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迅速,總量水平位居全國前列,但東西區域經濟差異顯著。探討了山東省縣域經濟差異變化的時空特征,為其未來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關鍵詞:經濟差異;縣域;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120-02
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帶,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多項經濟發展指標居全國前列。但在其內部,猶如中國的一個縮影,存在著東西部差異,并且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全省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區域經濟差異問題也出現了顯著的變化。
一、山東省縣域經濟差異變化的時間特征
以2004年山東省行政區劃為標準,以縣級區域(縣和縣級市)和省轄市市區作為地域研究單元,以1995—2004年十年的連續時間為研究時段,以人均GDP為度量區域經濟差異的變量指標,運用標準差(絕對差異)和變異系數(相對差異)兩個常用指標分析1995年以來山東省區域經濟差異的演變趨勢及主要特征。
1.絕對差異呈擴大趨勢。從圖1可以看出,1995~2004年山東省各縣市區人均GDP的標準差年均遞增率為11.06%,表明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絕對差異一直呈擴大趨勢。從擴展速度看,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995—2000年,絕對差異呈緩慢擴大趨勢,標準差由3 625增加到4 973,年遞增率為6.58%;第二時期,從2000—2004年,絕對差異呈急劇擴大趨勢,標準差由4 973增加到9 186,年遞增率為16.66%。
2.相對差異呈波浪式減小趨勢。從圖1可以看出,在1995—2004年,變異系數從0.71減小到0.64,相對差異總體上呈減小的趨勢。其中1995—1999年,系數從0.71減小到0.64,年遞減率為2.42%,呈急速減小趨勢;1999—2004年,系數從0.6437減小到0.6362,年遞減率為0.23%,呈緩慢減小趨勢,基本趨于相對穩定狀態。
二、山東縣域經濟差異變化的空間特征
(一)縣域經濟差異變化的空間格局
運用SPSS統計軟件的K-Means Cluster聚類法,選取Nich指標把縣域經濟地位的變化聚為四類:(1)顯著上升型,Nich在2.0934以上,共有10個縣域;(2)緩慢上升型,Nich在1.0057~1.9389之間,共有30個縣域;(3)緩慢下降型,Nich在0.5024~0.9954,共有57個縣域;(4)顯著下降型,Nich在0.0809~0.4962,共有18個縣域。
由圖2可知,第一類多屬于經濟發展基礎較好而增長較快的縣市,主要集中在省會及沿海地區;第二類多位于經濟增長最快區域的周圍和地處省邊界和中部的部分縣市;第三類在東、南、西部基本呈連續環狀分布,以臨沂、濟寧、德州和聊城4個地市分布最多,這些縣市原有基礎就較差,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又相對滯后,是政府政策調控的難點和重點區域。第四類縣市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在荷澤市分布最多,其他地區只有零星分布。這類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特殊的制約因素,需要專門加以研究和解決。
(二)縣域經濟空間結構變化特點
根據人均GDP空間組成變化情況,以下分析空間極化—擴散效應。
1.極化作用持續加強,區域差異不斷擴大
從表1可以看出,人均GDP前五位和后五位的縣市區從1995—2004幾乎沒有變化,空間極化作用在加強。發達縣域經濟總是保持持續增長,處于領先地位;低發展水平的縣域,經濟增長是一種低收入水平狀態下的增長,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因而很難擺脫“貧窮陷阱”。
2.擴散效應開始顯現,核心—邊緣結構進入新的階段
根據山東省各縣市區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按1.50、1.25、1.00、0.75、0.50倍數,將全省各縣市區分成6個等級。
從表2可以看出,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在多極化的同時,亦出現了向外圍地區擴散的反極化趨勢。核心區人均GDP指數最高等級的縣市區有所增大,由1995的17個增加到2004年的20個,基本上是由中等級的縣市區轉化而來,表明增長極的擴散作用有所增強,而且這種擴散作用的強度和廣度更甚邊緣區;邊緣區人均GDP指數最高等級的縣市區數目有所增大,由1995年的21個增加到2004年的23個,同時最低等級的縣域數有所減小,由1995年的19個減少到2004年的14個,都是擴散效應引起的。隨著邊緣區次級中心經濟發展,以及其他設施網絡的發展,與核心區域的聯系,將更加密切,并依托其腹地—廣大邊緣區的資源優勢,次級中心的發育成長必將促進整個核心—邊緣結構的優化和完善。
三、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得出從1995—2004年山東省縣域經濟絕對差異呈擴大趨勢,相對差異呈縮小趨勢,并且差異擴大的原因在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增加;同時在空間上,體現出經濟發展較好地區內部的差異在縮小,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差異在擴大。
參考文獻:
[1]孫希華,張淑敏.山東省區域經濟差異分析與協調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03,(5).
[2]仇方道,朱傳耿,等.江蘇省縣域經濟差異及時空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004,(4).
[3]覃成林.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
[4]陳龍飛.山東省經濟地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