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美國經濟衰退及國際金融市場震蕩的沖擊,世界經濟增長趨勢明顯放緩,各種不確定性增加,國際競爭愈益激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這些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國經濟,使我國經濟面臨著更大的外部風險,也給我國宏觀調控帶來新的挑戰。本文就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發生原因以及給我國的影響作出了論述,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美國經濟危機;原因;影響;啟示
一、美國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
一美國政府不當的房地產金融政策為危機埋下了伏筆
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美國內需萎靡不振,羅斯福新政的決策之一就是設立房利美,為國民提供住房融資,幫助民眾購買房屋,刺激內需。970年,美國又設立了房地美,規模與房利美相當。“兩房雖是私人持股的企業,但卻享有政府隱性擔保的特權,因而其發行的債券與美國國債有同樣的評級。從上世紀末期開始,在貨幣政策寬松、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兩房的隱性擔保規模迅速膨脹,其直接持有和擔保的按揭貸款和以按揭貸款作抵押的證券由990年的7400億美元爆炸式地增長到2007年底的4.9萬億美元。在迅速發展業務的過程中,“兩房忽視了資產質量,這就成為次貸危機爆發的“溫床原因。
二金融衍生品的“濫用,拉長了金融交易鏈條,助長了投機
“兩房通過購買商業銀行和房貸公司流動性差的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將其轉換成債券在市場上發售,吸引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購買,而投資銀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術,再將其進行分割、打包、組合并出售。在這個過程中,最初一元錢的貸款可以被放大為幾元、甚至十幾元的金融衍生產品,從而加長了金融交易的鏈條,最終以至于沒有人再去關心這些金融產品真正的基礎價值,這就進一步助長了短期投機行為的發生。但投機只是表象,貪婪才是本質。
三美國貨幣政策推波助瀾
為了應對2000年前后的網絡泡沫破滅,200年月至2003年6月,美聯儲連續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該利率從6.5%降至%的歷史最低水平,而且在%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國民眾將儲蓄拿去投資資產、銀行過多發放貸款,這直接促成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持續膨脹。而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還“誘使市場形成一種預期:只要市場低迷,政府一定會救市,因而整個華爾街彌漫著投機氣息。然而,當貨幣政策連續收緊時,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低信用階層的違約率首先上升,由此引發的違約狂潮開始席卷一切賺錢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機構。
二、經濟危機的影響
主要負面影響在我國的外貿出口及金融領域,但從另一個角度,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危機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逼迫我國出口結構進行升級,這就需要宏觀決策層給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緩沖的時機。
一)中小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變和提高
今年乃至未來,靠過去單純的密集性、低成本生產模式會逐步遇到發展瓶頸,這需要未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兩個方面必須要準備,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業技術需要進行提高和準備。第二方面,我國中小企業,非常是以出口型為主的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對一些經濟和金融領域熟悉的人才,做一個必要的配備。
二中國的金融環境
在中國金融環境整體落后于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下,金融行業是有機會的,金融行業將來也會產生很多種小企業,有可能也會生活的很好。投資公司選企業,在實務中考慮幾個因素,第一是行業空間,即使排名第一,但行業中只有一百萬的生長空間,是不考慮的;第二是行業壁壘,這是限制競爭的因素,設計壁壘讓后者無法追趕,甚至不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競爭,這就很有價值了。
三)對于中小企業轉型的問題,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也可以依靠外力
外力部分政府應當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中小企業一定要從自身發展著手,不能把發展希望完全寄托在國家身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企業優勝劣汰是正常現象。
四)中小企業要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
包括非洲市場、歐洲市場,甚至亞洲市場,通過危機的鍛煉,來提高與國際企業的競爭能力,及國際市場的開拓能力等,不斷提升自我實力,前進的步伐不能停止,機會終究會到來。
三、經濟危機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符合資本主義經濟規律
美國這次經濟危機是符合馬克思發現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規律的: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會拼命擴大生產規模、極力壓低工人的工資成本,結果是生產出來的商品越來越多,但是廣大顧客群卻買不起,因為人數最多的顧客就是工人和農民,他們的收入只夠維持自身的基本生存。當產品遠遠地供大于求的時候,經濟危機就爆發了,企業開始裁減員工、降低產量,甚至把牛奶倒進下水道里。馬克思早就指出:資本主義是沒有辦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經濟危機問題的,因為資本家的貪婪天性決定了他們為了追求最大利潤必然要拼命擴大生產規模、極力壓低工人的工資收入。
啟示一:績效考核體制出了問題會導致大麻煩
美國的投資機構的績效考核是存在嚴重缺陷的,不管你在哪個投資銀行工作,都要給你高額分紅,然而你操作失誤給客戶造成損失卻不需要賠償客戶損失,換一家投資銀行繼續享受高額分紅。只有激勵沒有約束,必然導致操作者為了自己的短期個人利益而損失客戶的長期利益,
啟示二: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
美國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地產泡沫帶來的,而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比美國要嚴重得多。一定要采取適度緊縮的貨幣政策,避免房地產泡沫的膨脹程度,否則泡沫破滅以后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啟示三:風險投資爭取股東同意政府相當于企業治理結構中的職業經理階層,民眾相當于企業治理結構中的股東。類似購買美國債券這種高額風險投資,一定要取得股東的同意才能去做,否則職業經理人承擔不起投資損失的責任。
二與美國投資市場以及全球經濟和投資環境過去一段時期持續積極、樂觀情緒有關
進入2世紀,世界經濟金融的全球化趨勢加大,全球范圍利率長期下降、美元貶值、以及資產價格上升,使流動性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張,激發追求高回報、忽視風險的金融品種和投資行為的流行。作為購買原始貸款人的按揭貸款、并轉手賣給投資者的貸款打包證券化投資品種,次級房貸衍生產品客觀上有著投資回報的空間。在一個低利率的環境中,它能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回報率,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
美國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投資市場的開放性,吸引了不僅來自美國、而且來自歐亞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從而使得需求更加興旺。面對巨大的投資需求,許多房貸機構降低了貸款條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級房貸產品。這在客觀上埋下危機的隱患。不僅是美國,包括歐亞、乃至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均參與了美國次級房貸衍生產品的投資,金額巨大,使得危機發生后影響波及全球金融系統。
三與部分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違規操作,忽略規范和風險的按揭貸款、證券打包行為有關
在美國次級房貸的這一輪繁榮中,部分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一己之利,利用房貸證券化可將風險轉移到投資者身上的機會,有意、無意地降低貸款信用門檻,導致銀行、金融和投資市場的系統風險的增大。
有的金融機構,故意將高風險的按揭貸款,“靜悄悄地打包到證券化產品中去,向投資者推銷這些有問題的按揭貸款證券。突出的表現,是在發行按揭證券化產品時,不向投資者披露房主不僅難以支付的高額可調息按揭付款、而且購房者按揭貸款是零首付的情況。而評級市場的不透明和評級機構的利益沖突,又使得這些嚴重的高風險資產得以順利進入投資市場。
參考文獻:
[1] 郭連成主編《籠罩西方經濟的不祥之云——債務危機》,《遼寧經濟》986年2期
[2] 楊棟梁主編《金融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中國財政出經濟版社200年6月出版,第九章
[3] 張曉磊《世界經濟研究》999年2期。東北工學院出版社999年出版。
[4] 梁子華《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2。
作者單位:南京喜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