.模具產業初具規模。邯鄲地區國有模具廠原為大型國有企業的模具分廠,機器設備品種多,在模具市場占半壁江山,有國有漢光機械廠模具分廠,邯鄲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模具分廠,邯邢冶金礦山局磁山機修總廠模具分廠近十家企業。近幾年,私營力量悄然崛起,有一大批私營模具企業逐漸興起,與國有模具廠分庭抗禮,有邯鄲市標準件廠,邯鄲市模具廠,宏達模具廠等近15家。
二、模具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體制改革步伐緩慢。邯鄲國有模具企業與私營模具企業比例高達2∶3,與全省情況1∶19比較,顯然比例差距大,體制落后。
邯鄲國有模具企業所占比例過大。這些模具生產企業大多是相關行業骨干企業中內設的分廠、車間,企業自產自用。在這種體制下,模具被視為保證本企業生產的后方產品,很少得到重視。一方面大量的模具生產能力被閑置、浪費;另一方面由于這些企業模具工業化和專業化概念薄弱,與市場聯系較少,經營機制不靈活,專業化、商品化、市場化、標準化程度低,無法發揮自身應有的生產潛能,從而使大量的模具加工業務流向市外。
私營模具專業生產廠家,近似于小作坊式加工,規模小,缺乏先進設備和高級設計人員,創新能力低,高精度模具生產能力不足,模具生產沿用的還是老的生產模式,即:依靠傳統設備加工制造,依靠實物測繪代替模具設計,依靠老師傅的技術經驗培養人才,依靠作坊式經營打天下,依靠低價競爭求市場、求生存。這種作業方式顯然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只能為制造業提供二次甚至是三次模具配套。
2.工藝水平落后。邯鄲模具生產企業大都已使用CAD/CAM軟件設計造型,但在模具制造中大多采取以鉗工為主或鉗工包干的生產組織模式,沒有一套標準的制造加工流程,模具最終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還掌握在鉗工師傅的手中,生產效率低,生產周期長,工藝管理水平低。
3.生產設備落后。模具企業要發展,硬件是關鍵。邯鄲模具行業經過“十一五”期間的技術改造,工藝裝備水平已有較大提高,但大部分使用的是臺灣機床、國產機床及其他普通加工設備,高檔設備如高速15 000轉以上、四軸以上聯動銑床等遠遠不夠普及,五軸聯動銑床幾乎沒有。這樣企業只能加工低檔模具,導致大量模具必須從外地購進。
4.人才匱乏,制約著模具產業發展。據統計,邯鄲模具制造企業中專業模具技術人員占模具企業職工總數的20%,比對沿海發達省份規劃要求的25%還遠未達到。模具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勞動密集的產業,需要高級技術人才、高級鉗工及其企業管理人員。如果人才匱乏將大大影響了模具企業的發展和穩定。
5.專業化、標準化、商品化程度低,企業間協作性差。邯鄲模具專業化分工不細,商品化程度偏低;模具企業之間協作不夠,缺少團結合作、協同發展的氛圍,這大大降低了模具承接大項目的能力。另外,邯鄲模具標準化水平和標準件覆蓋率與國內、國際先進水平距離較大,導致模具質量、成本、制造周期難以與國際接軌。據統計,邯鄲地區至今沒有一家模具標準件廠,生產模具必須從山東、浙江等省市長途購進。邯鄲目前沒有成立模具協會,沒有統一合作平臺。每個企業均是單兵作戰,缺少必要的聯系與溝通,更談不上企業協作。
三、模具產業發展的潛在優勢分析
1.模具產業自身特點優勢。首先,模具的生產是去重的過程,最好在優質鋼材產地發展,這樣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節約運輸成本,尤其對于大型模具更為突出。例如,河北泊頭汽車模具生產總量占到了河北同行業比重的90%,整個模具業比重的16%。2007 年實現銷售收入達到了 11 億元,其汽車模具產業群的崛起源于當地發達的鑄造產業。其次,在上下游產品的互動方面,模具產業的發展對上游鋼鐵產業起到積極帶動作用,對下游機電產業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世界上凡是制造業發達的國家,模具產業常常作為其優先發展的產業。國內的昆山、東莞、余姚等城市的發展歷程及模具市場都證明了模具產業具有很強的推動和帶動作用。發展模具產業是謀求市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切入口和突破口,是完成“建設區域經濟中心”任務的重要環節。再次,模具更適于發展產業集群。由于單個企業難以配齊從模具粗加工、熱處理到各種精加工、光整加工、質量控制與監測等系列設備,在硬件條件上制約了模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模具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廣大用戶對模具制造的高精度、長壽命、短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模具企業必須由個體競爭轉向合作群體競爭,共享資源,形成區域模具產業集聚。模具產業群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良好的經濟效益,可以快速提升模具產業實力,促進邯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延長產業鏈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邯鄲產業結構調整需要模具產業的發展。2007年,邯鄲市采掘業產值198.9億元,工業總產值757億元,前者占后者26.3%;采掘業從業人員7.74萬人,城鎮從業人員從業數32.2萬人,前者占后者24%。邯鄲的兩項指標均遠遠超出國家對于資源型城市界定的數值,因此邯鄲屬于典型資源型城市。在邯鄲資源型產業比重大,與礦業相關的冶金行業成為邯鄲的支柱產業。2007年邯鄲第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52.6%、34.4%。同年,河北百強企業中,邯鄲占了15個,其中12個都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資源型產業的生命周期受到其資源儲量的影響和限制,邯鄲的轉型是必然的,應大力發展接續產業,將鋼材進行深加工、再延伸,形成圍繞鋼材進行深加工的產業鏈,步步創利,層層增值。其中延長產業鏈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發展模具產業,發展模具產業相當于打開了機械、電子、汽車、石化、建筑等重要產業的大門。
3.邯鄲的地區優勢明顯。首先,邯鄲具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邯鄲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向北可以承接京津輻射,向南可以連接中原市場,同時是連接東部西部的必經之路,鐵路、公路交匯于此,是四省鄰接區唯一具有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過境、機場通航綜合交通優勢的城市。邯鄲的產品產業可以輻射中原,便利向中西部拓展。其次,邯鄲礦產資源得天獨厚,煤炭和鐵礦儲量分別為40億噸和4.8億噸,是中國著名的焦動力煤和高品位鐵礦石生產區。再次,邯鄲是老工業基地,設備、技術、材料各方面齊全,有基礎,好發展。
4.市場需求優勢。模具產業的發展,與制造業對模具的需求相呼應。邯鄲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裝備制造產業已具備一定基礎,形成了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品、電子設備制造類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類等七大類產品的規模生產。截至2007年底,完成增加值378.2億元,實現利稅12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數的49.9%。2009年,華北地區最大的白色家電基地——美的工業園區正式建立,對邯鄲模具產業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邯鄲市政府計劃到“十一五”末,全市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以上,把邯鄲建成裝備制造業基地。有這么強大的市場帶動,邯鄲模具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四、邯鄲模具產業發展對策
1.扶植私營模具。發展邯鄲模具,必須在所有制形式上有更大突破,積極進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鼓勵個體、私營和各種股份制模具企業的發展。第一,擴大模具專項資金規模。擴大模具企業專項資金規模,加大對模具園區,擔保融資,人才培訓,技術研發,產品檢測等模具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的支持。第二,扶持重點模具企業發展。以引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以打造知名企業,名牌產品及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為核心,著力解決企業外部形象、內部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促進重點模具發展。
2.形成特色模具。根據本地區主導產業,因地制宜選擇特色模具,由主導產業帶動本地模具產業。筆者認為,目前邯鄲地區在裝備制造業上的主要優勢在于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今后幾年,要緊緊跟隨這幾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汽車模具、建材模具、五金模具等。
3.促進合作,共贏發展。合作能夠實現最大效益,也因此最有生命力。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一個企業的能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擴大生產,要規模化,就要構筑廣泛的信息網絡,揚長避短,與供應商、渠道商、同行聯盟。這是發展的一種趨勢,模具發達地區的產業園的快速發展得到印證。同時要加強與模具發達省份同行的合作,統一合作理念,完善合作機制,健全協調組織,構筑合作平臺,建立戰略聯盟。例如,可以共同接單,一家出面,多家協作,或者聯合出面,發揚團隊精神,目的是占領更多市場份額。
4.筑巢引鳳,培養本土人才。在引進人才方面,加大模具行業擁有專業知識、熟練技術應用、創新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引進力度,這將對邯鄲模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聘請浙江、廣東等模具制造業的優秀企業家、工程師等參加到邯鄲模具行業的發展中來。同時,加強對本土模具行業人才輸出培訓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行業交流,設立培訓基地等方式,增強本土人才的高科技應用能力。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充分利用河北工程大學,邯鄲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資源培養本土化人才。一方面,加大對學校投入,增強師資力量,完善培訓機制,注重培養專業化、系統化、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加快企業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建立研究室和技術中心進程,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有針對性、目的性、互動性的合作意識。這些努力將為模具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5.建立模具產業園。模具產業集群的生產基地——模具城(園區)的建設十分重要,它能解決中小企業單兵作戰的發展及創新能力不足,完善模具產業鏈,迅速獲取有效信息,化解“擁擠效應”,形成“集體品牌”,配套平臺和服務體系的建設,有效提升模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榮清.模具制造工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2]劉德普.東西部模具產業發展雙贏之道[J].模具工程,2008,(7):50-54.
[3]朱永林.基于產業鏈的模具產業集群模式與技術創新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9,(4):58-63.
[4]董海林.邯鄲領跑中原協作區域的歷史使命[J].邯鄲學院學報,2009,(1):28-32.
[5]韓包海.模具制造產業集群的研究成果探析[J].商場現代化,2009,(2):232-233.
[6]邯鄲市宣傳部.河北邯鄲將打造裝備制造產業新城[J].機械工程師,2009,(7):3.
[7]鮑琳.邯鄲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9,(5):136-138.
Handan Mold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ZHANG Nan1,BAI Min-zhi 1 ,GUO Shi-zhang 1,WANG Gang2
(1.Hand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dan 056001,China;
2.Machine Electricity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Abstract:Weak central mold industry, the formation of restri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this paper detailed data presented Handan Di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zed the mold problems in industry, proposed the use of high-quality ste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mold, mold features to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Union and other corresponding measures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olicy-makers.
Key words: Handan;mold industry;private mold industry;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