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濤是記者在基金圈子里的老相識,從2009年第一次采訪算起,其間記者與他多次交流,他的觀點均被市場所驗證。2009年9月,他判斷第一階段估值修復的行情已經結束,第二階段是尋找成長性確定的個股,必須自下而上精選高成長的企業。2010年6月,市場對于二次見底非常恐懼,認為可能會探底i600點,李濤則堅定地認為A股在2500點有支撐,以上觀點屢屢被市場驗證。
指數無驚
2010年7月,股指出現反彈走勢,樂觀的聲音開始增強,多數投資者認為貨幣政策出現收緊的概率較小。8月底滬深300指數加權平均PE和PB值分別約為14.7倍與2.3倍,皆處在歷史次低水平,給股指延續估值回升行情提供良好的基礎。但目前市場仍然存在壓力:股票供給量一直在上升,且一旦地方政府發債的傳言得到證實,市場將受到影響。
李濤認為震蕩更符合未來市場的走勢。“7月以來所展開的階段性估值回升行情仍值得期待,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滬深300估值修復的預期由來已久,而大盤遲遲未發生預期中的反轉,也是基于權重股的長期估值偏低,即使中小盤股不止一次風生水起。在當前市場大小盤風格演繹至極致的情況下,市場繼續上行的動力有限,需要來自外力的推動。”這里他所指的外力,要么來自小盤股的繼續上行,結構性估值差距創歷史新高;要么來自于大盤股的估值修復,風格輪換。短期來看,這兩種可能性都相對較低。結合當前結構調整和經濟驅動力更替的過渡期,市場再度處于震蕩的可能性偏大。
個股有喜
在外部全球再平衡和內部人口結構變化等深層次矛盾集中顯現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步入轉型期。未來,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將是一個大趨勢。政府不斷地發布相關區域或行業振興規劃,并在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上持續出臺指示和新規,其調整經濟結構的意圖和決心顯而易見。
李濤認為,在此背景下,未來股市中表現突出的行業將集中在收益經濟轉型的幾個領域,一批新牛股或從中脫穎而出。
傳統制造業升級借鑒海外兩種成功模式,即外包型和服務型制造模式,前者實質上是對產業鏈進行拆分,獲得專業化優勢;后者則是對產業鏈進行融合,獲得綜合服務優勢。這兩種模式也代表了轉型背景下中國傳統制造業或者生產服務型行業面臨的機遇。
大消費 尤其是在新興消費領域里,投資機會更多。如移動互聯網、教育文化娛樂及醫療保健等。
戰略新興產業 包括新能源、電動汽車、智能電網、新醫藥、新材料、生物育種、信息產業等。
區域振興傳統產業從東部向西部轉移的過程中,西部一些傳統制造業,包括強周期性的行業,也將獲得一個發展機遇。
面對排名 心中有桿秤
基金不僅有年度、季度和月度排名,甚至每周、每天都有排名,基金排行榜已成為許多普通投資者衡量基金業績的一大風尚指標。一些占據排行榜顯赫位置的基金,常常會在一段時間成為市場焦點和投資者熱捧的對象。
站在基金經理的角度,基金排名是否會影響他們做出決策進而影響基金業績?李濤笑稱:“基金排名顯示的是過去,而不是未來,基金的等級評定在衡量過往業績時是準確的。但排行榜不是決策的唯一依據,只是參考因素,對于單個基金的排名來說,影響因素太多。基金經理也會看排名,衡量這只基金好壞的標準,只能是業績。業績排名也會對我們帶來些許壓力,也會根據排名總結成功的經驗或反省自己的投資失誤。但做基金經理就要有承受壓力的準備,基金投資講究的是長期布局,未來看好的行業,不見得是現在市場的熱點。我不會因為一時排名,改變當初團隊選擇行業或個股的初衷,這和公司整體穩健的投資氛圍也有關系。當然,市場熱點對投資也不會完全沒有影響,我們也會根據當前熱點對資產配置進行微調,但投資主線不會變。”
僅憑一年的排名,也許很難找到真正的好基金。李濤表示,單只基金業績的短期漲跌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一家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如果在較長時期內的排名都相對領先,就說明這家公司的投資研究水平整體較高,其業績具備長期可復制性。基金投資是團隊行為,整體業績的穩定反映出整體團隊綜合實力強、人員穩定、機制健全。找到這樣的公司,從產品線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這才是基金排名的意義。
同時,李濤建議,除基金排名外,投資者還須關注決定基金排名的背后因素。“只有搞清楚某只基金為什么在這段時間排名比較靠前,才能分析它將來會不會表現如一。投資者要看基金的投資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適不適合未來預期的市場環境,包括對大勢的判斷、倉位控制能力,持倉結構調整有沒有較好地把握市場和行業、宏觀基本面的變化趨勢等。即要能找出先知先覺的基金,而不是后知后覺的基金。”
