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在青島市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們在發展中遇到較多困難,特別是融資難的問題。因此,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十分迫切。
關鍵詞:中小企業;政府支持;多元融資;青島
中圖分類號:F27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8-0014-02
盡管處于金融危機背景下,但青島市的中小企業還是得到了迅猛發展,為促進就業、拉動民間投資、優化經濟結構、保持市場競爭活力等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已經成為青島市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但是,由于起步較晚,青島市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的研究,特別是加強對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的研究就顯得十分迫切。
一、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1.中小企業已成為青島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青島市中小企業實現增加值2 300億元,同比增長15%,占青島市生產總值的51.9%;完成出口額185億美元,增長26.7%,占青島市的56%。截至2008年末,青島市民營企業注冊29.2萬戶,注冊資本金2 337億元,同比增長2%和12.7%。
2.中小企業的社會貢獻度不斷提高。2008年,中小企業實現稅收288.6億元,同比增長21%,占青島市稅收的31%。中小企業對青島市地方財政貢獻達到45%,吸納的就業人員占青島市75%以上。
3.中小企業創新性顯著增強。2008年,中小企業在機電、紡織服裝、化工橡膠、農產品加工和海洋醫藥五大優勢產業方面,主營收入同比均增長25%以上。依靠技術創新、自主研發,以在線環保監測儀、工業臭氧發生器、空調變頻控制器、激光切割機等為代表,擁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產品,成為推動優質中小企業高速成長的亮點。
二、目前青島市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1.金融業信貸供應不足。由于銀行風險意識增強、中介服務機構少,加上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明顯,經營狀況不理想,融資難度較大。一方面,由于存在貸款成本問題,商業銀行仍然偏重于重點項目和大企業。根據2008年青島市工、農、中、建等22家商業銀行數據表明,青島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850億元,僅占企業貸款余額的35.4%。另一方面,目前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太少,其自身資金實力又太弱,遠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2.擔保能力不強。盡管最近兩年來青島市擔保業務發展迅猛,但總體力量還是比較薄弱。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擔保業整體實力弱。由于擔保金規模偏小,有些擔保公司運作又不規范,銀行不認可,業務空置率高。即使銀行與之合作,銀行給予的放大倍率也偏低,一般處于3—5倍之間,而成熟的擔保效應一般能達到10倍左右。(2)擔保制度不完善。由于起步晚,青島市的擔保業還處于制度完善階段。2008年才開始引入對擔保業的風險補助機制,財政資金才開始進入。而對于各擔保公司來言,多數也沒有建立相應的擔保資金補充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因此他們在開展業務時也較為謹慎。
3.政府財政支持范圍太小。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在目前的環境下他們幾乎不能享受到政策優惠,因此對于那些能夠促進就業的中小企業進行政策資金補助或優惠也是刻不容緩。
三、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措施
青島市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些財政金融措施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特別是最近三年,已逐漸勾勒出一個財金支持體系的雛形。
(一)完善政策措施,優化發展環境
1.逐步完善政策措施。早在2005年青島就制定實施了《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的決定》,為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創建了優質環境。2007年又出臺了《青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該《辦法》在財政、金融、擔保、直接融資等方面規定了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設施,提出在市財政預算中設立中小企業科目,而且要求各區市也要在本級財政預算中設置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科目。在技術創新領域,允許中小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允許中小企業加速研究開發儀器設備折舊,其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攤入管理費;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可采取適當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政策。
2.加強財政資金引導。2008年開始青島市財政出資5 000萬元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融資擔保、產業升級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其中2009年就有3 000多萬元用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占專項資金的60%以上。
3.注重提升服務水平。2008年,青島市還實施了《青島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評價體系》,并成立了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聯盟,聯盟中的中小企業可優先得到投融資服務。2009年6月,又成立了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拓寬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4.減輕企業負擔。在落實國家停收取消100項、山東省停收取消7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基礎上,青島又暫停(減半)征收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降低了9項經營性收費標準,取消和停止收取3項經營性收費項目,減少涉企收費4億多元。
(二)建立統借統還平臺,為成長型中小企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服務
為解決信貸條件不足、貸款額度在2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貸款難題,以政府出資增信、組團擔保、統一借款、統一還款為手段,開展了統借統還平臺建設。 由青島市經貿委委托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聯合國開行青島市分行,并組織協調銀聯等擔保公司組團共同參加,完成了擔保組團和機制設立。
2009年,青島市首次對擔保公司進行了獎勵,推動了擔保公司增資擴股、積極開展組團擔保和集合貸款等擔保業務。截至2009年10月底,青島市法人擔保機構達到87家,新增擔保機構 32 家,1 億元以上擔保機構達到 27家,已為 800 多家企業擔保貸款擔保25億元,遠遠超過2008年全年擔保額。擔保業務品種擴大到股權、林權、設備等動產抵押以及貿易融資等。
(三)建立融資對接平臺,為融資各方提供便捷高效的現代化融資服務
1.為實現網上融資定期對接和日常對接相結合,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整合政府各部門、銀行、擔保、中小企業等資源優勢,開展了網上融資對接平臺建設。
2.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機制。通過啟動《青島市中小企業信用評級試點工作實施意見》,計劃3年內將完成1 0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初步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機制。采用政府買單、引入有資質的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對成長型中小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征集和評價,將評級企業信用信息錄入到青島市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同時錄入青島市非銀行信用信息查詢平臺。
3.實施產業鏈融資,幫助產業龍頭企業為配套中小企業及時回籠貨款。在全國首次創新性地建立了大企業、銀行、政府三位一體的幫扶體系,發揮大企業優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大企業加快對在其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的資金結算進度。利用大企業信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產業鏈融資新渠道。僅2009年1至10月份,中小企業就利用產業鏈融資130 億元。
4.開展還貸周轉金試點,扶持中小企業解決流動資金暫時困難。出臺了還貸周轉金支持政策,組織協調國有投融資機構和商業銀行積極參與還貸周轉金試點。
四、完善財政政策支持的相關建議
(一)擴大財政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支持
政府應為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增資,并設立專門的基金,如創業基金、技術創新基金、信用擔保基金等,作為一種引導性基金,充分利用基金的調控功能,通過基金的投向引導中小企業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多元融資組合體系,充分發揮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的作用,利用中小企業網,做好政府、銀行、擔保與投資公司、中小企業等多方的溝通交流對接,做好相關融資、發展等方面的服務培訓工作。
(二)增強財政對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支持力度
1.運用財政補貼手段。對于下崗職工自己創業的或吸收下崗職工人數達到一定比例的新辦企業,可直接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支持其發展壯大。
2.在貸款利率方面給予優惠。可以采取銀行貸款財政貼息的辦法,對于符合國家政策的中小企業給予扶持。
3.建立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基金、新產品開發基金,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提高中小企業技術水平。
4.加大擔保風險補助力度,引導更多的擔保公司開展中小企業擔保業務。在重點領域設立政府參與或互助性的擔保公司,以加強與商業銀行的互信。成立擔保行業協會,促進行業自律,增強擔保實力。
5.政府采購中對中小企業給予適當的傾斜。允許中小企業組成承包團的形式簽訂政府采購合同,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分包一部分產品和零部件。
(三)創新融資服務體系
通過引導創業資本投資中小企業、完善中小企業私募融資市場、鼓勵中小企業利用市場中介直接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或進入中小企業板進行融資等方式,打造高效的直接融資服務體系。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積極探索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具體包括:股權質押貸款融資、企業債融資、信托融資、杠桿收購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創新融資模式。
(四)加強政策落實力度及優化資金監管模式
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的各項政策措施需要工商、稅務、財政、監察等各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需要優化的服務體系來貫徹實行,因此責任分解、貫徹落實相當重要。同時財政資金的撥付、使用都需要有相關的跟蹤監管機制,而這也是政府支持體系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青島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09).
[2] 青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2007).
[3] 賈開芳.財政支持與中小企業的發展[J].湖北社會科學,2003,(6).
[4] 蘇諾民.次貸危機下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