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組織,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個新的偉大工程中要有新作為、新貢獻。主要從高職院校工會的工作角度,闡述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工會凝聚人心的作用、工會的動員宣傳作用、工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工會的服務維權作用、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關鍵詞:執政能力;高職院校;工會;作用發揮
中圖分類號:D41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249-02
當前,中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物質利益、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市場經濟存在的弱點及其帶來的消極影響必然給高職院校帶來巨大的沖擊。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肩負著重要歷史使命。高職院校工會作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教職工的群眾組織,作為領導聯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在推進和加強學校民主政治建設,調動廣大教職工參與構建和諧校園的積極性、創造性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如何團結、凝聚和帶領全體教職工,充分發揮高職院校人才聚集高地和人才培養高地的作用,是擺在高職院校工會組織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一、充分發揮工會凝聚人心的作用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核心和關鍵,是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誰賦予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擁戴和信任的結果,離開了與人民的親密關系,黨的執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工會作為工人階級最大的組織形態,具有最廣泛地團結本階級群眾的顯著優勢。黨要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一定要通過工會這個橋梁和紐帶來實現,從而順暢地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聽取群眾的意見與呼聲,把黨的主張同群眾的意愿緊密地結合起來,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順利貫徹實施,并使之變為廣大職工群眾的自覺行動[2]。
高職院校的廣大師生員工既是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者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也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受益者。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就越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反過來,人越是得到全面發展,就越能為學校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前,高職教育在發展進程中面臨著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傳統教學與社會服務,貧困資助與就業服務,個性張揚與嚴格管理,銀行貸款與職工收入,兩校管理與資源共享等一些不協調、不和諧的問題。教育和引導教職工增強市場意識,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具體利益與根本利益的關系。工會組織既要促進 “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聘任機制和“效益優先、兼顧公平、以崗定薪、按勞取酬”績效辦法的完善,形成競爭機制,又要以“教代會”、“職代會”為平臺,推進民主管理,維護教職工的利益,把教職工的聰明才智引導到學校發展上來,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教職工。
二、充分發揮工會的動員宣傳作用
動員廣大職工群眾歷來是中國工會的政治優勢。在新一輪的高職院校發展中,如何進一步做好教職工的工作,把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和服務隊伍有機地組織起來,匯集成一個育人的整體,更好地服務于大局、服務于中心,讓更多的教職工投身于教學、科研的主戰場,為國家培養人才,為社會提供高端技術,為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這既是對高職院校工會動員教職工能力的考驗,也是高職院校工會贏得發展的重要一環。
為此,高職院校工會要切實加強新時期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宣傳黨十七大精神,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教職工頭腦,用宏偉目標激勵廣大教職工;加強教職工的公德、美德、師德等教育,推動創建文明單位、文明集體等群眾性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通過自身素質的提高來言傳身教,培養下一代和諧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組織一些群眾喜聞樂見、行之有效、形式多樣、具有一定特色的文體、知識競賽等活動,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加大對文化消費的投入,不斷提升廣大教職工的文化素質和生活情趣,動員廣大教職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創新學習活動的載體,拓寬教職工專業范疇,優化學習激勵機制,努力提高教職工的學習能力、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廣泛開展群眾性教學、科研等創新活動,組織廣大教職工到工廠、農村等地進行考察,使教職工了解校外的天地,拓寬思路,提升創新能力,造就更多的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技術領軍人、科研經紀人等等。
三、充分發揮工會的組織協調作用
中國的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發展動力,將進入新一輪發展階段,高職院校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內部管理體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將進一步深入和完善,改革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這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需要。學校為了保證各項改革順利推進,必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規定和方案,這些政策、規定和方案必將涉及到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隨著高職院校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的各種矛盾也日益顯現出來,同時,由于每所高職院校的歷史差異,現狀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矛盾焦點。
為此,高職院校工會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夯實工會組織的基礎,團結廣大教職工,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要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教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分析其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并迅速反映給學校黨委、行政部門,將教職工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吸收到學校制定的政策、規定和方案中。工會必須時刻與學校的黨政保持高度的一致,認真領會黨委的決定,學校的規章制度,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要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鼓勵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政策、規定和方案的制定和修改,使出臺的政策、規定和方案與廣大教職工的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更具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使廣大教職工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實惠。另外,高職院校工會還要做好調解員的角色,實踐證明,好的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的實施,可以讓大部分教職工滿意,但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
四、充分發揮工會的服務維權作用
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工會要牢固樹立為廣大教職員工服務的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了解教職工的意愿、體察教職工的情緒,關心教職工的疾苦,耐心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盡最大努力為廣大教職工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把關愛教職工、服務教職工和教育教職工、引導教職工統一起來,大力營造“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服務環境,凝聚群眾力量,為增強黨執政的階級基礎服務。
為此,要進一步發揮工會在表達和維護教職員工合法權益上的作用。高職院校工會是廣大教職員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整個高職院校工作中,要充分代表廣大教職員工的政治利益、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高職院校工會要加大參與決策工作的力度,積極推進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代表廣大教職員工的政治利益。要根據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拓寬民主監督的內容和渠道,積極推進校務公開和民主評議學校領導干部工作,推進學校民主管理向改革的深層次發展,真正實現廣大教職工當家做主。要建立健全二級教代會制度,二級教代會作為學校教代會的延伸,是學校教代會制度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推進校院兩級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二級教代會議題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符合學校和部門發展的實際需要,更能體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合法維護”的特點。其次,高職院校工會要從自身職責上思考問題,積極關心群眾困難和群眾心聲,充分代表廣大教職工的物質利益。協調好勞動關系,維護好廣大教職員工的勞動權益。建立健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機制,提高廣大教職員工運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和參與度。工會還可以依托有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大檢查力度,從源頭上來維護教職員工的合法權益。最后,高職院校工會要加大教職工精神需求的引導力度,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針對高職院校教職員工絕大多數文化層次較高、思想活躍等特點,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主動地用科學的思想,先進的文化,高雅的藝術引領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陣地,抵御不良的文化和思想對廣大教職員工的影響和侵害,增強他們鑒別能力和抵抗能力。
五、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包括工會組織在內的各個社會團體發揮積極作用。高職院校工會不僅是高職院校黨組織和行政聯系教職員工的橋梁和紐帶,協助黨政組織推動學校工作的積極開展,而且還是高職院校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傳授知識與散播愛心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高職院校工會作為高職院校黨政的鼎立支持者,要自覺地接受學校黨委的領導,積極爭取學校行政的支持。要從思想上貫徹落實黨政的領導,工作計劃上體現黨政的領導,具體行動上落實黨政的領導,與學校黨政保持高度一致。發揮團結、教育、組織廣大教職工的作用,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自覺服從學校黨政領導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覺維護學校黨政領導權威。同時還要帶領廣大教職員工認真履行對學校黨政工作的監督職能,充分激活廣大教職員工自覺參與學校決策的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好高職院校黨組織和行政聯系廣大教職員工的橋梁紐帶作用。
高職院校工會還要發揮學校與社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要密切高職院校與地方政府和社區的聯系,形成融洽的氛圍,本著真情相處,熱心接待的原則,積極落實社區布置的有關工作,主動開展回報社會活動,發動、組織教職工參與社會上的公益捐贈活動。還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優勢,組織部分院系和單位科技下鄉舉辦咨詢會,為地方經濟服務。通過形式多樣的智力愛心輸出和物質財力輸出,從而擴大高職院校在社會中的影響[3]。
參考文獻:
[1]張全英.高職院校工會在建設和諧校園中應發揮的作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8):5.
[2]林雨.論高職院校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成效體現[J].教育探究,2006,(3):18-23.
[3]芮寶宣.關于高職院校工會如何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的思考[J].學理論,2009,(18):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