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中國“農家樂的現狀和歷史發展等各方面進行了探討,在分析農家樂概念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結合中國近幾十年的變化提出了農家樂的發展動因,以及在發展的過程中其發展出的類型。最后探討了目前的農家樂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嘗試性提出一些筆者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農家樂;農家樂類型;農家樂問題;農家樂狀況
一、農家樂概念初探
農家樂是以城郊或鄉村的農戶家庭為接待單位和地點,以城郊或鄉村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色、農業旅游資源、地方民俗文化、周邊旅游景點為旅游資源,以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詢或觀光游覽為旅游活動項目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品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新興旅游活動,它凸現了現代農業旅游自然、純樸、寧靜的主題,滿足了人們走出城市、親近自然的心理。
農家樂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特征:
①位于鄉村或城郊地區,鄉土特征鮮明。這是農家樂旅游最為顯著的特點,無論是作為旅游吸引物還是農家樂旅游的載體,村社組織、鄉村生活和田園風光在農家樂旅游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農家樂不同于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點,農家樂是將農村風貌與鄉土文化融為一體,展示的是現代農家特有的風貌,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觀。通過農家樂的休閑旅游活動,讓人們親身感受現代農民生活和農村鄉土氣息。
②農戶家庭為接待主體,強調客體的平民性。盡管農家樂旅游的參與者中也不乏富人,但總體而言,農家樂旅游的主體主要還是以工薪階層為主的城市或城鎮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調的知識分子。平民性特點強調,進行農家樂旅游活動的主體,是來自城市或城鎮)之中的居民,他們的身份和職業不盡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費指向卻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③以城郊或鄉村地區自然風光和區域內的農業資源如農業、林業、牧業、副業、漁業等資源為旅游資源,原生美突出。農家樂旅游的對象物非常清楚,這就是現實存在于某地、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屬于某種社會類型的鄉村社區模式以及質樸自然的鄉村景物。旅游者來這里,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新鮮的和有體驗價值的,是值得他們一看的。如果缺少了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和游興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徹底泯滅。因此,原生美特點要求農家樂旅游的吸引物應該是鮮明生動的和原生原味的,是真正農家的而非偽農家的或展覽館式的。
④住宿、旅游功能兼具,參與體驗性強。農家樂旅游有別于其它休閑旅游形式,農家樂旅游所開展的各種類型的旅游項目就是農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客可以親自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參與趕牛犁地、播種栽苗、澆水施肥、松土除草等農事作業,體驗農耕生活的辛酸勞累,同時也可參與采摘、收獲、品嘗等農業生產活動,讓游人感受農業豐收的喜悅。
二、農家樂發展狀況
近年來,農家樂旅游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很多城市郊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和城市居民休閑的新選擇。不僅在北京、重慶、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在合肥、蕪湖、石家莊等中小城市也在蓬勃發展。農家樂己成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閑、娛樂的一種獨特的旅游形式。
農家樂在中國的發展己有近20年的歷史。987,農家樂首次出現在成都市郭縣友愛鄉農科村。是一個個體老板從花卉苗圃基地發展起來的,隨著經營的發展,老板及時調整了經營思路,搞起了餐飲、住宿等內容,擴大了接待場地和接待內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城里人,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并且使村民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最早富裕起來的深圳,也是我國農家樂最早開展的地方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期,深圳的荔枝節和采摘園就是其發展的手段,促使隨后各地紛紛效仿,開辦了各具特色的觀光農業項目。當然,此時的農家樂主要是以單個的農民家庭或者園區為接待單位,后來逐漸蔓延到周邊,以后再擴展到全國,像重慶、湖南、湖北、浙江、陜西、上海、北京、安徽等地。
992年一2002年,農家樂處于發展階段,農家樂經營形態開始多元化,比如農業觀光型、科普體驗型、運動休閑度假型等。999年,朱鉻基總理視察四川茂縣石鼓鄉宗渠村時,看到這里郁郁蔥蔥的林草植被、清澈翠綠的潺潺流水、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欣然為農民揮筆題詞“農家樂!2003年2月23日,國務院西部開發辦、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農家樂旅游現狀及發展前景研討會在四川雅安碧峰峽召開,這標志著“農家樂這種山農民利用自家院落及依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而形成的農家旅館,終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從2002年一至今,農家樂處在規范階段,各地經營者和旅游主管部門開始對農家樂實行規范管理、升級上檔、塑造形象、打造品牌,比如上海市的《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長沙市《農家樂星級劃分及評定標準》、成都市《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及評定》、《安徽省創建“農家樂旅游區點)實施標準》等等。這些規定和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規范了農家樂旅游的發展。在2004年7月27日,胡錦濤在上海考察工作期間,特地馭車、乘船80多分鐘,到距上海市區約60km的崇明島豎新鎮前衛村,了解村子里農家樂旅游的開展情況,并指出:“將來這個農家樂是前途無量啊!
三、農家樂發展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探析
由于“農家樂旅游是主要由農家來經營的,烙上了很深的農耕文化和農村文化的印記,因而在經營活動中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有的學者著眼于“農家樂旅游的大方面總結出問題所在,有的學者從個案中細小處提取不足,雖然切入點有所不同,但都提到了一些阻礙農家樂發展的共同的癥結,現總結如下:
農家樂承載地居民生活方式直接受到影響
在旅游發展中,通常會存在一種示范效應,即指旅游目的地居民模仿旅游者的消費方式,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迎合高層次消費者的需求,使人心渙散、人心不古。農家樂旅游者在進入目的地之后,有意無意之間會把客源地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外來社會的道德觀價值觀帶進來,當社區居民以主人的身份與他們接觸時,就會直接受到影響,甚至被同化。受旅游者生活方式的影響,目的地部分人生活開始腐化,吃喝玩樂成風,改變了原來較為淳樸的民風,使旅游地的價值標準和道德發生了變化,
另外,雖然旅游者可以給一部分人帶來收入的增加,但更多的沒有參與旅游業的居民卻要共同承擔旅游所帶來的生活不便。如會使有限的資源變得緊張,旅游車輛的增加使普通車輛不易進入景區周邊地區,造成交通堵塞,物價上漲不可避免,休閑娛樂設施過分擁擠,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
2經營和管理的發展理念上存在諸多問題
縱觀全國各地的農家樂經營和管理模式,有很多的有點創新,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概括起來表現為以下幾點:①盲目開發,缺少科學論證及合理規劃,資源浪費嚴重,經營管理理念落后。例如成都地區,鄉村旅游園眾多,由于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在地域上分布較廣,組織線路的難度較大;農家樂旅游與傳統旅游景點之間也缺乏有機聯系,共生性差,從而降低了對游客的吸引力;②基礎設施不完善,旅游產品單一,文化含量低,功能單一;③定位模糊,經營者對農家樂的發展方向認識不足,經營者缺乏休閑旅游市場的預測意識。很多農家樂停留在純粹的觀光游覽上,對生態文化、鄉村民俗文化以及農業文化、地區文化挖掘的深度有限,沒有反映出農家樂以“農產、鄉色、民情為賣點的特色,城市游客的知識性、體驗性旅游消費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④行業整體缺乏系統的旅游市場營銷策略, 季節性強,旺季過旺,淡季過淡。有些管理不規范的地方就會出現,比如農家樂之間、農家樂與飯店之間的不正當競爭,這類現象在景區的旅游飯店與農家樂之間尤為突出。
另外,在這些宏觀層面的缺陷后面,還有一些微觀的不足:
①治安問題:賭博、賣淫嫖娼、吸毒等現象客觀存在,引發諸如賣淫、賭博、犯罪等社會問題的出現或加劇。
②衛生方面的問題:農家樂經營的主體是農民,由于教育程度、生活習慣的限制,加之衛生基礎條件欠缺,農家樂的衛生狀況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冷食品制作間和更衣間配套設施不夠,餐具洗滌場所和餐具消毒設備沒有齊全,防塵防蠅等環保設施匱乏,很多農家樂經營場所沒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很多從業人員沒有健康證。這種狀況難于保證食品的安全衛生和難以滿足農家樂旅游者的要求。食品衛生管理有待加強。《成都市金牛區農家樂衛生現狀調查》中的文章也證實了這些方面問題的存在 :在被調查的44戶農家樂中, 45%設有食品庫房,70%設有輔助間; 32%設有涼菜間; 55%設有餐具消毒處理設施; 50%設有餐具保潔設施; 8%的農家樂“三防設施完善, 64%的“三防設施不完善, 8%的農家樂無“三防設施。
③消防隱患問題:各地的農家樂自建為多,很多房屋本是民用房,未經建筑防火審核;農家樂內的娛樂場所、餐廳等各種設施未經過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批準;滅火設備不足,消防水源和消防車道等配套設施缺少;農家樂經營人員,比如個體老板和其員工普遍缺乏消防知識 。
四、農家樂發展問題的對策探討
農家樂旅游是農業產業改造和升級的重要途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是農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徑,同樣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發展農家樂旅游的重要意義,針對上述問題,營造促進農家樂旅游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
.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指導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開發與保護并舉,促進農家樂旅游有序、規范、健康發展。消除客流、旅游人語的對農家樂所在地的不良影響,比如貧富分化、農家樂所在地的治安問題等等,保護好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使得農家樂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點上,英國學者Richard harpley2000)對Cyprus的農家樂旅游進行過研究,發現了影響農家樂旅游發展的眾多問題,指出高投資、低收入、低需求、缺乏技術含量以及大眾旅游經營者的主導地位是農家樂旅游經營者面對的巨大挑戰,并得出結論長期的經濟技術支持將成為農家樂旅游成功發展的關鍵 。
2.由于農家樂旅游在我國處于發展初期,所以政府必須制定鼓勵農家樂發展的產業政策,各級政府應制定和完善鼓勵農家樂旅游發展的政策性文件,配套出臺有關投資、融資、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設立農家樂旅游發展專項基金;制定農家樂旅游發展規劃,通過整合資源,挖掘內涵,突出農家樂發展特色;加緊旅游村鎮及公路建設,保證農村基礎設施的配套,為農家樂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必須從抓規范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行業標準。在這方面,如前文所述,上海在制定和推出行業標準上先行了一步。2004年5月上海首先出臺了《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標準。2004年,成都市已開始實施《農家樂開業基本條件》、《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及其評定》兩項地方標準,成為全國第一個發布并實施農家樂地方標準的省會城市。
因此國內其它各地應該借鑒上海、成都等地的成功經驗,加強農家樂的規范管理,抓緊制定農家樂等級評定標準。在適合的地點,可把酒店的星級標準引入“農家樂管理中,所有等級的“農家樂必須亮照經營、明碼標價、誠實守信,并設有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和安全警示標志等保障游客安全的配套設施,使農家樂旅游發展上檔次、創品牌,從而有利于農家樂旅。Anne-MettejalagerI996)的研究成果顯示,鄉村旅游因其規模小有助于旅游產品的更新,其綠色觀點和特殊設施不同于其它旅游產品,然而它對農業產生的經濟卻遠遠不像政治家和農民所預料的那樣,發展障礙在于農民總是習慣于進行傳統農業和工業化農業生產,而有關社區管理部門對于市場和質量管理又相對滯后,因此,完善管理、規模發展就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 。
4.進一步提高農家樂旅游的服務檔次和知名度
農家樂的發展要實現長遠發展目標,必須在挖掘農村綠水青山的文化內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上下功夫。農家樂旅游急需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指導,制定長遠發展規劃,按照規劃要求進行開發建設,促成規模檔次的提高,形成整體優勢,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同時,農家樂旅游的發展還需學會“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盡管農家樂旅游的市場潛力巨大,但加強宣傳,有針對性的打廣告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家樂旅游的服務檔次和知名度,促進農家樂的健康長遠發展。
5.加強消防、安全、衛生等細節方面的問題解決,提高最好的服務環境
政府在本地的農家樂旅游中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應該讓農戶在開辦農家樂之前必須取得工商、衛生、安全等有關部門的許可,且接受過基礎的旅游知識培訓。堅持以“政治思想好、個人素質高、居住環境美、配套設施全的標準進行嚴格的考察和審批,并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對不符合治安、衛生、消防等要求,不達標準的經營戶進行摘牌并停止營業。“農家樂協會應制定章程統一農家樂旅游服務規范,促進農家樂旅游有序競爭和可持續發展,協會可借鑒星級賓館評定辦法對農家樂進行等級劃分,從基礎條件、衛生標準、資源與環境保護、綜合管理、接待設施、服務質量要求和選擇項目等幾個方面對農家樂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 劉偉,丁賢忠,成升魁.以色列農家樂發展迅速.[J].世界農業,998年7)
[2] 楊繼瑞,黃善明.“農家樂經濟健康發展的思考.[J].決策咨詢通訊,20042).
[3] 何紅.從休閑旅游到生態旅游-分析國內農家樂的發展趨勢.[J].當代電大,2003).
[4] 田喜洲.休閑旅游“農家樂發展探討.[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
[5] 趙成文,王琳.“農家樂現象初探.[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54)
[6] 丹梅等.成都市金牛區農家樂衛生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34)
[7] 李偉民.加強對“農家樂的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緩.[J].中國消防,20025)
作者單位:漣源市運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