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國正在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構建新型的社會體制。它是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能夠促成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公共服務體制。通過提供或創(chuàng)造公共產品、公共環(huán)境以滿足公共需要的過程。科技館就屬于公共服務中的公眾教育行業(yè),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必然產生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既是社會進步的客觀需要,也是科學技術自身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公共服務;科技館;績效評估
中圖分類號:F29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8-0179-03
一、公共服務的定義和績效評估原則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公共服務的提供可以來自三個方面,即由營利性的私人企業(yè)使用私人資源提供的私人服務;由非營利的社會組織使用社會資源提供的社會服務;以及由公共組織機構使用公共權力與公共資源提供的公共服務。可見,判斷一種服務是否屬于公共服務,關鍵在于其提供方以及其所使用的權力與資源的性質[1]。
一般來說,公共服務可分為三種含義:第一種含義,國家是公共服務型國家,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第二種含義,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第三種含義,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并且可與政府的其他職能相區(qū)分[2]。
針對公共服務部門進行的績效評估是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20世紀初期美國提出了針對公共服務部門的績效評估。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績效評估公共服務職能和民眾滿意率的理念已經(jīng)被西方很多國家提上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3],各大主流媒體也將“民調”作為日常宣傳的重要依據(jù)??冃гu估的出現(xiàn)可以推動公共服務部門進行職能的轉變,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同時績效評估能有效促進公共服務部門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在面對的新形勢、新任務和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不斷的自我創(chuàng)新。通過全面的評估,能夠直接地、客觀地、準確地找出公共服務部門的長項和不足之處,促進其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
“用戶滿意原則”一般是作為公共服務部門的評估原則,評價公共服務部門的優(yōu)劣好壞,不僅要看它自身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政府對此的扶持力度,還要更多地注重“民聲、民意”,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fā)展”的原則??荚u的標準是,其資源的配置是否符合帕累托的最優(yōu)標準,是否明確公共服務器管理的具體服務對象;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結構;建立與民眾之間的長期互動關系[4]。
公共服務部門的績效評估面臨許多未知的障礙和阻力,目標的多元化、服務的無形化,都是我們難以改變的。但是在改善和優(yōu)化公共服務部門的運行效率,提高其服務水平和質量,朝著績效管理的這一方向努力是不可改變的趨勢。只要在績效評估中抓住以下幾點就能讓服務部門更好地為民服務:一是盡量使得績效目標明確化和具體化;二是因地制宜地設計績效評估指標體制;三是加強績效評估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四是建立和加強民主參與機制;五是發(fā)展優(yōu)化組織能力,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績效評估的細節(jié),總結并且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5]。
二、科技館在公共服務中公眾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館是公共服務中公眾教育的重要基礎設施
科技館是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社會公益場所,是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和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低下,已經(jīng)成為制約全國及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瓶頸之一??茖W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萍拣^是我國面向公眾進行科普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基礎設施,它通過展覽、培訓、實驗、影視播放、報告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公眾易于參與、接受的科普活動,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對于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建設先進文化、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社會,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科技館還是與學校教育相互聯(lián)系、相互補充、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校外課堂,是實現(xiàn)廣大未成年人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實踐平臺,在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理想信念、錘煉道德品質、養(yǎng)成行為習慣、提高科學素質、發(fā)展興趣愛好、增強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6]。
2.國內外科技館的對比
(1)國外科技館
世界許多國家都提出了符合本國實際的標志性科普目標和計劃,以此來統(tǒng)領國家的科普工作,為公眾樹立標桿和旗幟。如美國1985年推出“2061”計劃:英國政府1994年1月啟動的“公眾了解科學、工程和技術計劃” ;韓國1997年推出的“科學技術大眾化計劃”等。這些標志性的科普目標和計劃,增強了公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科普意識,對于凝聚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展開科普工作,促進科普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fā)達國家對科技館建設十分重視,特別注重利用科技館來開展科普教育,近年來國際上興起了新一輪的科技館和科學中心建設高潮。美國現(xiàn)有7 000多所博物館,其中科學博物館和科學中心占1/5左右(科學中心達300所以上),利用博物館獲取科學信息的人數(shù)比例為61%,僅次于收看電視新聞的情況。美國的科技館講究動手操作,重在觀眾與展品的互動,特別為少年兒童所青睞。英國迄今已建立起30多座獨立的科技中心,如布里斯托爾探索館、威爾士技術探索館和哈里克絲·尤里卡兒童科技館等。
發(fā)達國家對科技館的建設普遍重視,一方面有政府資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民間機構和個人對科技館的資助也相當可觀。在國外,政府向科技館提供資助并不局限于財政撥款單一渠道。在很多國家,企業(yè)和個人贊助科技館相當踴躍,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與個人贊助公益事業(yè),只要不超過稅前總收入的一定比例,就可享受減免稅收的待遇。與此同時,科技館也積極地爭取公司等的社會贊助。
“以學習者為中心”是國外科普工作原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在科普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經(jīng)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教育研究和創(chuàng)新中心的愛德·詹姆斯在對13個OECD成員國的23個有關科學技術教育創(chuàng)新案例進行研究后指出,教員和學習者的相互關系必須改變,重要的是把學習者作為有責任的個體對待,學習內容應該通過能夠促進個人興趣和參與的方式提供。對于教員來說,教學創(chuàng)新涉及與學習者、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的合作[7]。
(2)國內科技館
探索科學原理,普及科技知識,開展科技文作家與青少年學生的校外活動,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人文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是其宗旨。它是加快我國的城市建設,深入實踐科教興國戰(zhàn)略,加快文化建設步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先進文化省市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一項惠及全國人民、恩澤子孫后代的“民心工程”、“育人工程”,對于提高全民公眾科學文化素養(yǎng),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科技館發(fā)展全靠政府支持,而政府的財力有限,導致科技館的發(fā)展不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以來,由于缺乏相應的法規(guī)約束,科技場館又大部分被用來搞招待所、會議廳、商品展銷場所,甚至開辦公司和出租。近年來,政府加強了對科技館的管理,使這種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要真正規(guī)范科技館的行為和活動,還必須借鑒國外的做法,制定相關的《博物館法》或《教育法》,從中明確科技館的公益法人地位,同時對科技館的建設、活動內容、社會贊助等做出法律規(guī)定。
我國科普設施數(shù)量嚴重不足,目前全國真正符合標準的科技館不足10家,我國公眾的80%~90%沒有機會到科技館接受科普教育。要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加快科技館建設步伐,完善科技館展覽設施。要吸引具有科學背景的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加入到“科技大篷車”下鄉(xiāng)的宣傳隊伍中來,這樣,既很好地解決了科普隊伍人員不足、智力不足、表演人才不足等實際問題,同時也給大學生以更多的實踐和鍛煉機會[8]。
總結國內外科技館的發(fā)展歷程,科技館可以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作為科技會展中心:可舉辦國內外新技術、新產品展示,展銷和科技會議,學術活動。
第二,作為科技人才交流基地:可作為高中級專業(yè)人員的培訓基地。
第三,作為群眾性的科普活動中心:為本地市的廣大群眾提供科普知識傳授普及的基地。
第四,成為省市科委、科協(xié)的科技情報交流、科技信息網(wǎng)絡、專利事物管理,科技圖書、科技文獻、科技檔案、檢索閱覽和計算機中心等的工作機構和服務中心。
第五,提供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等創(chuàng)辦科技開發(fā)機構和科技服務場地。
第六,為各項科技活動提供必要的配套設施和技術支持。
目前,我國科技館多以“展示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活動教育”為主要功能。
三、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1.科技館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
根據(jù)對我國一般科技館的功能分析和構建原則,科技館的績效評估可以從五個方面考察,初步建立科技館的績效評估體系如下表:

2.科技館績效評估及評估體系構建的說明
(1)目前我國科技館大多數(shù)為全額撥款,政府撥款達到80%以上,其余來自門票、企業(yè)贊助等,所以科技館每年接待的人數(shù)也是一個重要參數(shù)。
(2)在同類型科技館中,擁有的硬件數(shù)量、每日展品的完好率也是重要的指標。
(3)每個科技館的功能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突出本館特點的同時所提供的配套服務也是參考的依據(jù)。
(4)除了政府的政策經(jīng)濟支持外,各館也將通過自身與媒體等的宣傳,擴大自身的影響力,達到走出圍墻,走進校園,走進企業(yè),走進本市千萬家庭中??萍拣^除了常設展覽外,舉辦臨時展覽的次數(shù)、對社會焦點的反應速度等,也可以作為評估中的一個方面。
(5)參與科技館績效評估的人員組成也是不能忽視的,評估人員要從我國從事科普宣傳推廣事業(yè)的專業(yè)人員中選拔。同時,要結合各地各館的情況,從它們的參觀者的意見回復中進行評估。一個評價高的科技館,它的軟硬件必然也是同檔次科技館中的佼佼者。
(6)規(guī)章制度是否完善、人員考勤獎懲措施是否合理、館內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等也要納入考評范圍。
(7)針對科技館所處城市的人口數(shù)量來確定該市科技館的規(guī)模是超大型、大型、中型或者小型。對同類型的科技館進行評估排序。
(8)科技館的績效評估可以設置成常用的100分制,各個指標可以根據(jù)重要程度設置不同的滿分值,在每個指標上設置不同的等級以及對應的分值。最后的成績在85分以上的科技館為示范科技館,70—85分的為優(yōu)秀科技館,70分以下的就是需要在日后工作中進行改進的科技館。
科技館績效評價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其最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要不斷地研究社會發(fā)展對科技館要求的變化,不斷地研究科技館的自身發(fā)展趨勢,通過評價促進科技館發(fā)展 ,并促進科技館的社會功能充分發(fā)揮。由于理論基礎不夠扎實, 致使我國科技館評估標準的制定和評估實踐的進展都帶有諸多的經(jīng)驗主義色彩?,F(xiàn)今要將我國科技館評估納入公共服務績效評估軌道, 必須重視和加強科技館績效評估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穎. 加快公共服務體制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版, 2008,(8):1211-1212.
[2] 黃林華,顧戛良. 以人為本:現(xiàn)代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價值尺度[J]. 理論探討,2004,(3):14-16.
[3] 徐衛(wèi). 完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 創(chuàng)新政府公共管理模式[J]. 黨政論壇,2008,(9):23-26.
[4] 何麗麗. 中國公共部門績效評估[J]. 社會科學家,2007,(11):56-57.
[5] 褚添有. 公共服務績效管理的障礙及其克服[J]. 理論與改革,2004,(6):66-68.
[6] 甘海鷗. 科技館事業(yè)發(fā)展與科普教育作用淺談[J]. 科技資訊,2007,(9):226-227.
[7] 牛靈江,石順科. 科學技術普及概論[M].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12).
[8] 張明生, 我國科技館發(fā)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通報,1999,(9):4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