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利用信息化指數模型,按照《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測度了河南省18個省轄市當前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然后利用線性回歸模型,對省轄市信息化建設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進行了相關性量化分析,依此實證了信息化建設對當前河南省國民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作用。
關鍵詞:河南;信息化;國民經濟;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F062.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8-0052-03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國家、地區經濟社會綜合發展實力及文明程度的標志,信息產業也成為帶動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河南省信息產業建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與此同時,河南省近年來的國民經濟發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那么,在當前信息經濟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的地區信息化建設究竟處于一個怎樣的水平,信息化建設因素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相關性等,是十分值得關注和探究的問題。
一、河南省轄市信息化建設水平測度
地區信息化是以城市信息化發展為基礎的。根據國家信息產業部所公布的《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①以及河南省的實際情況,我們利用信息化指數法(Index of information)對當前河南省各主要城市的信息化發展水平進行測度。信息化測度指標的選擇有一定的相對性,不同的地域或時期,指標體系的構建可能有所不同。為合理測度河南各省轄市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簡便性、可比性和準確性原則,選擇了以下五類建設因素共14項明細指標,共同構成圖1所示的信息化水平測度體系。
基于以上指標體系,本文對2008年度河南省18個省轄市各項指標的數值進行了統計 。由于信息化指標之間不同質,為進行對比我們以鄭州為基準,將各地市的指標值進行指數化處理。由于指標加權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和標準,而取決于如何判斷各指標在信息化中的地位或作用,考慮到城市間同類指標具有可比性,為方便計算本文采用相同權數簡單算術平均法來測度各省轄市的信息化指數。具體算法是:將鄭州的各項指標值指數定為1,將各地市的同類指標值除以鄭州對應的值求得該市各項指標值指數。然后將各項指標值指數相加除以指標個數,計算出該市各信息化因素標準指數。最后對各信息化因素標準指數進行平均,求得各地市的信息化發展指數。那么本文測度的河南各省轄市的各項信息化主體指數及綜合指數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在河南18個省轄市中,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多集中在豫北和豫西地區,如鄭州、焦作、洛陽、新鄉等。而程度較低的城市多集中在豫東和豫南地區,如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
二、河南省區域信息化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考慮到人口和其他自然因素方面的不同,本文選擇人均GDP作為經濟發展的對比分析指標。表2列示了河南18個省轄市2007年度人均GDP及其指數化處理后的指數,以及與信息化指數的對比情況。
可以看出,河南18個地市在經濟發展上同樣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地區間不平衡較為明顯。其中仍然是豫北和豫西地區城市經濟發展較快(如鄭州、濟源、焦作、洛陽等);而豫東和豫南地區城市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如信陽、商丘、駐馬店、周口等)。這顯示出地區信息化建設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我們不妨用人均GDP指數與信息化指數作如圖2所示的折線圖。
從圖2可以看出,各地市GDP與其信息化建設之間存在著較明顯的線性相關性。下面將信息化指數作為解釋變量,而將人均GDP指數作為被解釋變量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a+bx。利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參數a、b,則可得到:b=0.8395,a=0.227。于是得到回歸方程為:■=0.227+0.8395x。對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檢驗,則有:r2=0.7156,r=0.846
α=0.005單尾tα(16)=2.12 t=6.347>2.12為顯著。
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回歸方程顯著性強。這說明當前河南省各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其信息化建設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線性相關性。河南省各地市的信息化建設,正在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著顯著的積極影響作用。按照現代經濟學增長理論,可以對這種實證的現象和結論給出如下的一般解釋:在信息經濟大背景下,信息產業已成為帶動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這種帶動力量可以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作用。主要表現為信息產業不僅本身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其發展速度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信息產業已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產業。如信息產業中的郵電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目前都已經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其發展規模和水平直接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其二是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間接影響作用。信息產業對各傳統產業具有催化、倍增和優化作用。首先信息產業具有擴散效應(即乘數效應),當一種信息被利用后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映,表現為當信息產品作為生產資料使用時,會提高使用者的勞動生產率,從而產生第二層次間接經濟效果,以此類推可產生更深層次的間接經濟效果。這些間接經濟效果的總和就構成了信息產業的擴散效應,使得信息產業間接為國民經濟所創造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要數倍甚至數十倍于信息產業自身的效益;其次信息產業對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優化傳統產業格局、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也都發揮出十分重大的作用。
事實上,經濟發展相對超前的日本和歐美地區信息化經歷,也充分說明了信息化建設對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作用。在1990—2006年間,日本的高技術產業總產值由3 000億美元上升至32 000億美元,增長了10.67倍,西歐由5 000億美元上升到200 000億美元,增長了40倍。美國所以能在當今世界的經濟發展中居于領導地位,與其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崛起也密不可分。目前,美國信息產業創造的附加值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高新技術部門在美國國內銷售和出口中已成為最大的部門,其產值占GDP的80%。
三、結語
自2005年以來,河南信息產業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態勢,發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省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總量、發展速度及各項指標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在第12位左右,信息產業已成為全省國民經濟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而與此同時,河南近年來的經濟也同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位次穩步上升。僅總量上看,2005年河南GDP首破萬億大關,而2008年更達1.8億以上,排在沿海發達地區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之后,連續幾年穩居全國第五而中西部第一位置。GDP增速2004年至今基本平均保持在14%以上,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生產總值2005年達16 012元,2008年更達19 593元。若按照國際經驗判斷,這標志著河南已進入了一個經濟全面提速、工業規模急劇擴張的歷史發展新階段,也標志著河南在繼續保持農業大省地位的同時,已進入了全國經濟大省的第一方陣,確立了新興工業大省的基本地位。但如果把河南的信息化建設放在全國的大環境下進行比較,則其差距仍然十分明顯。我們以第三產業主要表征為新技術產業,根據2008年國家和河南統計年鑒所提供的數據,將GDP看做1個整體單位,那么河南與全國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指標的對比情況是: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比例,河南為0.3而全國平均水平為0.4;第三產業對GDP貢獻率,河南為0.29而全國平均水平為0.42;第三產業對GDP拉動作用,河南為0.29而全國為0.43。可以看出這三個主要指標,河南都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依靠高新技術產業對當前傳統產業結構、經濟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以實現信息化帶動和促進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河南仍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河南省統計局.2008年河南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 張穎麗,許正良.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帶動作用度量方法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10) .
[3]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十一五”以來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經濟發展情況報告[R].2008-11-10.
[4] 國家統計局.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The relevant analysis between the area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measure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Li Li-zhi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 Firstly, this article used the informationization exponential model an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arget Constitution Plan\", has estimated the curr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of 18 municipality city in Henan Province. Secondly, the article used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carried on the relevant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municipality informationazition construction level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is confirmed that the informationazition construction has positively affection on the Henan Province's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word:Henan Province; informationization; national economy; relev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